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氣溫逐年上升,越來越威脅自然界和人類生存,人類還為此制定了《巴黎協定》控制CO2等溫室氣體的排放,但是CO2本來就是在自然界中循環使用的,這樣的要求只是減排,為什麼不從開源的角度來考慮,也就是大面積種樹,樹木進行光合作用,會將CO2固化,在進行光合作用的時候還會把光能固化為有機物/化學能,減少光能轉化為地球熱量的份額,如果全球推廣,效果一定很顯著的。明明很簡單的事情,為什麼這些高層人士看不到呢?

有人說種樹沒有經濟效益,但是這個事情應該由《巴黎協定》主導或者由政府主導,另外有人說種樹侵佔耕地,但是在田地的四周或者田間小路的路邊都可以種滿樹木,我是農村出來的,小時候就是這樣操作的,還能防風固沙,但是現在路邊的樹都被砍掉不種了,看著都心疼。

另外應對全球氣溫上升還有沒有其他辦法呢?不能只守著一條方法走吧。

參考資料:科學松鼠會 " 全球變暖的幾個基本問題

溫室效應 - Jiaorui Jiang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642709/answer/18868177


為了應對,我們首先區分一下構成。

發電大體製造了兩成。

畜牧業大體製造了兩成。

維持各種辦公室大概產生了一成多。

剩下的纔是交通之類的。

客觀來說,幾棵樹才能對付一輛汽車,指望種樹不太現實了。

目前個人認為,非常有前景的一些實踐。

一,海藻飼養。通過向海水中釋放大量的鐵粉,來快速促進海藻生成。海藻可以快速吸收二氧化碳,死亡後沉積在海底。之前最大規模實驗,一次向海中釋放了三噸鐵粉,非常有效。問題是,UNEP認為會造成海水缺氧。

二,糞便蒸煮。美國已經有公司正在實踐。通過將牛糞雞屎高溫處理,將本來會大量釋放甲烷的糞便,轉化為生物炭。這東西還可以施肥,賣給花農。

三,各種過濾和吸附二氧化碳的設備。最主要問題是沒地方存放收集的二氧化碳。已經實踐的方式,我知道的大概有兩個。一個是荷蘭做的,把收集的二氧化碳通到封閉的現代化立體農場裏,但規模太小,不能推廣。一個是美國做的,電廠把收集的二氧化碳,加壓後灌到2400米以下的地層裏。問題是成本太高,而且沒幾個地方可以這麼做。

四,目前比較靠譜和可以推廣的方法,是建築改良。通過增加建築的保溫,降低空調使用。通過增加建築反射陽光,降低地表吸熱。通過建築與植物結合,比如表面刷苔蘚之類,吸收二氧化碳。

比較奇葩的想法是,如果真的太熱,可以通過向空中噴射二氧化硫降溫。比如炸個火山。但後果是全球乾旱。這個想法的全部實驗,還包括類似的向空中噴射水汽的實驗,都被聯合國叫停了。

其他的還有些奇怪的團隊。比如想著能不能把二氧化碳催化成甲烷,來解決收集的二氧化碳問題。可以燒。。。。不知道這個項目是不是騙局。

其他的,有系統化的想法。通現代農業推廣,提高土地利用率,來把剩餘的土地用來種樹。這些技術學荷蘭就行,他們土地利用率比我們高成倍。問題是人家敝帚自珍。

還有想辦法通過太陽能發電,取代火電的。問題是太陽能維護起來太難,太佔地。還有日本有團隊做暴風發電的,還有團隊搞新風電的,把風車改成了渦輪。就是成本都太高。

至於大規模推廣電動汽車,大方向是對的。但是目前有幾個問題,如果依然以火力發電為主,其實碳腳印更高。另外,其實廢棄電池的污染非常厲害。

別的可能還有,一時想不起來了。。。。


全球氣候變化問題已經引起了人類的共同關注。科學家的共識是,全球變暖90%以上是人類自己的責任。人類今日的決定和選擇,將會影響氣候變化的走向,及時採取預防措施是必須的。我們呼籲節約能源、減少用水量,以及避免有害物質進入我們的生活,雖然這樣的呼籲是值得稱道的,但並不足以解決我們的麻煩。應對資源短缺威脅更好的辦法,不是每個人擠破腦袋去搶奪現有的資源這塊蛋糕,導致蛋糕變得越來越薄,而是儘力使之變得更大。

