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的概念比较模糊,不说明什么材质的坯体,讨论釉是没有意义的。

陶瓷爱好者可以把 陶瓷的釉 类比为玻璃,方便理解,无伤大雅。稍微严谨一点的解释则不应把釉(透明釉)解释为常见的玻璃的一种,因为常温下的陶瓷釉层从任何角度来看都与玻璃相去甚远,不能因为其成分「类似」,外观「类似」就混为一谈。

首先,现代陶瓷的各个门类都已经在物理化学的层面有细致的划分,这里不展开写。简要来说,瓷器的釉层是坯体的一层「膜」,因为陶瓷烧成温度是介于釉层的始熔点与坯体的烧结点之间,即足以让釉熔融为玻璃态而不足以熔化坯体,冷却之后同步收缩为紧密结合的瓷质复合体(这里不讨论低温的上釉炻器和陶器)。

想进一步了解的朋友我推荐两本书,第一本是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陶瓷工艺学》第二版;另一本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釉料及陶瓷颜色配制手册》。都是比较易懂的入门书籍。


陶瓷釉是覆盖在陶瓷表面的无色或有色的玻璃态薄层,是用矿物原料(石英、长石、粘土、高岭土等),经研磨、加水调制后,涂敷于坯体表面,经一定温度的焙烧而熔融,温度下降时,形成陶瓷表面的玻璃态薄层。

陶瓷釉料

陶瓷釉分为:釉下彩、釉中彩和釉上彩。

一:釉下彩出现在三国时期,是用色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即半成品)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浅色面釉,一次烧成。烧成后的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边,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显得晶莹透亮。

釉下青花瓷

二:釉中彩:釉中彩瓷器有两种生产方法:一是将色料加点或彩绘于釉面上,然后经高温一次烧成。由于色料熔入釉中,彩釉结合致密,有近似釉下彩的效果。古代釉下彩的某些早期品种,例如有青釉褐斑、白釉绿斑及黑釉铁锈花等;二是将施过釉的坯胎先经800℃低温素烧,然后彩绘,接著又在表面喷一层薄釉,再经高温烧成。彩夹在两层釉中,是名副其实的釉中彩瓷器。

三:釉上彩:它是用各种彩料在已经烧成的瓷器釉面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二次入窑,低温固化彩料而成,通常包括彩绘瓷、彩饰瓷、青花加彩瓷、五彩瓷、粉彩瓷、色地描金瓷及珐琅彩等。

粉彩百鹿尊

五彩


简单来说,『碗』上边那层滑滑光泽的就是釉,没上过釉的碗都是很粗糙的,你可以想像成没釉的碗像瓷砖背面那么粗糙,上过釉的碗像瓷砖证明那么光滑,你所见的光滑的瓷器,都是上过釉的。


景德镇自古以来,以瓷为业,积蓄了丰厚的陶瓷文化底蕴,被世人称为瓷都。千年窑火,犹如凤凰涅槃,催生出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灿烂,实为中国陶瓷史上的明珠。细论陶瓷文化,其包括制瓷历史、制瓷技艺、创作理念、陶瓷产品、人文景观、习俗风情等各项内容共生共进的文化,是凝聚在陶瓷发展中一切思想行为和物质创造的文明结晶。

  当我们看到一件陶瓷器的时候,首先引起注意的与其说是它的造型、式样或坯体,毋宁说是罩在陶瓷表面上的釉。假如瓷器上没有挂釉的话,恐怕无论它的造型如何美、式样如何新,也会失掉这件瓷器的魅力。固然我们夸说陶瓷是一种火的艺术,靠火的作用产生了各种变化,但主要还是釉在火中起了变化。

  釉与坯同样是由岩石或土产生的,它与坯的不同点,只是比较容易在火中熔融而已。当窑内烈火的威力使坯达到半熔时,必须使釉的原料完全熔融成液体状态。冷却后这种液体凝固而成一种玻璃,这便是釉。

