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田園。」這是陶淵明

的《歸園田居》,詩人在用白描的手法描繪田園風光的同時,也巧妙地在其間融入自己的生活理想、人格情操。這種田園詩對為中國古代的乃至如今的文人提供了一個心靈上的家園。

「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薄帷鑒明月,清風吹我襟。」這是「竹林七賢」中阮籍的《詠懷》,他作為一種"離經叛道"的人格典型,成為一種特定的思想文化形態,並在中國歷史上發生著某種不可忽視的影響。

這些人都是魏晉名士,他們是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的,一種很獨特的文化現象。他們蔑視禮法,狂放不羈,強調精神自由,有一種不同於流俗、甚至不同於任何歷史時期的言談舉止。後人稱為魏晉風流。

提及魏晉風流,就不得不去了解《世說新語》。《世說新語》又名《世語》,依內容可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等三十六類,每類收有若干則故事,全書共一千二百多則。是研究魏晉風流的極好史料。

其中關於魏晉名士的種種活動如清談、品題,種種性格特徵如棲逸、任誕、簡傲,種種人生的追求,以及種種嗜好,都有生動的描寫。綜觀全書,可以得到魏晉時期幾代士人的群像。通過這些人物形象,可以進而了解那個時代上層社會的風尚。可以說這是一部記錄魏晉風流的故事集,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筆記小說"的代表作。

01.

魏晉士人個性乖僻奇異、偏執率真。討厭拘束,以隨興的生活方式為志向,容易被極端的激情所驅使,看重人性真的表現。他們好驢鳴,好長嘯,好鍛鐵,好輓歌,這些怪異的舉動,其目的不是邀取名聲,而是揶揄禮教和表現個性。在崇尚自然的魏晉士人看來,每個人應該按其自然心性去生活。不管是急躁還是和平,是慷慨還是吝嗇,只要是自我個性的自然流露,便應當肯定。

魏晉時期的士人們既有像石崇、王愷那樣的窮奢極欲者,又有錙銖必較、一毛不拔的鐵公雞。

汰侈篇第4則中石崇和王愷鬥富,用蠟燭作炊,用綠綢做步障,大肆揮霍民脂民膏。第3 則中王武子家以人乳餵豬,連皇帝都深為不滿,「食未畢,便去」。

「竹林七賢」之一的王戎就是「鐵公雞」其中的典型代表。王戎「既貴且富」,卻吝嗇異常:侄兒結婚,只送一件單衣做禮物,事後還又要了回來;女兒結婚時借了他的錢,不還錢就給臉色看;他的財富「洛下無比。契疏鞍掌,每與夫人燭下散籌算計」。

古語有云:百善孝為先。在中華傳統美德之中,孝是有著權威的地位。《世說新語.德行》篇中,描寫魏晉時期的孝子孝行的有13則。其中,以二十四孝之一的王祥最為讓人熟知。一直以來,「王祥事後母朱夫人甚謹」,其另類懲罰不行,居然還要「母自往暗斫之」。不說王祥繼母的行為有什麼怪異,但是單憑王祥面對繼母的種種刁難仍細心侍奉,滿足她的要求。光是這點,王祥的事迹放入《德行》篇讓世人學習他的孝心是無可厚非的。

王祥其孝行卻是讓人值得敬佩。他在臨終前也用「孝」、「睇」等訓誡子孫曰:「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過,德之至也;揚名顯親,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臨財莫過乎讓:此五者,立身之本」。這也是王氏家族輝煌一時,成為魏晉第一高門大族的原因之一。

02.

