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了两天的闲暇时间看完了这部时长四个小时的电影,与其说是电影,我觉得称之为纪录片都不为过。在艺术手法的渲染下,一个接近真实的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的一生第一次为我所知。因其时代背景性,我对溥仪的一生不谈对错得失,不谈成功失败,只谈感受。

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两次在溥仪面前关上的大门,第一次,他的额娘去世了,他平淡的说了句「我母亲死了吧」,推著自行车,在朱红威严的大门前,属于他的皇宫的大门前,被侍卫拦住了,他内心在无声的呐喊,但他深知自己无能为力,被当时的社会环境无情地扼住喉咙。在这之前,他从年小无知,到好奇外面的世界,不止一次的提出希望看看外面世界,希望回家的想法,再到溥杰说他已经不是皇上,他气愤彷徨,感受到了皇宫外面的世界已经变了,而身边的人除了师傅以外又无一不在欺骗他的时候,这个十三岁的孩子体会到了时代赋予他的孤独无助。第二次,婉容

被日本人从他的身边带走,他在雪地中奔跑追赶离去的车,尽头不过又是侍卫把守的大门,他跑向的是什么,是安慰刚刚失去孩子的母亲吗,不,那不是自己的孩子,更有传言是溥仪亲手将孩子扔入火炉。是染上大烟精神失常的妻子吗,是爱情吗,不,他是皇帝,是谈不上爱情的,皇后理所应当在他身边,任何人理所应当为他服务。他追逐的是他的皇后,是他在明知自己身处满洲国傀儡政权之下,作为日本人利用的工具在使用的情况下,他不愿放下自己的皇帝身份,还心怀一丝丝希望,皇后的存在是他身份的代表,是他支撑自己信念的支柱之一。也许我说的太过绝对,但溥仪在时代形式下的自我挣扎自我复辟需要皇后这样一个人的存在。张爱玲写过这样一段文字,「她不是笼子里的鸟。笼子里的鸟,开了笼,还会飞出来。她是绣在屏风上的鸟,悒郁的紫色缎子屏风上,织金云朵里的一只白鸟。年深月久了,羽毛暗了,霉了,给虫蛀了,死也还死在屏风上。」如果细细品味,这段话说的正是溥仪这样的人,也不为过。

不能否认的是,溥仪对皇帝的身份,对权利是有欲望的,他是不甘被时代洪流随意冲垮的。不然他不会陷入日本帝国主义满洲国的谎言中,但是因为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在那个社会浪潮下,社会利益的争夺者势必会以其为工具加以利用,而势单力薄的溥仪能做的是在不断自欺欺人与被人欺骗中成为权力的傀儡。这是一个可悲的人,他经历的是母子分离,王朝崩坏,军阀混战,帝国入侵,傀儡政权,这不是他这样形单影只的人所能承受之重,这是时代的重量啊!有些人说,溥仪是时代的罪人,是日本的傀儡走狗,但导致中国经历侵略痛苦的历史进程是他一个人所能改变的吗,被利用的一具皮囊罢了。有人又说了,身为中国人,中国的皇帝,溥仪为我们做过什么?我反问,孤独无助的他能做什么,欺骗蒙蔽住的他能做什么,奋起抗争吗,摇旗呐喊鼓舞人心反抗吗,他不是你们的皇帝,他是时代的弃子啊。有人说,溥仪贪生怕死,我觉得这个定义是不全面的,如果溥仪贪生怕死,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英国绝对能保全他自己,为什么选择依附日本所建立的伪满洲国政权呢,因为其皇帝复辟之心未死,他还是有为自己这个想法付诸实际的行动的,只不过选错了方向,也有被操纵逃不出控制的因素。胡适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不同的时代,看事情的角度,判断的结果一定不同,所以我不对其做是非评价。

再来看溥仪接受改造的时期,他的自杀在我看来有些难以理解,我也没搞清楚为什么要去自杀,是不肯承认日本入侵时期在满洲国所做的一切吗,是畏惧牢狱生涯吗,至少从当时的心态和行为分析,他在那个时候内心仍是把自己当皇上的,影片的后半部分有一段镜头,所长问他:「你为什么承担了所有的罪行呢?你明知道有些是你根本不知道的。」他说:「我愿意为我所做的一切负责。「所长:「曾经你当自己是万人之上的皇上,现在你当你谁都不如。」刚入牢房的他习惯性地使唤自己曾经的奴才,洗脚,抹牙粉,系鞋带,也侧面反映了封建贵族的可悲。后来经过漫长的十年牢狱生活,虽然影片中没有具体交代,但我觉得他的思想上是经历了重视自我的过程的。重新回到社会的他,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也需要买票进故宫。「不许坐在那。」「小朋友,你是谁呀?」「我是门卫的儿子,我住在这。」「我曾经也住在这里。」莫名的让人泪目。

革命结束了封建王朝,军阀窃取了革命成果,带给百姓的还是水深火热的痛苦,溥仪作为中国的末代皇帝,是历史上颇具悲剧意味的一枚符号。如果今天之前有人问我在上学时期了解到的溥仪,我脑海中只有,中国最后一个皇帝,三岁登基,好像后来挺惨的,但是现在,我不敢说全面了解了这个人,至少一个立体的溥仪形象是在我心中是可以呈现出来的,他身上披满了时代的悲剧色彩,更多的是无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