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暉兄

https://www.zhihu.com/video/1046688323632005120

最近的節目主要聚焦在零售企業 IT相關內容,今天是這一系列內容的最後一期。今天我想給大家分享的是,對於零售企業而言,如何正確科學地選擇合適的軟體供應商。


選型步驟

這裡按照選型的步驟來看。

第一步:明確你想要什麼。很多企業的信息化選型,第一步往往沒做好,不清楚上系統的原因,上何種系統,達到什麼目標,需用多少時間。這類問題須在選型前明確化,因為企業在選型的過程中可能會因為乙方帶偏而轉移目標,此類案例在行業里數不勝數。

我們最應該把持的方法即是:站在未來看現在。首先需明確未來發展規劃,如3到5年後,企業的發展規模和經營狀態如何,由此確定現階段需建設的系統類別。

第二步:框定若干供應商進行海選。一般需初選3~5個供應商,具體選擇時可網上收集資料,或諮詢業內對標品牌所使用的軟體,從公司層面來篩選。這裡有2類供應商建議大家規避下。

其一是外資供應商,外資公司的研發基地駐紮於國外,往往對國內市場了解不夠深入,不建議選擇,當然國外的比較成熟的應用除外。

其二是初創公司,很多互聯網公司的員工都獨立門戶自主創業,企業在接觸這類供應商時往往容易被對方較好的口才和表達能力所誤導。純互聯網創業的公司,也不建議選擇。

第三步:根據初選的供應商進行初步接觸。主要了解對方團隊構成、發展規模、企業文化、跟自身需求的匹配程度及大致的雙方意願等。

第四步:方案演示。這步非常重要,當然也需給廠家一定準備時間。一般進入方案演示的廠家不超過3家。

我曾參加過一家巨型企業的招標會,他們共選10家國內外廠家進行方案講解,每家1天時間,共持續了2周。此類馬拉松式的選項過程,甲乙雙方參與人員都很疲憊,到最後甚至大家都會忘記每家的特色和特點。

其實,經過初步接觸後進入方案演示的供應商,正常情況下都偏差不大,沒必要複雜化。方案講解過程中,很多甲方經常會進入的誤區是,演示太過具體,每個部門、每個業務人員的操作界面都要仔細地進行演示。其實側面也說明甲方IT部門所處地位,不能獨立做主,希望業務部門人員來決定。

信息化最終的受益者或最大的用戶,其實是企業老闆。若讓每位操作人員都來參與,都來決策,說明第一步沒有做好,自身需求還未明確化。

做完方案的演示,有些選項就已經可以做決策了。對於一些較大較重要的系統,還有以下幾個步驟:

第五步:參觀典型客戶和考察服務商現場。

演示時,每家供應商都會將最好的一面展示出來。但眼見為實,我們需提前了解該供應商的典型用戶,直接聽用戶闡述產品使用情況、服務情況、問題等。此後,再實地考察供應商現場,了解對方實際業務現狀等信息。

第六步:商務談判。到此步一般只剩下2家供應商,商務談判其實談得不僅僅涉及價格,還有交付條件、項目周期、後續服務等。


結 語

總體而言,軟體的選型過程較複雜,一般會持續數月乃至半年時間。過程中,有2項原則需要掌握:

1、明確項目邊界。軟體供應商,特別是核心軟體的供應商,往往都超越了甲乙方的單純合作關係,而是共同成長的夥伴關係。千萬別將自身設想、想像轉換成需求,無止境強加於合作夥伴。大多軟體項目的失敗都是因為沒有明確項目邊界,事情越做越多,越做越複雜,最後沒法收拾,不了了之。

2、文檔化。不僅是需求文檔化,任何一方的承諾都需文檔化。往往在銷售或演示環節,軟體公司全盤答應,最後無法實現。將合作細節都文檔化作為合同附件。

本期總結:

軟體系統的選型一般包括6個步驟:

1、明確你想要什麼

2、海選3-5家

3、初步接觸

4、2-3家進行方案演示

5、典型客戶參觀

6、商務談判

選型的過程我們需要把握2個原則:明確項目邊界和文檔化。

閱讀推薦:

築夢美學李大欣:巨頭資本蜂擁而入,我國家居市場容量到底有多大?

觀潮網創始人Bedi:買手店遠比大家想像中活得好

獨家| 專訪《不可消失的門店》作者David Bell:一批砍掉中間商的消費品公司,正在美國悄然壯大

更多渠道了解我們: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