當人類作為一個物種剛剛出現在地球上時,沒有任何話語權,與其他動物相比,並沒有什麼太多不同,更沒有站在食物鏈的頂端。但是,人類在生物學上的累計進化所帶來的認知升級,導致他們可以在腦海中創造一個並不存在的世界,而人人又相信這個世界的存在。這樣,就可以把大量的人羣緊密聯繫在一起,化敵為友進行大規模、高效而靈活的協作,人類的力量急劇放大,並利用這樣的信仰去改變真實的世界,人類地位穩步攀升,從採集狩獵時代的萬物平等,到農業革命之後的人類超越其他所有物種,開始了征服世界之旅,地位也迅速抬升到僅次於上帝。後來的進化論思想更是讓宗教的超自然力量崩潰,人類也不再需要上帝的庇護,他們逐步相信自己纔是這個世界的主宰和意義。

在人類發展史上,資源短缺其實一直伴隨著人類社會的成長。1798年,馬爾薩斯指出:人口數量的指數增長同糧食產量的線性增長極其不匹配,人類終將無力挽救自己。自此,許多思想家也不斷重複這樣的認識,到20世紀60年代甚至達成了共識。1972年,《增長的極限》報告出版,很快被翻譯成20多種語言,幾乎所有的讀者都被嚇壞了:地球上的資源很快就被用完了,人類發展已經沒有太多時間了。還有「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和「人類只有一個太陽」這些口號,更是形象地設定了地球資源和能源的上限。40多年過去,這些可怕預言雖然沒有變成現實,但總體方向大體是正確的,隨著時光的流失,其重要性變得越來越強。然而,在另一個方面,人類發展史上一次又一次地重複著化資源短缺為富足的故事:原本非常稀有的某種資源,一旦找到了某種革新的方法,就會變得十分豐富,其蘊含的道理其實非常簡單——事物的稀缺性依賴於環境本身。同時,人們也看到,新技術不斷創造更多的專業化機會,專業化又增加了合作的可能,合作致使人類的能力不斷提高,能力的提高又產生了新技術,然後整個過程重新開始,一遍又一遍。這不得不說是人類認知與合作的再次升級。

無獨有偶,另一個引起近代人類關注的是氣候變化問題。在這個問題上全球科學家的共識是,90%以上的可能是人類自己的責任,是人類蹂躪自然、無所顧忌的結果。人類今日所作的決定和選擇,將會影響氣候變化的走向,及時採取預防措施是必需的。1979年,第一次世界氣候大會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科學家警告說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將導致地球升溫,並呼籲保護氣候;1988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成立;1992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確立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力求把溫室氣體的大氣濃度穩定在某一水平,從而防止人類活動對氣候系統產生「負面影響」;1997年,《京都議定書》達成,使溫室氣體減排成為發達國家的法律義務;2007年12月達成的巴利路線圖,計劃在兩年時間內就加強《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的實施分頭展開談判,希望2009年在哥本哈根誕生一份新的協議,取代2015年到期的《京都議定書》。然而,充滿熱切期望的《哥本哈根協議》並沒有如期到來,全世界各個國家只是在爭爭吵吵,相互指責中度過了艱難的2年時間。人們不得不把未來的期望放在了6年之後召開的巴黎氣候峯會上。

2015年終於來了,但首先等來的居然是巴黎恐怖襲擊,再次讓人們的悲觀情緒降到了冰點,許多人擔心哥本哈根會議的窘境會重蹈覆轍。不過,這一次真的不同了。哥本哈根協議破產之後,各國都相繼採取了更加務實的態度,致力於為峯會順利召開的鋪路工作。雖然談判的過程也是異常艱難的,但最終達成的初步共識受到了各國的廣泛支持。由於協議崇尚從下到上的思維,尊重各國的能力差異,而非以一個既定的標準,強制各國必須減多少碳,各協約國都答應從頭做起、由小到大的作法,自行呈交減排計劃,而非擬定一體適用的策略,大幅簡化了談判過程。

此外,條約強調信息的透明與開放、數據正確性和目標延續性。更重要的是,在過去多年來公民團體的關注和參與下,協議也納入了人權主流化的觀念,提及原住民、性別、勞動者權益與世代正義。同時,協約也鼓勵國家以外的角色,包括民間團體、公司企業、金融投資機構、地方與區域政府,都可加入對抗氣候變遷的行列,不分角色大小,試著以自身之力讓地球更可持續。

可以毫無誇張地說,《巴黎協議》是在總結公約和《京都議定書》經驗教訓後集20多年的努力之大成,是國際氣候治理體系自然演化的結果,凝聚了無數政治家、談判代表和一些智庫的心血和智能,展現了氣候議題上前所未見的全球大合作,化干戈為玉帛。縱觀這一過程,不難得出這又是一次人類認知升級促進合作的典範案例。

