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出自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17-2021年中國醇基燃料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想要了解更多詳情,請關注公衆號“中研網”,此外中研普華還將提供更多各大行業的可研報告、市場調研、產業園規劃、商業計劃書等專業資料。

好消息:關注公衆號“中研網”,回覆“免費報告”,即可獲取一份免費報告,速速來取!

醇基燃料作爲新型替代能源,近年來的產能怎麼樣?

醇基燃料就是以醇類(如甲醇、乙醇、丁醇等)物質爲主體配置的燃料。它是以液體或者固體形式存在的。它也是一種生物質能,和核能、太陽能、風力能、水力能一樣,是各國政府目前大力推廣的環保潔淨能源;面對石化能源的枯竭,醇基燃料是最有潛力的新型替代能源。

醇基燃料一般性的定義是以醇類(甲醇、乙醇等)爲主要原料,按特定工藝配方,經化學勾兌合成的一種液體燃料。儘管目前各地對醇基燃料有不同的稱呼,如醇油、生物醇油、碳氫油、醇基液化氣、高效複合燃氣、納米醇基燃料等等,但究其本質均屬於醇基燃料。我國醇基燃料的研究始於20世紀80年代,當時受國際油價波動的影響,國內許多企業紛紛開展替代能源的研發工作。甲醇以其成本低廉、易於儲運等特點,很快顯現良好的發展前景。多家企業陸續生產出以甲醇爲基本原料、配方不同的醇基燃料,並相繼在各地推廣使用。

醇基燃料被譽爲最具發展潛力的新型替代能源,備受我國各大企業的青睞。目前甲醇燃料電池已經在基站電源、工業叉車、電—電混合商用車等領域展開應用。近年來,中國醇基燃料行業發展勢頭良好,2015年,我國醇基燃料行業產量約1078萬噸,其中甲醇汽油產量約820萬噸,乙醇汽油產量約230萬噸,2016年,我國醇基燃料行業產量約1169萬噸。截至2016年12月底,中國甲醇企業有效產能在7638.5萬噸,年增幅9.5%;雖然高於去年的增幅,然而我們仍認爲這幾年還會是甲醇產能增速放緩的幾年。“十三五”末,我國甲醇產能預計達9868萬噸。開始步入甲醇經濟時代的中國,隨着甲醇產能的快速增長,未來或面臨甲醇產能過剩的風險。如何調整結構、拓展應用新領域,醇基燃料或許能成爲其消納方向。

一、醇基燃料行業上游發展現狀

醇基燃料的主要原料粗甲醇,最近十年,全球甲醇產能不斷增加,2005年只有4495萬噸,2015年達到12211萬噸,年均增速爲10%。此外,2015年全球甲醇產量達到8049萬噸,而開工率僅有66%。

2016年伴隨着商品市場的大幅波動,我國甲醇行業也正進一步處於轉型升級調整過程。今年我國甲醇失效產能62.5萬噸,長期停車裝置三百萬噸,這些數據體現出目前我國仍在進一步出清過剩產能、淘汰落後產能。回顧中國甲醇行業的發展歷程,我們普遍認爲中國甲醇產能近幾年處於相對過剩狀態,然而隨着煤(經甲醇)制烯烴項目的快速發展,部分區域的供需則正發生着變化,有人士認爲眼下的中國甲醇市場處於緊平衡狀態,而有的市場也正由外銷型市場轉變爲輸入型市場。

醇基燃料作爲新型替代能源,近年來的產能怎麼樣?

圖表:2016年中國甲醇部分失效產能列表

數據來源:金聯創,中研普華

截至2016年12月底,中國甲醇企業有效產能在7638.5萬噸,年增幅9.5%;雖然高於去年的增幅,然而我們仍認爲這幾年還會是甲醇產能增速放緩的幾年,因爲如果剔除烯烴配套甲醇產能,2016年我國新增甲醇產能仍然控制在3個百分點以內。2016年我國煤制烯烴配套甲醇裝置涉及甲醇產能1802萬噸,佔我國甲醇總產能的24%。隨着烯烴行業的快速發展,我國甲醇大型企業個數呈現增加趨勢,百萬噸以上規模裝置有所增加,整個甲醇行業呈集團化發展;而且國有大型企業近幾年逐漸佈局到甲醇行業中,只是從產能統計方面看,目前我國國有企業甲醇產能與民營企業甲醇產能基本相當。

目前我國甲醇生產企業仍主要分佈在具有資源優勢(2075.514, 11.07, 0.54%)的西部地區,而且西北今年新增甲醇630萬噸(部分爲烯烴配套使用),除此以外,山東、華北等地仍陸續有新建項目投產。只是,今年環保嚴查、供應側改革等因素影響,我國甲醇企業整體開工今年增幅有限。

醇基燃料作爲新型替代能源,近年來的產能怎麼樣?

