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領導。遵義會議期間,毛澤東親手創建,此時代號為「紅星第三大隊」的紅軍通信學校師生們在哪裡?他們為會議作了哪些工作?

掩護遵義會議召開 傳達遵義會議精神

毛澤東出席在遵義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通稱遵義會議)。在會上就長徵以來各種爭論問題,主要是最緊迫的軍事路線問題,作長篇發言。會議主要根據毛澤東發言的內容,委託張聞天起草《中央關於反對敵人五次「圍剿」的總結的決議》,於二月八日經政治局會議通過後印發。會議增選毛澤東為政治局常委。會後中央常委分工,毛澤東為周恩來在軍事指揮上的幫助者。遵義會議結束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在中共中央的統治,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領導。

——《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上卷),1935年01月15—17日

遵義新城古式巷,又名穆家廟,裡面有一座坐南朝北,一樓一底的磚木結構建築,它原來是原黔軍少將旅長易少荃的私人官邸。1月7日,紅一軍團第二師襲佔遵義城後,這裡被紅軍徵用。

1935年1月9日這一天,隨軍委縱隊進駐遵義的毛澤東、張聞天、王稼祥三位紅軍高級幹部,即將在此居住長達10天時間。這裡也是毛澤東在長征途中滯留較長的地點之一。

與毛澤東等一起進駐遵義城的,還有代號為「紅星第三大隊」的紅軍通信學校的師生們。他們此時隸屬於紅軍通信團,這個團的團長由王諍兼任,政委由伍雲甫兼任。在遵義期間,這支隊伍開展了一系列緊張而忙碌的工作,隱蔽紅軍真實行動意圖,掩護遵義會議順利召開。

首先是制定了新的通信聯絡辦法。1月7日晚23時,王諍等以朱德總司令名義下達通信聯絡辦法,要求多用有線電、少用無線電,「各師電臺應即停止工作,但各軍團電臺須與軍委保持經常聯絡。」隨即,通校有線電學員架設了「軍委司令部與各師司令部有線電話」實施聯絡,儘可能地利用敵人遺棄的電話線路實施通信。

其次是檢查、總結、交流長徵以來通信聯絡的經驗教訓,部署爾後任務。《伍雲甫長徵日記》記載:

「由龍坪至遵義。」——1月9日 陰

「駐遵義。參加軍委部長會議。」——1月10日 陰

「喻述祥去桐梓收集材料。」——1月11日 陰

「召集嶽(夏)、劉(寅)、石(痕)及電話隊羅、李等分別檢閱工作;召集本局炊事員、運輸員及通訊員、特務員分別開會,討論整頓工作,李光壽調三科。發二十分隊洋油六瓶。」——1月12日 陰

「發四分隊洋油十瓶。戴池彎去桐梓。王(諍)與首長商議通訊工作。」——1月13日 陰、微雨

「開前方電臺幹部會議;到一、五、六、二十九、九、二十三、二十、二十二、三、四等分隊。是日敵機一架,在空中偵察。」——1月15日 陰

「發四分隊滑、汽油各一滿桶及充電導線一付;發三分隊導線(充電用)一付,零件等。」——1月16日 陰

「從無線電營發三分隊汽、滑油各一桶。」——1月17日

「開局長會議。運輸隊合併於學校,清理材料,二十三分隊報告丟失天線桿一根。」——1月18日 陰

「四時半由遵義經十字鋪、高坪、大橋,十二時半到達泗渡(亦稱四都)宿營。」——1月19日 晴

而在《王諍傳》中更為詳細地記錄了1月15日這次會議的主要內容:「總結交流長徵以來通信聯絡的經驗教訓;確保通信聯絡暢通無阻;注意電臺和器材的安全;加強政治思想工作。」

就在王諍、伍雲甫組織召開前方電臺幹部會議的同一個陰天,「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的遵義會議,正在遵義老城子尹路一座中西合璧的兩層樓房中悄悄地召開著。

最後是組織軍委總臺用無線電把遵義會議精神迅速傳遍全軍。長征途中,為瞭解決無線電24小時都能做到隨時應答的難題,軍委總部電臺使用的是王諍發明的交替工作方式,即隨總部行動的一、六兩個無線電分隊交替前進,確保始終有一個處於工作狀態。

遵義會議結束後,向紅軍各部傳遞遵義會議精神的重任,就落在了這兩個電臺身上。當時,無線電1分隊的隊長是嶽夏(羅若遐),6分隊的隊長是劉寅,兩個分隊的隊員基本都是通校師生,包括袁以輝、龔興貴、田保洪、吳希聖等。他們以「急電」的方式,在電臺上夜以繼日地工作,火速將會議決議發往各地紅軍,使遵義會議精神傳遍全軍,對鼓舞部隊士氣起了重要作用。

袁以輝曾回憶說:「我們1分隊駐在遵義老城軍閥王家烈部的一個旅長的家裡,離遵義會議的會址只有百多米遠。軍委注有急電的電文送到我們1分隊,尤靜軒等立即把它發送到各軍團和各革命根據地去。那幾天工作特別緊張,連敵機轟炸掃射都顧不得隱蔽關機,我們光榮地完成了用無線電傳達遵義會議精神的任務。」

從《伍雲甫長徵日記》中還能讀到一個小小的細節:1935年1月9日毛澤東進遵義城的時候是一個陰天,而參加完遵義會議離開遵義城的這一天,也就是1月19日,黔北冬日陰雨連綿的天空此刻已經放晴!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