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的概念比較模糊,不說明什麼材質的坯體,討論釉是沒有意義的。

陶瓷愛好者可以把 陶瓷的釉 類比為玻璃,方便理解,無傷大雅。稍微嚴謹一點的解釋則不應把釉(透明釉)解釋為常見的玻璃的一種,因為常溫下的陶瓷釉層從任何角度來看都與玻璃相去甚遠,不能因為其成分「類似」,外觀「類似」就混為一談。

首先,現代陶瓷的各個門類都已經在物理化學的層面有細緻的劃分,這裡不展開寫。簡要來說,瓷器的釉層是坯體的一層「膜」,因為陶瓷燒成溫度是介於釉層的始熔點與坯體的燒結點之間,即足以讓釉熔融為玻璃態而不足以熔化坯體,冷卻之後同步收縮為緊密結合的瓷質複合體(這裡不討論低溫的上釉炻器和陶器)。

想進一步瞭解的朋友我推薦兩本書,第一本是輕工業出版社出版的《陶瓷工藝學》第二版;另一本是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釉料及陶瓷顏色配製手冊》。都是比較易懂的入門書籍。


陶瓷釉是覆蓋在陶瓷表面的無色或有色的玻璃態薄層,是用礦物原料(石英、長石、粘土、高嶺土等),經研磨、加水調製後,塗敷於坯體表面,經一定溫度的焙燒而熔融,溫度下降時,形成陶瓷表面的玻璃態薄層。

陶瓷釉料

陶瓷釉分為:釉下彩、釉中彩和釉上彩。

一:釉下彩出現在三國時期,是用色料在已成型晾乾的素坯(即半成品)上繪製各種紋飾,然後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淺色面釉,一次燒成。燒成後的圖案被一層透明的釉膜覆蓋在下邊,表面光亮柔和、平滑不凸出,顯得晶瑩透亮。

釉下青花瓷

二:釉中彩:釉中彩瓷器有兩種生產方法:一是將色料加點或彩繪於釉面上,然後經高溫一次燒成。由於色料熔入釉中,彩釉結合緻密,有近似釉下彩的效果。古代釉下彩的某些早期品種,例如有青釉褐斑、白釉綠斑及黑釉鐵鏽花等;二是將施過釉的坯胎先經800℃低溫素燒,然後彩繪,接著又在表面噴一層薄釉,再經高溫燒成。彩夾在兩層釉中,是名副其實的釉中彩瓷器。

三:釉上彩:它是用各種彩料在已經燒成的瓷器釉面上繪製各種紋飾,然後二次入窯,低溫固化彩料而成,通常包括彩繪瓷、彩飾瓷、青花加彩瓷、五彩瓷、粉彩瓷、色地描金瓷及琺琅彩等。

粉彩百鹿尊

五彩


簡單來說,『碗』上邊那層滑滑光澤的就是釉,沒上過釉的碗都是很粗糙的,你可以想像成沒釉的碗像瓷磚背面那麼粗糙,上過釉的碗像瓷磚證明那麼光滑,你所見的光滑的瓷器,都是上過釉的。


景德鎮自古以來,以瓷為業,積蓄了豐厚的陶瓷文化底蘊,被世人稱為瓷都。千年窯火,猶如鳳凰涅槃,催生出景德鎮陶瓷文化的燦爛,實為中國陶瓷史上的明珠。細論陶瓷文化,其包括制瓷歷史、制瓷技藝、創作理念、陶瓷產品、人文景觀、習俗風情等各項內容共生共進的文化,是凝聚在陶瓷發展中一切思想行為和物質創造的文明結晶。

  當我們看到一件陶瓷器的時候,首先引起注意的與其說是它的造型、式樣或坯體,毋寧說是罩在陶瓷表面上的釉。假如瓷器上沒有掛釉的話,恐怕無論它的造型如何美、式樣如何新,也會失掉這件瓷器的魅力。固然我們誇說陶瓷是一種火的藝術,靠火的作用產生了各種變化,但主要還是釉在火中起了變化。

  釉與坯同樣是由岩石或土產生的,它與坯的不同點,只是比較容易在火中熔融而已。當窯內烈火的威力使坯達到半熔時,必須使釉的原料完全熔融成液體狀態。冷卻後這種液體凝固而成一種玻璃,這便是釉。

