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界的黑老大,侵权界的佼佼者。

资本市场的无底线行为,最终引发了全网公愤。

在马克思的《资本论》里,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绞首的危险。

这一个多世纪前的警句,至今依然有用,而有一些膨胀得无法无天的资本家,也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佐证这一观点,就比如这两日被扒皮的「视觉中国

」,在加拿大人廖杰的带领下,走上了一条挑战中国宪法的道路。

4月11日,中国最大的图片版权商「视觉中国」被 @共青团中央 官方新媒体账号全网公开谴责,共青团中央官方微博、微信截图质问视觉中国:国旗、国徽的版权也是贵公司的?

随后,这一条简单的质问,引发了网民公愤,各大企业和众网友一起「讨伐」视觉中国的「黑老大作风」,相关话题最终登上了包括微博在内的多个平台的热搜头条。

(事件长时间「霸屏」)

那么,视觉中国到底是如何做到激怒官方、企业和亿万网民的呢?

这事情,其实要从「黑洞」这张图片说起。众所周知,2019年4月10日,全球多地同步公开了人类文明史上的第一张「黑洞」照片,这张长得像甜甜圈的「黑洞」照片迅速走红网路,被大量媒体和网友转发点赞。然而,没过几个小时,这张全球公开使用的图片就被版权方「限制使用」了,而版权方就是大名鼎鼎的「视觉中国」。

针对此突发情况,有媒体人一脸疑惑地咨询了「视觉中国」官方客服,得到的回复是:不掏钱不能使用。

到这里,所发生的一切似乎都合情合理,就和视觉中国以往以「霸王条款」四处勒索的情形一样,众人似乎也找不到理由不尊重版权。但其实,这是视觉中国一贯的作风:就蒙那些不懂版权,也不认真研究问题的人。

可让视觉中国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手段苦了天下太久了,打著版权保护的旗号招摇勒索的方法已经唬不了「力求真相」的群众了。于是乎,大家去查了一下,才发现——伪装成君子的资本家,做法实在有些过分。

经过大家「求真」的探索,并反复佐证之后,网友们发现该图片是公开发行,而其版权方欧洲南方天文台的官网也早已明确表态:只要注明图片来源:EHT Collaboration,便可自由使用,无关商业或非商业。

此外,中科院院士武向平先生也表示过了:一旦发布了,就是全世界可以使用的,媒体上也可以看见。

好吧,视觉中国这下可以说是「装君子」装不下去了,于是乎,他们这一机灵,就拐弯抹角地发了一段声明:「黑洞」照片属于Event Horizon Telescope组织,视觉中国通过合作伙伴获得编辑类使用授权。该图片根据版权人要求只能用于新闻编辑传播使用,未经许可,不能作为商业类使用······如未经版权人授权,用于商业用途,将可能存在风险。

嗯,请注意最后一句话:如未经版权人授权,用于商业用途,将可能存在风险。普通吃瓜大众可能对这句话没多大感觉,但这句话却激起了各路媒体的愤怒。

这看似「挺道德」的一句话,实则是一种套路,其背后的意思就是:我们现在让你用,回头给你下律师函,版权到底是谁的就无所谓啦,反正我们宣称有版权。

天下苦「视觉中国」久矣

事实上,因为长期走这种「伪君子」道路,视觉中国早就积攒下了满世仇怨,虽然很多媒体人都知道视觉中国存不算太光彩的行为,但大家出于时间、精力、话语权等综合因素的考量,都选择了「花钱消灾」。

于是乎,这个打著「保护图片版权」旗号的维权公司,和垄断中国高校学术论文产业的「知网」一样,不断膨胀,甚至垄断相关产业,价格也越喊越高,逼得不少机构「揭不开锅」,甚至连资金本就不足的正规媒体都不得不每年向其支付数百万元的版权费,以至于不少媒体在内容创作上越来越力不从心。

(天眼查数据显示,视觉中国市值已近200亿)

而这一次,大家终于忍不住了,便开启了「全网讨伐」和「全媒体怒怼」的模式。

最先登场的是「团团代表队」,从团中央到省市县的团团官媒,全力揭发:

淘气的「团团们」为了表达抗议,还集体给官方账号的头像上了水印:视觉中国别盗我头像。

与此同时,更多「一刚到底」的媒体,也出来声讨视觉中国了: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国旗、国徽、团徽是不可以进行商用的。也就是说,视觉中国不仅仅是「霸道收费」,还明目张胆地「犯法」。

