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你知道月饼的起源吗?

香香甜甜的月饼,

是中秋节的传统食俗。

每逢中秋赏月之时,

月饼总是桌上必不可少的点心。

如今大家热火朝天的讨论著,

五仁馅儿的月饼到底是不是黑暗料理?

但很少有人知道,

月饼究竟是从何时而来,

又如何成为中秋节的象征食物呢?

月饼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流传下来逐渐形成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

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

边薄心厚的 「太师饼」,

是中国月饼的「始祖」。

北宋之时,这种饼被称为「宫饼」,

最初在宫廷内流行,

流传到民间之后,

俗称「小饼」和「月团」。

后来演变成圆形,

寓意著团圆美好。

苏东坡有诗云: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到了明代,

月饼才在民间流传开来,

而且只在中秋节吃。

这时候有大量关于月饼的记载,

如《帝京景物略》:

「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饼必圆。」

那时候做月饼的师傅心灵手巧,

发挥了极大的主观能动性,

甚至借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

作为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

更适合中秋节赏月思亲的气氛!

2008年,「月饼传统制作技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流传下来的传统月饼分为几大类:包括广式、京式、苏式、潮式,滇式等,下面就简单介绍几种月饼,看看哪种合你的口味~

广式月饼

广式月饼是广东省地方特色名点之一,在我国南方地区,尤其是广东、广西、江西等地非常流行,受到南方人的广泛喜爱。

广式月饼为什么这么有名气呢?也许就在于它的选料和制作技艺都非常精致巧妙,最大的特点就是皮薄松软、造型美观、图案精致、花纹清晰,可谓颜值与口味齐飞!

说到广式月饼,不得不提其中一个品种——五仁月饼,它可是「名门正派」,最经典的月饼口味之一,后来又融入了云南的地方风味。作为老式的广式月饼代表之作,原本是销量最多,传播最广的一种月饼。

不过现在大家对它的评价有点一言难尽,两极化严重……其实正宗的五仁月饼香酥可口,皮薄馅多,为什么不抛开偏见试试呢?

京式月饼

京式月饼是北方地区月饼类食品的代表品种之一,花样众多。起源于京津及周边地区。

它的主要特点是甜度及皮馅比适中,一般皮馅比为2:3,重用麻油,口味清甜,口感脆松。也算是别有一番风味!

苏式月饼

苏式月饼是源于苏州的苏式糕点,受到江浙地区人民的喜爱,皮层酥松,色泽美观,馅料肥而不腻,口感松酥。

苏式月饼选用原辅材料讲究,极富地方特色。表面金黄油润,圆边浅黄,平整饱满,酥皮清晰不乱,皮馅厚薄均匀,无脱壳和空心现象。

最后来个小小互动吧:

你最喜欢什么品种、什么馅儿的月饼?

粉妹先给广式蛋黄馅月饼打call,

期待你们的回答哦!

无论你是喜欢收藏的还是喜欢工匠作品的,都推荐你添加公众号:匠粉(jf2878)或者匠粉个人号「89470162」,我们每天都会不停的输出对匠粉们的精神食粮,如果文章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希望你给我们评论提出,匠粉期待你宝贵的意见!

为了让身边更多人了解非遗,欢迎转发匠粉此文章!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