  釉一旦被塗到陶瓷坯體表面,就和玻璃大不相同了。因為當釉熔融時,它就同製品的坯體發生相互作用,形成中間層,這一中間層使得從燒結的坯體以迄於釉的玻璃狀的外表部分逐漸發生轉變。釉層的厚度雖然通常總共只有坯體厚度的1~3%,可是它會強烈地改變製品的熱穩定性、介電強度和化學穩定性,以及其他的許多性質。

  掛釉時,若是素燒坯,普通多是很快地把它放入調好的釉汁中立刻就提出來,這樣釉便吸著在坯的表面,和用刷或筆塗的一樣勻平。若是茶碗一類,就要夾著碗足很快地放進釉中,急忙上下兩三次,叫作「浸釉法」。若是龐然大物,可以用杓子一類東西盛釉從周圍溜掛,一般叫「澆釉法」或「溜釉法」。

  生坯掛釉時,若是裏外一次掛釉,很容易使坯體破壞,所以要在裡面注釉並加以轉動,待乾燥後外面再行浸掛或溜掛。也有用刷和筆來塗掛的,這種方法多用於色釉,例如明朝初期的青花器足內往往出現刷紋,可以看出是曾經使用過這種方法。此外,雖還有「噴掛」的方法,但是主要用於極大或極薄的器物上。例如所謂「脫胎器」似乎能夠透視的薄瓷器,就是除去使用這種方法以外別無其他掛釉法的。這種方法是:先在裡面噴上釉,乾燥後將外面的坯體削薄,然後再噴釉在外面。如宋代有名的郊壇窯的作品,就是坯薄釉厚,甚至釉的厚度竟有坯的一至三倍左右。若仔細觀察這些作品的碎片,顯而易見是掛釉兩層至三層的,所以說這類瓷器大約使的就是噴掛法。再如康熙時代的桃花紅便與郎窯紅不同,根據當時住在景德鎮有名的旦特克爾氏信中所載,也是用「噴釉法」作成的。

  景德鎮的瓷器多是在掛釉以後方將器足削去。相反,日本瓷器都是在全部成形後再掛釉。所以細看江西瓷的外足釉與坯的分界,釉是以鋒利的切線斷然而止的,這一點與日本製品迥然有別。古瓷中明代製品多留有削足的痕跡,而清代所作除劣等品外,大都在切削過的足端用濡筆或布加以揩拭,因而足底面總是帶有一種柔軟、滑潤之感。試看清代瓷器中有仿明代製品很相似的,但從未見有模仿這種削足之癖。有時雖然很難用肉眼判斷,然而如果用放大鏡一看便可大體瞭然。當我們鑒別明瓷與清瓷的時候,固然一般都可由它們的器形、釉色以及圖樣等各方面綜合來看,不過有時也會陷於迷惑而莫知所是。此時如能注意一下這種削足之癖,便會成為鑒定上的一個有力線索。

  凡是掛釉的陶瓷坯體入窯煅燒時,坯與窯中所含的水分和其他揮發物需要散失而開始收縮,同時坯體受熱又產生熱膨脹。當到在一定溫度時,坯體內一部分成分開始熔化生成液體填補坯體內的孔隙而再度收縮。而釉也產生熱膨脹與收縮。當釉的收縮比坯的收縮大時,釉上便生出裂痕,當釉的收縮比坯小時,容易產生「脫釉」。有些揮發物在溫度較高時才開始揮發,為了防止釉熔化以後還有氣體外逸,產生氣泡,所以在釉開始溶化以前燒窯的溫度不要急速提高,要慢慢地煅燒,以待氣體出盡,這樣在氣體出盡以後再升溫,直到釉完全溶化。假如此時升溫過急,就容易產生坯泡或釉泡。

文章來源《大美至尚陶瓷文化創意有限公司》


釉是覆蓋在陶瓷製品表面的無色或有色的玻璃質薄層,是用礦物原料(長石、石英、滑石、高嶺土等)和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部分原料可先製成熔塊)經過研磨製成釉漿,施於坯體表面,經一定溫度煅燒而成。能增加製品的機械強度、熱穩定性和電介強度,還有美化器物、便於拭洗、不被塵土腥穢侵蝕等特點。這是百度百科的說法,具體在操作過程中就是你的手直接感覺到的地方。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瓷器中的釉!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