(主流媒体跟进报道截图)

与此同时,早已看不下去的众网友,也愤怒地加入了这场「网路扫黑除恶」的舆论大战中。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网友们发现,除了「违规声明版权」和「违法将国旗、国徽商用」之外,视觉中国还存在有严重的肖像侵权、商标侵权,甚至诋毁历史伟人的情况。

有网友爆料,视觉中国直接将中国历史伟人、领导人的肖像标注为本公司版权对象,进行商业收费交易,甚至在使用历史伟人肖像的时候光明正大地表示:已取得模特肖像授权。而这一张照片的收费也相当高昂,少则几百,动辄数千。

同样中招的还有民族企业家雷军和《财经》杂志主编罗昌平。

雷军的照片同样被视觉中国明码标价卖了。小米官方也发文表达了困惑:

罗昌平先生更是气愤地写到:一次内部讲座,被人拍摄各种角度,挂出来卖了七年。

还有网友指出,视觉中国曾盗取自己的作品,还公然向自己收费:

(图源:青春北京截图,不是视觉中国的版权图)

此外,同样感到困惑和愤怒的,还有各大企业,大家纷纷上视觉中国官网查询有关本公司的信息,结果成百上千的企业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视觉中国侵犯商标权,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公然售卖企业商标图案。

(图源:微博,非视觉中国)

更有相关企业的负责人直接质问:当时没让视觉中国进场拍照,哪来的照片呢?

嘿嘿,造孽造多了,最终还是逃不过上天的惩罚。于是乎,已经无力回天的图片版权界「黑老大」视觉中国,终于关闭了网站,并发文道歉了:大家好,是图片上传者的错误导致的,我们不就是监督不严格嘛,以后好好监督我们哦。

请问「视觉中国」,漫天要价的时候那么认真,咋审核的时候没脑子了呢?也难怪,这样把大众当傻子,大众可不会买单,于是乎,没人信视觉中国「忽悠人」的道歉声明了——毫无信誉!

网友喊话视觉中国

起诉别人的时候不让删,自己侵权了删除完事?

违法所得怎么办?

你们违法了就这么算了吗?

侮辱历史伟人道歉没?

非法勒索了多少钱?诈骗了多少钱?

公开!公开!

媒体人爆料:视觉中国疑似长期「钓鱼勒索」

除了此次被曝光的「违法滥用原创版权」外,根据各路媒体人的爆料,视觉中国还在过去一段时间里长期存在疑似讹诈、勒索的行为。

有网友直接表示:如果你是一家自媒体公司,还没收到视觉中国的律师函,证明你公司做的不够大。

而更多经历过「讹诈」的媒体人表示,早已对此苦不堪言:

事实上,早在2018年,就有部分媒体人曝光过视觉中国的「过度行为」,大家纷纷表示「视觉中国的做法是打著版权保护的擦边球讹诈」。

2018年7月3日,经纬中国的高管张颖在微博上怒怼视觉中国,称视觉中国利用系统收集图片使用方,使用者一个疏忽就被索要几十万人民币巨额赔偿,以此要挟企业签年度合同。

而根据目前「疑似受害群体」反馈的情况来看,疑似存在的勒索手段主要是这样的:

这种方法,简单说起来,就和我们以前常提的「钓鱼执法」是一个概念,只不过这回变成了「钓鱼勒索」。

对此,我们也从相关法律界人士那得到了一些建议,希望对大家有用:

(图片内容来自微博,千万别告我)

事件总结:

保护版权,增强版权意识没有错,而且是值得点赞的一件事,但这不代表可以借「保护版权」的名义为所欲为。这就好比依法执法是神圣光荣的,但钓鱼执法却是丑陋的,两者本质上是完全不一样的。

而在未来,除了依法加强版权保护和提高国民版权意识外,也要重点狠抓、严打像视觉中国这样公然侵权、打擦边球的不正当行为,当然,也要避免相关行业被这样的企业恶性垄断。而媒体也应该提高防范意识,本著不怕事、讲道理的原则,认真核实对方是否存在讹诈行为,如果发现有侵权、讹诈行为的,一定要拿起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

最后,我们也请「版权界的黑老大,侵权界的佼佼者」能够自我反思,实实在在做事,切勿走上漫天要价、设局讹诈的道路。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人在做天在看,一定脚踏实地,否则和地痞流氓没啥两样。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