《巴黎協議》要求大氣二氧化碳排放與地球碳匯之間達到平衡的目標並沒有降低,甚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協議還將世界所有國家都納入了呵護地球生態確保人類發展的命運共同體之中,明確了全球共同追求的「硬指標」,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並為把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而努力。

確對待二氧化碳

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人與人之間的合作已經初戰告捷,餘下的就是人與自然和技術的合作問題。那麼,依靠這些合作,人類是否能找到解決氣候變化的良方呢,也同時也意味著一次新的認知升級。當我們從技術的視角來看待氣候變化時,仍然會回到資源短缺問題上。就普遍談論的資源可持續發展問題來說,呼籲是減少能源、用水量,避免有害物質進入我們的生活。雖然這樣的呼籲是值得稱道的,但並不足以解決我們的麻煩。應對資源短缺威脅更好的辦法,並不是每個人都打破頭去搶奪現有的資源這塊蛋糕,使得這塊蛋糕變得越來越薄,而是儘力使之變得更大。

在人與自然的合作中,我們首先要恢復對二氧化碳的認識。在之前的氣候變化爭議中,人們的注意力似乎更被引入了在氣候科學中研究不全面或不充分的地方。不管是傳統媒體的電視廣播和報刊雜誌,還是新型媒體的互聯網連接的電腦和手機屏幕,在不經意間向人們灌輸著一個信條:碳是氣候變化的罪魁禍首,我們需要減少碳排放量,縮小碳足跡。說白了,就是如何戰勝碳這個宿敵。難怪在這個問題上,企業、機構和政策制定者都不知所措。然而,這一切都是錯誤的,氣候變化是人類自己打破了碳循環所造成的結果:大氣中的人為溫室氣體以錯誤的存留時間、錯誤的劑量進入了錯誤的地方。總體上,這是人類的一種設計失敗,如果我們化友為敵,必然會傷及無辜而錯失良機。

碳原子是地球生命的骨架,二氧化碳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通貨,是地球再生能力的基礎。人類使用的幾乎所有材料,都是碳的化合物;甚至許多新材料,如工業聚合物和石墨烯也是碳構成的。在生態系統中,碳是土壤健康的核心,土壤碳是健康生態系統和糧食與水安全的保障。在健康的生態系統中,當植物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生物質時,一些碳流入植物的枝條、葉片和花朵中,其餘的則滋養土壤食物網,從植物的根部流向土壤微生物羣落,微生物共享對植物至關重要的礦物質和微量營養成分,提高了植物光合作用的速率。土壤食物網將植物碳轉化為土壤碳,這種碳不僅蘊藏豐富、穩定可靠,具有賦予生命的作用,而且還使土壤呈海綿狀,從而提高其肥力、持水力和濾水力。這就是一個健康的碳循環對生命的支持,使碳以合適的濃度保存在合適的場所中,調節氣候,促進增長,並滋養了人類社會持續發展一萬年。

在這裡,碳是生命維持的資源和工具。這本來是一個常識性的問題,是大自然對人類的饋贈。但在人類近代發展史上,人們更相信抗爭,相信生存鬥爭,忘記瞭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我們簡單地用二元論思想定義世界的好和壞,甚至掩蓋了我們人類的設計問題。正如我們前面所說,真正短缺的資源是很少的,解決方案是如何利用資源。

科技為盟

現在是時候採取深刻而持久,並富有原則的解決方案來還原世界的本來面貌。當我們大膽地試圖大力減少一些害處時,我們也可以積極地定義一些更有益的體系,使我們的方式變得更加美好。現在,憑藉透明而翔實的豐富信息,我們擁有了這個世界,為什麼不利用我們的智慧來塑造更美好的明天?我們不應該只是保護地球,而應該重新設計我們的行為來改善地球。這個目標其實已經在我們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在這個技術引導我們升級改造的時代,如果與技術為盟,將會出現更多的機遇

1開發太陽能

非洲大面積的沙漠目前遠未得到充分利用,它們處於日照亮很高的低緯度地區,擁有既充足又免費的光能,其太陽能潛力是歐洲的9倍,每年所提供的能源量相當於1億噸石油,缺乏的只是開發太陽能的技術。此外,非洲還擁有巨大的風力、地熱、水力蘊藏量,不僅能滿足自身的能源需求,還能將剩餘的能源出口。可喜的是,在過去10多年裡,太陽能光電產品的生產量和安裝量每年都增長近50%,而成本還在持續降低。麻省理工學院利用碳納米管收集太陽能,使得太陽能電池板的效率比傳統模式提高了100倍。美國雄心勃勃的「太陽計劃」如何得以實現,可將太陽能發電系統的成本降低到每千瓦時6美分,這個價格足於與燃煤發電抗衡。與此同時,巴西、墨西哥、瑞典和美國的部分地區,陸上風力發電也已經達到市電平價水平了。

