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Pansesus

【問】:

猶太文是從右往左這個排序法?中國古文也是從右往左讀。中國古文分橫排和豎排,橫排時從右往左讀,豎排時從上往下讀。幾種古文明的文字閱讀順序都是從右往左。有沒有大神做過人類古文明文字行文順序的比較研究?

【Pansesus】:

希伯來語和阿拉伯語一樣,自右向左寫。突厥古如尼文是一行向左寫,一行向右寫。

希伯來語

希伯來語是猶太人的民族語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語言之一,它屬於閃含語系閃米特語族的一個分支,沒有母音字母,只有22個輔音字母,其文字從右往左書寫。從20世紀特別是以色列復國以來,「希伯來語」作為口語在猶太人中重新復活

突厥古如尼文《毗伽可汗碑》(片段)

突厥古如尼文:中國北方地區突厥汗國和回鶻汗國使用的語言,外型類似北歐日爾曼人的如尼文(Runes),故稱突厥古如尼文,但是突厥古如尼文≠如尼文

古突厥語

突厥語:使用這個語族的諸民族被稱作突厥語族。一般認為突厥語與回鶻語可以互通,但突厥文記載的突厥語中具有更多的突厥語族回鶻語支早期特徵。由於突厥語、回鶻語、喀拉汗語的近似性,可統稱為突厥-回鶻語

中國古文其實是兩個尺度,一是左右次序,二是橫這些還是豎著寫。豎排也是先從上往下讀,再從右向左讀。

漢、滿、蒙、藏四面刻《敕建護國延壽寺碑記》中漢文一面

【問】:

世界文字,是不是隻有東亞漢字為主的文字(還有韓文、日文)可以豎排行文,其他文字都只能橫排行文?

【Pansesus】:

豎排寫的還有不少。

從右向左豎排寫的有漢字、日語、韓文、早期努比亞象形文字、西夏文、女書,還有菲律賓某生番的文字。菲律賓巴拉望島的幾個部落,文字是豎排,但從下往上讀。

努比亞早期象形文字

努比亞(Nubia)是東北非古代地區名,位於尼羅河上游。象形文字的發明者是努比亞人,後被埃及人借用並加以改進,增加符號的數量,制定不同的體系。

西夏文經咒

西夏文是西夏仿漢字創製的。西夏國主李元昊命人創造西夏文,西夏蕃書「成十二卷」,被元昊尊為《國書》。西夏人上自佛經詔令,下至民間書信,均用西夏文書寫。西夏文也隨西夏滅國而消亡。西夏文的創立雖然字形與漢字相仿,但避免了與漢字的雷同。西夏文屬漢藏語系的羌語支,西夏人的語言已失傳,跟現代的羌語和木雅語關係最密切。

江永女書《寡婦受苦書》

女書,是湖南江永女書專用的漢語方言音節表音文字,故又稱江永女書。江永女書是世界上唯一的女人文字,誕生於宋朝。女書字元只有點、豎、斜、弧四種筆劃,女書作品絕大部分為七言詩體唱本,內容大多反映了女性生活。

從左向右豎排寫的有古埃蘭文、滿文、蒙文、八思巴文、粟特文、古回鶻文。錫伯文也是從左向右豎排,跟滿文類似。

古埃蘭文

埃蘭文是古代伊朗埃蘭文明使用的一種文字。埃蘭最早的文字最早為象形文字。公元前16~前8世紀,埃蘭開始使用兩河流域楔形文字,這一時期的文獻稱為古埃蘭語。第三個時期為公元前6~前4世紀,仍用楔形文字書寫,稱為新埃蘭語。

慄特文

粟特語屬於中期伊朗語的東部方言。粟特人曾對維吾爾及其後人的文化產生過重要作用。維吾爾族人曾經使用過的回鶻文就是在粟特文字母的基礎上創製的。

以古回鶻語寫就的佛教石經

回鶻文,是公元8至15世紀高昌回鶻人轉用粟特文創製的一種文字。回鶻文為全音素文字,有18個輔音字母及5個母音字母。字母在詞頭、詞中、詞末會有不同寫法。回鶻文由上至下拼寫成列,列與列由左至右排。成吉思汗興起後,曾以回鶻字母拼寫蒙古語,成為回鶻式蒙古文,而滿文則借自回鶻式蒙古文字母

漢、滿、蒙、藏四面刻《敕建護國延壽寺碑記》中蒙文一面

13世紀至16世紀末期的蒙古字為回鶻體蒙古文。17世紀時,回鶻式蒙古文發展成為兩支,一支是通行於蒙古族大部分地區的現行蒙古文,一支是隻在衛拉特方言區使用的託忒文

八思巴蒙語詔書

忽必烈時代,由吐蕃人佛教薩迦派領袖八思巴創造了脫胎於藏文的八思巴文字,目的在於用它書寫帝國內一切語言這種努力沒有成功。元朝統治被推翻後,八思巴文字也逐漸消滅。現存的八思巴字蒙古文獻主要是元代的詔令。

外蒙古國1955年錢幣——文字為西里爾字母拼寫的蒙文,即俗稱的「新蒙文」

外蒙古對於蒙古文字做出了改變。1945年,蒙古人民共和國的蒙古人轉用以西里爾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俗稱「新蒙文」

1951年第一套人民幣上的蒙文

新中國之內蒙古自治區則仍採傳統蒙古文。

漢、滿、蒙、藏四面刻《敕建護國延壽寺碑記》中滿文一面

滿文示例

滿文主要借鑒了傳統的回鶻式蒙古文,稱為無圈點滿文,又稱「老滿文」。隨後,達海利改進了滿文,俗稱有圈點滿文。乾隆年間,參照漢文篆書創製了滿文篆字。迄今留下的少數民族文獻中,無論種類還是數量,滿文文獻都首屈一指,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價值和歷史文化價值。

蒙漢滿三合

《蒙滿漢三合》,12冊,以《蒙文匯書》為基礎編寫而成,光緒十七年(1891)年刊行,書名《蒙文總匯》。1913年北京正印書局用石板重印,書名《蒙漢滿三合》。

錫伯文

錫伯文是錫伯語的文字。創造文字之前,錫伯族交流仍然使用的是滿文,用滿文來記錄本。1947年,在滿語基礎上,結合社會和語言發展的新需要,形成了錫伯文。

【問】:

是否可以這樣理解,這些文字都是受中華古象形文字的影響,而演變出來的呢?

【Pansesus】:

努比亞的那個肯定不是,其他幾種應該是受中國影響。從左向右寫的豎排文應該是受古埃蘭語影響。古埃蘭文影響了粟特文。粟特文是回鶻文的基礎,蒙古文又演化自回鶻文,滿文又來自蒙古文。蒙古文現在還有些使用。滿文快死絕咯。

【問】:

越南的漢字呢?越南的漢字,現在在美國還有。

最神奇的是希伯來文,在以色列建立後,大家都又開始用了。本來以為這個語言經過 2000 年,失傳了……但是在特拉維夫,英語也是通行的。

【Pansesus】:

越南的字也是漢字順序,豎排,從右向左。希伯來語是後來有語言學者有意力推才重新活過來的。

越南舊錢幣

東亞的儒家文化圈輻射較廣,漢語元素在諸多國家和民族的語言、文字中都曾體現出來,例如越南的舊錢幣。後來隨著語言的民族化改革,這一現象逐漸地成為了過去。

上期回顧:《傳說中的水逆 原來一直沒有離開過歐洲》

下期預告:《古力娜扎家鄉發現的逼格升級神器 吐火羅語》

(責任編輯:夏冬)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