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正聲明:本文素材來自《近代史》一書,反對轉載,拒絕僞史,保證沒有任何政治聯想!

  我國的寶貝可以說那是世界都在覬覦的,特別是古代的,世界上不知道有多少國家都有我國的文物,在他們的博物館中陳列着我國的寶貝。這些國寶的出世,可以說件件幾乎都是有故事的,用傳奇來形容也不爲過。

  每當一個地方出現文物以後,就會引起不小的轟動,也會引來許多人去挖掘。而今天說的這件文物,稱得上是國之重寶,它就是“後母戊鼎”。在七零後以前的人學習的課本中,多稱其爲“司母戊鼎”,後將其改了名,因爲在其內部看到刻着“後母戊”三字,所以現在的名字更貼切。

  這個文物的發現過程還是非常有戲劇性的,時間已經到了清朝的末年民國的初年了,當時安陽人聽說在那裏挖出了甲骨文,這一下子不得了了,人們農活也不幹了,幹一輩子農活,可能也就是混個溫飽,如果能挖出來寶貝的話,這一輩子肯定是不愁喫喝了。於是安陽地區盜墓人的數量一下子多了很多,這其中就有一個叫吳殺增的人。

  吳希增的尋寶其實也沒有什麼目的性,這個人的文化也不高,就是像別人一樣,拿着把洛陽鏟也就是一種尋找墓穴的專用工具,在山上到處轉,覺得哪裏有希望,就把鏟子下到哪,這樣轉了一上午累的夠嗆也沒找到什麼東西。於是他就想着歇一歇,抽袋煙然後就回家。也是該着他命好,一上午白乾了,他比較氣憤,於是將洛陽鏟使勁的插到土裏面,就蹲着抽菸去了。

  等他歇夠了,煙也抽完了,就想着拔鏟子回家,這一拔讓他看到了希望,有銅鏽,那可是地下有墓的表現。但是挖墓可不是一個小工程,光憑他自己肯定是不行的,他把位置標註好,回去叫人去了,叫了好幾個親戚來幫忙,一起挖。真還讓他們挖出來個大傢伙,那就是“後母戊鼎”,他們不認識就給起了個俗名叫大爐子。

  他們口中的這個大爐子太大了,往回運的過程中,還是走漏了消息,雖說其堂弟吳培文家挺遠,他也囑咐了大家,不要往出說,但是還是讓日本人得了消息,就想着來搶,好在他們提前做了預防,買了個假的充數,將日本人給糊弄過去了。打這個大爐子主意的不只是日本人,許多文物販子得到消息以後,也找到了他堂弟,想着要買,而且給的價位也挺高,在當時20萬大洋真的是不低了,但是吳培文沒有同意。

  在那個年代,一介平民想要保護這個大爐子真的是太難了。當日本人走了以後,他還以爲安全了,就將其挖出來,沒想到又被安陽縣長給搶了,一直在展覽。本來這麼有價值的東西,蔣介石是想運到臺灣去的,但是太大了,實在不方便最後就給留在了大陸。而在吳培文老人逝世的前夕,他還去故宮博館院裏去看並且撫摸了這口大鼎,想必那一刻他的心情是複雜的,相信他也在慶幸當年的決定,讓這個國之重寶留在了國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