2 新一代生物燃料

我們知道,老一代的生物燃料主要是依靠生產玉米製成酒精,那對人類來說簡直就是一場災難,因為這些燃料會引發很多環境問題,並且需要耗費掉數以百萬英畝計的良田生產的玉米,從而不可避免地推動糧食價格的上漲。而埃克森美孚國際公司所研發的新一代生物燃料並不依賴於糧食作物,而是讓藻類生物生成生物燃料。根據美國能源部的資料,在每英畝土地上,藻類所能生產出來的能源比傳統的生物燃料要多出 30倍。之所以要利用海水,是因為不想與農業生產者爭奪土地或淡水資源。更有甚者,研發中的技術還可讓藻類細胞分泌脂類物質,使藻類變成了一種類似於微型工廠的植物。據估計,一個 5 平方千米的藻類農場所生產的燃料就足夠大約 24000 輛汽車跑上整整一年!美國太陽計劃也正在設計比植物光合作用高10倍以上的人工光合作用,直接將陽光、水和二氧化碳轉化成可儲存,可轉運的燃料,幾乎可以完全取代化石燃料。

3 高容量蓄電池科技

誠然,自然界是從來不缺能源的,只是無法被人類方便控制。我們之所以如此依賴碳氫化合物,是因為它們不僅能量密度高,而且易於儲存。太陽能只在陽光照射時存在,如果建設一個全球性的能源網路,把在地球上處於白天的這一面收集起來的能源輸送到地球上處於黑夜的另一面去,不是一件很美妙的事兒嗎?但大多數人對這種能量的「空間轉移」沒有太多熱情,他們還是寄希望於「時間轉移」的能量儲存技術,也就是高容量蓄電池技術。阿奎昂能源公司(Aquion Energy)生產的電池不依賴於鋰這種非常稀缺且有毒的元素,而是直接利用鈉離子和水,這兩種物質是由地球上儲量最非常豐富的元素組成,同時又足夠安全。

4 能源互聯網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擁有智能電網的能源網也隨之出現,這將允許眾多的生產者和消費者通過本地或廣闊區域的網路進行能源交易。在這個網路中,任何人都可以輕而易舉地輸入能源或取走能源,就像今天的電腦、電話、數據機可以隨時接人網路或從網路中斷開一樣。自此,太陽能發電技術和風能發電技術將迅速完成整合,從而使商業建築和住宅物業的業主能夠利用自己發的電來滿足自己的大部分用電需求,而以電網供應的電力作為補充。這樣的智能電網,由大量彼此聯網的分散式發電系統、無數分配了 IP 地址的智能家電,再加上無處不在的分散式能源存儲系統組成,從而使「完美能源」成為現實。

總之,與其看到一個極限的世界,提出商業角度的問題——如何用儘可能少的付出得到更多的收益,不如面向共建世界富足轉變我們的思維,就是要提出一個完全不同的問題:我們對於想得到的這一切究竟能付出什麼?雖然我們只能根據現在設計未來,但未來的文明不是憑空產生的,在新文明的建設中,傳統是巨大的參照,也是巨大的資源。人類需要從傳統中汲取與自然相處的智慧,擁抱即將到來的技術革命。一些司空見慣的事物可能會重新被發明,這不僅是為了維持地球上的生命,而且還要讓它不斷茁壯成長。我們的目標簡單而積極的:一個令人賞心悅目的多樣化、安全、健康而公正的世界,有清潔的空氣、土壤、水和能源,而這些我們都能經濟、公平、生態和優雅地享受。

該文部分內容被整理後,發表於2017年7月號的《科學畫報》中,發表題目為「如何應對全球變暖」(下載

14-15.pdf)。

參考資料

[1] 尤瓦爾·赫拉利, 2014。人類簡史,中信出版社。林俊宏翻譯。

[2] Peter H. Diamandis, Steven Kotler, 2016. The future is better than you think. (《富足:改變人類未來的4大力量》,賈擁民譯,浙江人民出版社)

[3] Earth Optimism Summit. (https://earthoptimism.si.edu/)

[4] Carbon is not the enemy. Nature 539, 349–351 (17 November 2016) doi:10.1038/539349a


不生孩子,降低人口,減少悲劇

城市少點玻璃幕牆是真的


空調其實加速了整體溫度升高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