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金嵌孔雀石青銅席鎮  西漢錯金嵌孔雀石青銅席鎮,高6.4 cm,英國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藏 

 

從史前社會至魏晉時期,人們在室內都是席地而坐,一種是在長條形榻和正方形枰上鋪席而坐,另一種是在地板上鋪席而坐。席在人們起身、落座時常會移動,又容易卷角。如《史記》中就記載,商鞅第二次拜見秦孝公,闡述自己的變法方略,孝公聽得入了迷,不知不覺地向對方靠攏,以至於膝蓋超出了自己席子的邊緣,席子當然也隨著移動了。為避免這些問題,古代人就在席子的四角放置鎮,用來壓住席子。古人布席還講究位正,孔子就嚴守“席不正不坐”的準則。為保持席正,也需壓以重物。

  席鎮早在戰國時期已通行,多采用比較重的材料,如金屬、玉石等,其中以青銅鎮最常見。漢代墓葬出土的席鎮已達數百件之多。完整的皆為一套四枚,為了避免牽羈衣物,鎮體的基本造型往往接近於一個扁圓的半球形,且多數鎮被做成動物形,常見的有虎、豹、辟邪、羊、鹿、熊、龜、蛇等。

  為了保持鎮體的半球形輪廓,這些動物常蜷屈蟠伏成一團,但其身姿並不顯得跼踀。為了增加鎮的重量,有的鎮灌滿細沙或灌鉛。漢鎮一般重600—800克,約合2.5—3漢斤,很適合壓席。漢代的動物形青銅鎮造型生動、構圖緊湊,堪稱一件件精巧的工藝品。

  魏晉以後,人們由席地而坐逐漸改變為垂足而坐,傢具式樣也隨之變化,席鎮失去了實際作用,逐漸減少乃至消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