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溫鐵軍,1951年出生,著名「三農」問題專家,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本文是2017年11月20日重慶演講整理而成。本文部分摘錄)

資本化農業在世界上都被認為具有多重負外部性,主要有三:一是過剩,二是污染,三是破壞鄉土社會穩定。農業過剩數據是原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李里特教授講的,全世界百分之八十的塑料大棚扣在中國,靠大搞設施農業以超采地下水、地表鹽鹼化為代價,生產了全球67%的蔬菜,人均蔬菜產量500多公斤,遠遠超過《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14—2020年)》中規定的140公斤。大量的過剩演變為大量城市垃圾無處填埋。中國水產養殖量佔全球總量的61.7%,全球49-51%的豬肉,另外還養著一百多億雞鴨等禽類,可見中國養殖業也是世界最大規模。主要農產品只有糧食一項產量佔世界的比重與人口比重是一致的,其它的都是過剩的。但由於最大規模養殖業需要大量耗糧,就有糧食12年增產還得進口,決策者據此認為農業沒有過剩,但這種認識並不科學。

目前,我們農業經濟學的教科書基本是西方的,多以美國學者舒爾茨的資本主義條件下的理性小農假說為立論基礎。顯然,這種至今未在發展中國家被驗證過的假說,無法有效解釋世界的農業形勢到底如何。根據我們的研究,應該將世界上的農業經營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前殖民地國家的大農場農業,即典型的「盎格魯-撒克遜模式(因擴張到北美也稱為「盎格魯-美利堅模式」,還因這個擴張過程過於殘暴而被稱為「野蠻資本主義」)」。現在很多人缺乏基本的時空概念,主張中國的農業現代化要走美國大農場的道路。但是,大農場農業是因為美洲和澳洲被徹底殖民化,造成資源規模化的客觀條件而形成的,主要包括加拿大、美國、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而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原住民人口大國,亞洲是世界最大的原住民大陸,不具備搞大農場的客觀條件。東亞的工業化國家,如日本、韓國都是單一民族的原住民國家,也都沒有大農場。日本現在要加入TPP,最大的難題就是農業,一旦加入,面對著大農場低價格的農產品競爭,本國農業則必垮無疑。東亞的原住民社會不可能與殖民地條件下的大農場農業進行直接競爭,因此,今天我們講全球化競爭,但農業是不能加入全球競爭的,除非另闢蹊徑。

第二類是前殖民主義宗主國的中小農場模式,即以歐盟為代表的「萊茵模式」。因為大量地向外溢出人口,在殖民化之後造成人地關係相對寬鬆,雖然形成中小農場,但也同樣沒有跟殖民化大陸的大農場進行競爭的條件。只要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歐盟國家的農產品就普遍沒有競爭力,農民收入就下降,農業自然也維持不下去。因此,歐洲對農業保護的要求非常強烈,設置了很多非貿易壁壘,綠色主義和綠黨政治也在歐洲興起。

第三類是以未被殖民化的原住民為主的小農經濟,即「東亞模式」。東亞小農模式因人地關係高度緊張,因此唯有在國家戰略目標之下的政府介入甚至干預,通過對農村人口全覆蓋的普惠制的綜合性合作社體系來實現社會資源資本化,才能維持「三農」的穩定。

但是,中國本來是東亞原住民國家,又不實行「東亞模式」,而試圖效仿殖民化的美澳大農場模式,但在原住民的小農經濟資源環境有限的客觀條件下,不可能去跟殖民地條件下的大農場競爭。如果不把這個問題搞清楚,在農業政策領域以及企業戰略上就會犯根本錯誤。

世界萬年農業文明史上,農業從來不是「產業」而是人類與自然界有機結合的生存文化。因殖民化產生的「盎格魯-薩克遜模式」,只有在殖民化和奴隸制的條件下,才能將農業作為「第一產業」,而且這種農業1.0版只是作為現代化的基本形態,其實質主要還是通過土地規模化獲取更多絕對地租,藉以形成剩餘價值,為工業化提供原始積累。由此,儘管美國的農業佔GDP的比重不足2%,卻因其糧食產量足以影響全球糧食價格而在21世紀金融資本虛擬擴張階段引申出另一個「農業1.0+農業3.0」的路徑:立足於殖民化大農場,就有了「農業金融化」的方向,糧食期貨市場的大幅度波動,就是金融化的一個現象。很多農業企業關注的ABCD四大跨國農業公司(美國ADM、美國邦吉Bunge、美國嘉吉Cargill、法國路易達孚LouisDreyfus),它們的優勢就在於直接獲取最廉價的資金,立足於一產化的大農業直接進入金融化,即與一產化大農業緊密結合的金融化。這四大公司的收益,並不來源於大規模農業,而是來源於在資本市場上產生的投機性收益。而且,從1980年代新自由主義問世以來,歷經20年的戰略調整,美國農業跨國企業的收益早就不再以農業為主了,而是以金融投資收益為主。

農業4.0版是我們在新世紀第二個十年提出的,現定為「社會化生態農業」。傳統社會、特別是亞洲這種原住民社會,農業從一萬年前開始的時候就是多樣化的原生農業;當代強調可持續發展,也應該是農業3.0+4.0構成有機結合的社會化生態農業體系。一方面在手段上要藉助互聯網+,另一方面在理念上要更強調社會化的、城鄉合作互動的、生態化的農業。當然,「市民下鄉,農業進城」越普遍,農業體現出中央倡導的生態文明戰略的內容就越多,這是下一步農業3.0版和農業4.0版要考慮的問題。

農業4.0版確實需要與「互聯網+」密切結合,使用互聯網+本地化的題材、景觀、本地化的標誌、休閑旅遊等,更大程度是要藉助城鄉融合的新趨勢,利用互聯網內在體現的各階層公平參與,實現市民與農民都能夠廣泛參與的「社會化生態農業」,而社會化生態農業本身又是中華文明傳承之載體。這當然是個挑戰,中國只有下功夫清理在百年激進現代化之中已經形成的各種阻礙,才能有應對挑戰的自覺性。

---------------------------------------------------------------------

溫教授演講的內容之後一段值得思考,一味靠農業不會增加農民收入,如何利用景觀,旅遊休閑,帶動城市與農村發展?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