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劉邦是個流氓,但是絕對不是地痞無賴。他這個流氓是指他在爲人處事方面有濃厚的市井色彩。不是說它真的就是個街頭小混混,他不讀書不識字。甚至還敢往儒生的帽子裏撒尿,但他從頭到尾都不是一個頭腦簡單的人。

  你先來說說這首詩,這首詩有幾個特點,比如說氣場強大,氣勢磅礴,代入感非常強,只需要讀一句,這首詩的氣勢就完全體現出來了,沒有強大功力的人是寫不出這種氣場強大的似的,除此之外藝術精湛。雖然全文只有三句話,但是手法非常純熟。而且更爲重要的是,這首詩言簡意賅,一點都不拖泥帶水,從古至今也很少有這種三句的詩歌,但劉邦了3句就寫完了,他並沒有強行去寫第4句。

  除此之外思想也非常深刻,這一首詩把秦末漢初的特點,全部都勾勒出來了,當時天下羣雄爭霸。而笑到最後的只有劉邦,他衣錦還鄉,他把這4年楚漢相爭的歷史過程,以及他自己的得意心情表露無遺。而他作爲一個政治家也知道統一也不是結束,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1步。所以他纔會說安得勇士兮守四方。最後一點,就是影響非常巨大,歷史上帝王能寫詩的也不少,寫過很多詩的更不少,而是真正能流傳下來的也沒那麼多,乾隆一生寫了4萬多首詩,沒有一首留下來。

  劉邦爲什麼作爲一個街頭小混混,能寫出這麼好的詩歌呢。其實可能有兩個原因,第1個就是內容非常真實,劉邦的這首詩就是寫實,除了第1句,後面的兩句全部都是大實話,無論是一統天下還是衣錦還鄉,還是擔心諸侯擁兵自重,還是擔心匈奴入侵,沒有一句話是虛的,全是大實話。

  詩歌最重要的就是真實必須要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真實的心情。而是真實的就是感人的,感人的就是能留得下來的,劉邦雖然沒什麼文化,但是他能把自己真實的想法全寫出來。

  在當時劉邦也受到了很多民歌的影響,他雖然沒讀過書,但是他一定唱過民歌,當時的民歌就是流行歌曲,在那個年代也是深入人心的,大家都在唱,在那個時候,民歌就是當時的主要音樂形式,還有一些娛樂行業也會唱歌,而劉邦作爲一個混混級別的人物。經常聽到這種歌也是很正常的。

  再舉個例子,當初韓信在圍困項羽的時候,爲什麼讓人去城中唱楚歌?然後士兵就跑了,說明當時的楚歌深得人心,劉邦也是楚人,難道他還不會寫兩句歌詞嗎?說白了他就是用民歌唱出了自己真實的心聲,所以這首詩也成爲了千古名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