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报》第145期 美术新闻

  本期话题

  培根铸魂,重寻美术的灵魂价值

   本期策划 颜培大

  【编者按】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月4日下午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发表重要 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不可否认,自艺术市场化以来,文艺在 很大程度上成为市场的附庸,成为盈利的工具和谋利的手段。有不少艺术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谈到,当代的艺术创作中,灵魂的缺失是个严重问题,是艺 术创作有“高原”缺“高峰”的症结所在,是艺术创作精神贫瘠、理想滑坡、情感麻木的根本原因。因此,不少美术界的学者和艺术家也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 灵魂价值的强调是对广大文艺工作者及时的提醒和警示。为此,本期时评特邀请美术界的学者、艺术家围绕“培根铸魂,重寻美术的灵魂价值”这一主题展开 讨论,以期在精神价值、灵魂价值上重新找到文艺的定位。

  本期导读

  关注艺术灵魂 是艺术的新生

  邵亮

  呵护一棵树的丰富

  张渝

  艺术作品的“灵魂”追问 从艺术市场的规范谈起

  李颖

  那些“灵魂已售”的艺术家

  邢千里

  在今天,探讨艺术家及其作品的灵魂价值,是一个颇为尴尬的话题。网络化的时代,权威性早已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一呼百应,“灵魂价值”的讨论,也很容易陷入虚张声势、空有皮囊的自我掩饰,反而有被无限拔高的空洞。 况且,价值一说,见仁见智,难有统一的标准, 艺术界现状如何,其实无需多说,明眼人都能看到其中的乱象。若只是一味就现象展开批评,说得多了,多少有些居高临下的傲慢与矫情,仿佛只是虚浮的、飘于云端的声响,划过长空,也消失于虚空,对地面上的世俗生活却没多大影响。

  大概正是因为艺术家的劳动结晶属于精神产品,世人先验地给予了艺术家以灵魂导师的身份。当我们拿着这自带光环的身份认定,去审视艺术长河中的艺术大家们,会发现艺术作品、 艺术经历与艺术家自身是和谐共生的三位一体,虽不能说毫无自相矛盾之处,却是大都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但是,一旦将观照的焦点转向正在发生的艺术现象时,艺术家及其作品是否能承担得起精神与灵魂的价值问题,就因为现实需求的纠缠而游离与模糊起来。作为还在创作进程中的艺术家,有着现世的生存与发展之需,也有着与普通人相似的对金钱、财富与地位的渴望与追求,世人眼中阳春白雪的灵魂缔造者也就跌落凡间,成为凡夫俗子、下里巴人,一样要为柴米油盐、养家糊口而忙碌。而探讨美术作品的灵魂价值,却也经常将话题延伸到艺术品的市场价值与价格,这似乎也成为今天艺术市场化对艺术创作与艺术精神层面所引发的诸多问题中,所必然纠结的一个核心要点。是什么让 艺术变了味,不再是灵魂的皈依。原因很多,如果只是单一地要将今天文艺领域的诸多弊病抛 给市场,肯定是不理性的,但艺术的市场化确实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缘故。今天美术界的创作乏力、灵魂缺失,艺术家行止傲慢、浮躁、唯利是图,艺术市场的不规范与暗箱操作是负有很大责任的。

  本来,艺术家通过售卖自己的作品,换取生存与发展的物质所需,也收获理所应得的名誉与地位,这并不应是被非议的事情,但真实现状的复杂却远非如此。美术创作的灵魂缺失与艺术市场的乱象丛生、盘结滋生互为因果, 已很难梳理得清楚究竟哪一个才是解开这一团乱麻的线头。艺术市场要寻找卖点,要制造爆款,要造神,于是艺术界漫天飞舞着被端上神坛的以及梦想着成为神明的“大师”,那些天马行空的情感与灵魂的价值输出,最终的落脚点却成为卑微的、让作品卖个好价钱的世俗诉求。

  如果说灵魂价值是一个太悬浮的话题, 那么,与灵魂追问同样悬浮的,是艺术品的价格。注意是价格而不是价值。艺术价值是不好量化的,而价格却是有市场规律的。活跃在当 今艺术创作领域的艺术家们大都出售作品, 但作品的价格也大都心照不宣地成为行业秘 密。艺术网站上挂着艺术家们的作品、艺术简历,洋洋洒洒,公开公正,而价格一栏,多半 只是神秘莫测的“议价”二字。而每每公开的艺术品价格,都是拍卖价。这拍卖行公布的画价,与艺术家出售的作品价格之间相差有多大?相信但凡关注过艺术市场的人士心中都 是明白的,却也都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最近卷入抄袭丑闻的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叶永青, 在公开信中辩解自己并没有靠“窃取画作”成为亿万富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并非假话, 只是回避了被热议的抄袭问题,偷将话题转换到了商业数字上。因为对方能搜索到的是拍卖行公布的价格,而叶教授所算的账,应是自己作品出手的真实价格吧?只是这真正的成交价究竟几何,大概又是不方便吐露的了。 若要说叶教授没有从这天价的拍卖价中获得 自己作品售价的持续上涨的诸多好处,那也是绝不可能的事。随着抄袭事件曝光出的各种刨根究底的视频中,有一段叶教授谈及自己作品的藏家们向他下跪他也“受得起”,因为他让他们都赚了大钱的片段,倒是活脱脱暴露出一个艺术工作者灵魂的缺失与因艺术品市场价格的坚挺所带来的傲慢、膨胀与无知,这也可看做是市场名利的诱惑下,被掏空了艺术灵魂的明证了。

  当艺术品被看作是与股票、期货相当的升值产品,当艺术品的藏家们都只是奔着艺术品的升值空间而入场的时候,当艺术家的宣传与运作成为围绕市场行为而展开的商业炒作,哪里还有人关注艺术的“灵魂价值”?作为作品的创作者,尊重市场规律,公开润格,让艺术品价格进入一个可控性的范围之内,则是艺术市场规范化的首要问题,也是目前可操作的议题。反观历史,无论是扬州画派、海上画派,还是民国诸家,都有明码实价的鬻画之价,童叟无欺。当代的西方艺术家,画廊里的艺术品售价也是公开透明的,并非什么不能说的秘密。为何到了市场化已经如此充分的当今中国,反倒成了看不穿点不破、秘而不宣的黑洞了呢?

  或许,当艺术品的价格不再是捉摸不透的江湖传言,艺术家堂堂正正靠着自己的劳动所得拿着理所当然的劳动报酬,享受着这份工作所带来的名誉、地位与财富的时候,那份本就不属于活着的人的圣者光环才能散去。将造神封帅的工作留给后人,也让艺术家恢复到脚踏实地的人的身份,艺术作品也才能有可以品味的、作为人的精神产品的灵魂价值的现实意味的可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