  釉一旦被涂到陶瓷坯体表面,就和玻璃大不相同了。因为当釉熔融时,它就同制品的坯体发生相互作用,形成中间层,这一中间层使得从烧结的坯体以迄于釉的玻璃状的外表部分逐渐发生转变。釉层的厚度虽然通常总共只有坯体厚度的1~3%,可是它会强烈地改变制品的热稳定性、介电强度和化学稳定性,以及其他的许多性质。

  挂釉时,若是素烧坯,普通多是很快地把它放入调好的釉汁中立刻就提出来,这样釉便吸著在坯的表面,和用刷或笔涂的一样匀平。若是茶碗一类,就要夹著碗足很快地放进釉中,急忙上下两三次,叫作「浸釉法」。若是庞然大物,可以用杓子一类东西盛釉从周围溜挂,一般叫「浇釉法」或「溜釉法」。

  生坯挂釉时,若是里外一次挂釉,很容易使坯体破坏,所以要在里面注釉并加以转动,待干燥后外面再行浸挂或溜挂。也有用刷和笔来涂挂的,这种方法多用于色釉,例如明朝初期的青花器足内往往出现刷纹,可以看出是曾经使用过这种方法。此外,虽还有「喷挂」的方法,但是主要用于极大或极薄的器物上。例如所谓「脱胎器」似乎能够透视的薄瓷器,就是除去使用这种方法以外别无其他挂釉法的。这种方法是:先在里面喷上釉,干燥后将外面的坯体削薄,然后再喷釉在外面。如宋代有名的郊坛窑的作品,就是坯薄釉厚,甚至釉的厚度竟有坯的一至三倍左右。若仔细观察这些作品的碎片,显而易见是挂釉两层至三层的,所以说这类瓷器大约使的就是喷挂法。再如康熙时代的桃花红便与郎窑红不同,根据当时住在景德镇有名的旦特克尔氏信中所载,也是用「喷釉法」作成的。

  景德镇的瓷器多是在挂釉以后方将器足削去。相反,日本瓷器都是在全部成形后再挂釉。所以细看江西瓷的外足釉与坯的分界,釉是以锋利的切线断然而止的,这一点与日本制品迥然有别。古瓷中明代制品多留有削足的痕迹,而清代所作除劣等品外,大都在切削过的足端用濡笔或布加以揩拭,因而足底面总是带有一种柔软、滑润之感。试看清代瓷器中有仿明代制品很相似的,但从未见有模仿这种削足之癖。有时虽然很难用肉眼判断,然而如果用放大镜一看便可大体了然。当我们鉴别明瓷与清瓷的时候,固然一般都可由它们的器形、釉色以及图样等各方面综合来看,不过有时也会陷于迷惑而莫知所是。此时如能注意一下这种削足之癖,便会成为鉴定上的一个有力线索。

  凡是挂釉的陶瓷坯体入窑煅烧时,坯与窑中所含的水分和其他挥发物需要散失而开始收缩,同时坯体受热又产生热膨胀。当到在一定温度时,坯体内一部分成分开始熔化生成液体填补坯体内的孔隙而再度收缩。而釉也产生热膨胀与收缩。当釉的收缩比坯的收缩大时,釉上便生出裂痕,当釉的收缩比坯小时,容易产生「脱釉」。有些挥发物在温度较高时才开始挥发,为了防止釉熔化以后还有气体外逸,产生气泡,所以在釉开始溶化以前烧窑的温度不要急速提高,要慢慢地煅烧,以待气体出尽,这样在气体出尽以后再升温,直到釉完全溶化。假如此时升温过急,就容易产生坯泡或釉泡。

文章来源《大美至尚陶瓷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釉是覆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无色或有色的玻璃质薄层,是用矿物原料(长石、石英、滑石、高岭土等)和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部分原料可先制成熔块)经过研磨制成釉浆,施于坯体表面,经一定温度煅烧而成。能增加制品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和电介强度,还有美化器物、便于拭洗、不被尘土腥秽侵蚀等特点。这是百度百科的说法,具体在操作过程中就是你的手直接感觉到的地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瓷器中的釉!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