魏晉時期是一個相對寬鬆、緩和、百家爭鳴的時期,不僅讓士人們的才華得以充分展現,兒童的天性也得到很大程度的解放,從而可以「肆無忌憚」的成長。由於士人文化的浸染,自由寬鬆的教育環境,從而造就了一大批「夙惠」兒童,他們機智聰慧,才華四溢,能言敢辯,不屈從,不盲從,即使在與師長權威的言論交鋒中也表現的不卑不亢,有理有據,侃侃而談,絲毫不處於下風。

例如言語第3則中就講到,孔融十歲時候隨父到洛陽。去到有名望的李膺家中拜訪,孔融以是李膺家親戚為名進入門內後被李膺問詢,對曰:「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仆與君奕世為通好也。」眾人無不驚奇。而後太中大夫陳韙到後,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沒想到孔融回答說:「想君小時,必當了了。」

夙惠篇中第3則中晉明帝才幾歲的時候,父親元帝問他:「你看長安和太陽相比,哪個遠?」明帝回答說:「日遠。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元帝對他的回答感到驚奇。第二天,召集群臣宴飲,元帝再重問兒子一遍,不料明帝卻回答說:「太陽近。」元帝驚愕失色,問他:「你為什麼和昨天說的不一樣呢?」明帝回答說:「舉目見日,不見長安。」

03.

魏晉時期由於社會動蕩、政治傾軋、生命短促等多方面的影響,直接造成了當時士大夫們不同於任何歷史時期的言談舉止。魏晉士人藉助於不同流俗的社會行為和自覺的生命意識共同展現出一種獨特的精神風貌,我們把它稱為「魏晉風度」。

風度不僅僅是個人文化素質與精神狀態在言談與儀錶上的反應,對於一定的社會階層來說,風度集中體現了他們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集中塑造了他們的社會形象。它不僅是一種政治和文化現象,而且深深影響著人們的心理與行為,從而構成了這一時代所特有的社會現象。

例如豪爽篇第4則中王處仲每逢酒後,就吟詠「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還拿如意敲著唾壺打拍子,壺口全給敲缺了。 如規箴篇第3則郭林宗認為陳元方在服喪期間蓋著錦被睡覺是失禮,當面指斥他,並且"奮衣而去"。郭林宗不以私情滅道義,他所堅持的是符合當時的禮制標準的。

04.

魏晉時代,文人名士講究容貌之美,這成了魏晉風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映射出魏晉時期士人審美情趣及精神狀態。

最有名氣的當屬容止篇第7則的潘岳,有美好的容貌和優雅的神態風度,潘岳外出,婦女們都拋果子給他,常常拋滿一車。少年時出遊狩獵洛陽道上,「婦人連手共縈之」,如同今天粉絲追逐圍繞影歌星帥哥。潘岳又叫潘安。潘安後來成為美男子的代名詞,讚美一個男子容貌就說他「貌比潘安」。而詩人左太沖「絕丑」,也仿效潘岳出遊,引起女性眾怒,「群嫗齊共亂唾之」。一堆大媽大嫂嫌左太沖丑,圍著他吐口水。生動地反映了當時喜愛美貌男子奚落醜陋男子的社會風氣。

容止篇中第2則的何晏皮膚白,魏文帝曹丕懷疑他敷粉,化妝過,不是真的漂亮,就想測試一下。夏季大熱天,賜一碗熱湯麵給何晏吃。吃完,何晏一頭一臉都是汗。他用紅色衣袖擦汗,擦完,皮膚還是一樣潔白乾凈。「朱衣自拭,色轉皎然」,文字很動人,畫面很美好。也反映了當時可能真的有男子化妝的事情。

魏晉的士人審美壓倒了倫理,他們向內發現心靈的自由之美,向外發現山河的自然之美,追求人性的自在和張揚,表裡澄澈,一片空明,創造出一種充滿靈性的美的意境,這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絕無僅有的,所以那些美男個個丰采俊秀,氣度飄逸,雍容美儀。

《世說新語》體現了魏晉時代士人對尊嚴、自由、德性、智慧和美的理解和熱愛。除了文學欣賞的價值外,人物事迹、文學典故等也多為後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對後來的小說發展影響尤其大。《唐語林》、《續世說》、《何氏語林》、《今世說》、《明語林》等都是仿《世說新語》之作,稱之"世說體"。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