圖表:2010-2016年我國甲醇產能分析(單位:萬噸)

備註:此處產量數值爲各月產量累加值,數據來源:統計局/金聯創(金銀島資訊)/中研普華

2016年中國甲醇已投產的新/擴建甲醇裝置中部分煤制烯烴項目配套甲醇產能多較大,其餘單套項目產能多在50萬噸/年或以下的裝置。其中烯烴配套甲醇裝置涉及產能達560萬噸,涉及企業有:中天合創、神華新疆、神華寧煤及青海鹽湖鉀肥;單套項目中,僅新疆新業年產能在50萬噸,年產能在20-30萬噸區間的生產企業有3家,涉及企業有:山西孝義鵬飛、西北能源及山東陽煤;年產能在10-15萬噸企業有3家,涉及總產能在45萬噸。

二、醇基燃料行業上游發展趨勢

2017年中國甲醇行業將繼續新增460萬噸的甲醇產能,屆時中國甲醇年生產能力將達到8000多萬噸。在此些新建項目中,西北地區約210萬噸,所佔比例大45.65%;山東地區230萬噸,所佔比例50%;華東地區20萬噸,所佔比例4.35%。詳細列表如下所示:

政策方面,十三五期間整個中國甲醇行業還是會嚴格准入條件,遏制盲目的新上項目,會淘汰能耗比較高、污染比較大的落後的產能。未來幾年資源環境約束對行業影響日益嚴峻,國家爲促進安全、清潔、高效、低碳發展,出臺了多項針對資源環境保護的政策措施,面對主動控制碳排放、加強高耗能行業能耗管控、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以及強化約束性指標管理等要求,甲醇行業發展也面臨一定壓力。2017年仍是行業升級調整的一年,環保、供應側改革、新建項目規劃、原料價格變動等均會對甲醇產生影響……

醇基燃料作爲新型替代能源,近年來的產能怎麼樣?

圖表:2017年中國甲醇生產企業新/擴建裝置統計

數據來源:金聯創(金銀島資訊),中研普華

三、醇基燃料行業下游發展現狀

2015年,我國實際甲醇需求量約在4475萬噸左右,較2014年增長12%左右,但增速放緩。其中,甲醇制烯烴/芳烴已成長爲中國甲醇第一大下游,年內消耗甲醇約1600萬噸左右,約佔年內甲醇消耗的39%左右,甲醇燃料年內消耗甲醇約650萬噸左右,約佔甲醇消耗的15%,以上兩項需求的年增長率均在18%以上。而傳統下游中甲醛、醋酸、二甲醚、MTBE、DMF等需求呈現萎縮態勢,年增長率在7%-20%範圍內不同幅度下滑。

四、醇基燃料行業下游發展趨勢

據瞭解,“十三五”末,我國甲醇產能預計達9868萬噸。開始步入甲醇經濟時代的中國,隨着甲醇產能的快速增長,未來或面臨甲醇產能過剩的風險。如何調整結構、拓展應用新領域?醇基燃料或許能成爲其消納方向。

甲醇燃料電池有望在明年迎來產業發展拐點

目前甲醇燃料電池已經在基站電源、工業叉車、電—電混合商用車等領域展開應用。根據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四部委在2015年發佈的《關於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的要求,雖然對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補助標準實施退坡機制,2017~2018年補助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20%,2019~2020年補助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40%,但是燃料電池汽車補貼不退坡。另外醇基燃料被譽爲最具發展潛力的新型替代能源,備受我國各大企業的青睞。

文章內容出自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17-2021年中國醇基燃料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想要了解更多詳情,請關注公衆號“中研網”,此外中研普華還將提供更多各大行業的可研報告、市場調研、產業園規劃、商業計劃書等專業資料。

好消息:關注公衆號“中研網”,回覆“免費報告”,即可獲取一份免費報告,速速來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