科创板吸金能力太强,如果科创板推出,A股牛市还会延续吗? 财经 第1张科创板

对于现阶段的A股市场,究竟属于牛市行情还是属于中级反弹行情,依旧处于市场的热议之中。但是,对于站稳年线以及半年线之上的A股市场, 且市场均线呈现出多头排列的格局,尚且可以初步定义为牛市行情。

步入2019年,整个A股市场的运行趋势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有观点认为,这是为科创板的推出创造出有利的市场环境,而从管理层提出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以来,目前仅有半年左右的时间,但科创板的筹备工作却已经逐渐到位,这恰恰反映出科创板的推出被赋予了很高的发展使命。

从实际战略定位分析,科创板被定位为国内资本市场改革与创新的试验田区,而这一战略定位也注定科创板的成立意义非常深远。与此同时,与现有的创业板、新三板等市场板块相比,科创板的功能定位本身具有自身的特色,跟现有市场板块有著实质性的区别,并不存在矛盾性。

事实上,经过了市场的炒作与传播,投资者对科创板的投资热情也是比较高涨。在实际情况下,虽然科创板设立了50万资产门槛以及2年证券交易经验等要求,且符合条件的投资者人数在整个A股市场中的比重较低,但未达标准门槛的投资者,尚且可以通过科创板基金间接投资科创板。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近日发行的科创板基金中,首只科创板基金却出现了超预期的募集效果,在仅仅半小时的时间内就完成了10亿上限的募集规模,而全天申购规模也超过了百亿元。至于4月29日开始,仍将会有其余6只科创板基金产品陆续发行,届时估计仍会产生较强的吸金效应。

不可否认的是,从前期科创板受理企业的追捧,到科创板影子股的持续炒作,再到近期科创板基金的超预期募集效果等,这系列现象的出现,实际上反映出科创板本身的吸金能力非常强劲。但是,在科创板很强吸金能力的背后,却离不开两方面的影响因素。

其中,一方面是无法达到准入门槛的二级市场投资者,面对比较新颖的科创板,通过卖出部分股票或利用闲置资金参与科创板基金的投资,间接达到投资科创板的目的;另一方面则是离不开国内家庭资产配置的投资需求,不过对于科创板基金而言,多以稳健型投资者为主,而对于激进型的投资者,可能更偏向于直接投资科创板股票,而科创板涨跌幅限制的放宽,更容易满足这类投资者的投资需求。

作为即将推出的新设市场板块,科创板无疑给市场带来了不少的想像预期。

其中,与创业板、新三板等市场相比,科创板在交易制度上,体现出灵活性的一面。具体而言,科创板在上市后的前5天时间内,并未设置价格涨跌幅,但在此以后,竞价交易会采取20%的涨跌幅限制,这与现有市场非ST类股票10%的涨跌幅限制相比,交易制度有所放宽。

再者,科创板允许了「同股不同权」,对企业盈利放宽要求,这有利于提升科创板市场的包容性,但同时也会因为对盈利要求的放宽而增加了科创板投资的不确定风险。

同时,科创板试点注册制,这一举措具有标志性的影响意义。实际上,在国内资本市场中,注册制改革已经谈论多年,但始终阻力重重,而科创板作为国内资本市场改革与创新的试验田区,试点注册制更大程度上为其余市场板块创造经验,这也是提升了科创板的战略发展的高度。

此外,科创板将与以往A股市场的退市制度有所区别,规则上将会取消暂停上市和恢复上市的程序,这将会大大缩短科创板企业的退市时间,有利于实现高效的优胜劣汰机制。不过,在充分市场化的环境下,科创板投资将会存在较大的交易风险,而在此期间,更考验投资者筛选能力,稍有不慎,可能会面临退市的风险,而股市不死鸟神话现象有望得到破除。

在科创板正式推出之前,市场对科创板充满了期待。但是,对于科创板基金超预期的吸金能力,还是会对A股市场的资金环境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

作为一个被赋予很高发展使命的市场,科创板的战略定位不可小觑,而作为有著政策市场之称的国内股票市场,如今确实需要营造出一个持续活跃的市场环境,进而保障科创板市场的平稳顺利落地。不过,当科创板正式推出之后,分流A股其余市场板块的存量资金可能性依存,但对于A股其余市场板块而言,关键还是在于实质性的制度改革或提升自身市场板块的定位优势,这样才能够从本质上提升市场自身的竞争力。但是,即使是科创板的推出,也很难从本质上动摇A股核心优质上市公司的投资吸引力与核心竞争力,而在市场扩容预期下,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优质资产依旧是资金持续重视的对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