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个机灵

蒙古打遍了当时几乎一半的天下(是真的天下!),竟然在灭金灭西辽灭西夏灭花喇子模之后,才完全战胜南宋

南人的血性超过了他们的想像

南宋必亡。即使万人随帝昺跳海,忠心可昭日月,相比南明好了不知道多少倍,南宋还是会灭亡。

这是政治制度的对抗。冷兵器时代,科技和文化还没有转化为战斗力。相比来说,铁骑对于战场的作用,被无限放大,你又不可能在战场上和人家比耕田比吟诗作赋。宋朝的政治制度虽然有再大的问题,但也促进了资本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让宋朝达到了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巅峰。。。然而重文轻武就导致他必定灭亡,没有军事力量的支撑,所有繁华都是泡影。

相比南明,南宋的形式更加糟糕。蒙古的战斗力太强大了(和满清对比,满清的军事实力其实并没有非常非常强,大部分都是靠投降的明军打的天下),更何况几百年的苟,导致马匹啊各种条件和蒙古不可同日而语。南宋很有血性,我很钦佩文天祥等人的情怀,但是,南宋的灭亡,真的是积弊已久,在所难免。

幸而皇明太祖高皇帝提兵扫清寰宇恢复幽燕,这个功绩和隋文帝灭陈可以相提并论了


谢邀!

南宋灭亡的根本原因在 重文轻武 ,(重文 开创了中华文明的文化高峰,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面,此处不再仔细剖析重文的好处,主题不在此。)

南宋的最终结局:

先是宋一代 重文轻武 ,之后在王安石变法后 党争之祸 又无良将 又赶上之后的皇帝偏安一隅,被崛起的蒙古推了老家。

简单概括下那个时期:

南宋初期到中期的一段时间 有恢复之将,无恢复之君中期到后期 有恢复之君无恢复之将。再之后的皇帝就是偏安一隅,直把杭州做汴州了。宋自赵匡胤之后,重文轻武的恶果在中后期被自己一一品尝。

介绍下南宋:

历史上,南宋是一个商业极为发达的朝代,商业繁荣远远超过了其他朝代,海外贸易和国内贸易异常发达,在政治上,南宋也是历朝最开放的社会,南宋的知识分子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还有很大的言论自由,从来没有听说知识分子因为言论被诛杀的例子,然而这样一个优秀的朝代,却被野蛮的蒙古帝国灭亡了。

其实当年蒙古入侵南宋也并不是那么容易,总共历时长达50多年,遭到无数次挫折和失败,甚至蒙古大汗也命丧南宋的石炮之下,南宋抗蒙50多年,比他强大的金不到30年就灭亡了。

如果拿南明抗清短短的20年则更明显了,可见南宋的战斗实力还是非常强,可惜最终还是没有办法避免灭亡

最终结果:

1279年,南宋的残余势力被蒙古的部队逼到了广东崖山一带,在这里发生了一场历时20多天的大海战,双方投入兵力总计50万,结果南宋惨败,海上浮尸10万,经此一战,南宋最后一支抵抗力量被彻底消灭,陆秀夫带著年幼的小皇帝投海而亡。

实际上,南宋的灭亡并不是注定的,如果策略得当,南宋完全有另一种方法来避免最终的灭亡。

现在我们来看 关于 如何抵挡住蒙古的侵略:

先来金手指外挂的意淫:

南宋末期 何以抵挡住蒙古的侵略?此时的蒙古骑兵 为地球最强兵种,南宋除了有效利用科技 开外挂 能把明朝永历时期的火器部队 全部搬过来 ,然后把明后期的红夷大炮时空搬运过来,否则凭借此时的南宋 真的无力回天。

当年的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哪个国家不是一触即溃,连强悍的花剌子模和曾经打败唐王朝的阿拉伯帝国也被蒙古人吊打..... 除非 岳飞(大规模练兵,他带兵可破金的铁浮屠,有兴趣的可查阅资料了解一下宋因为丢了燕云十六州,只能以步兵的血肉之躯对抗此时地球上的最强兵种骑兵 想像一下成千上万的铁甲骑兵排山倒海 以一种不可抵挡之势呼啸而来的场景)/戚继光(小规模练兵练6k兵足矣 3k火器部队+3k戚家军)+赵士祯(明代火器专家)一个复活 两个穿越 否则真的打不赢 蒙古...

其实上面的假设毫无意义,纯属意淫。

我们来看可行的实际操作:

首先是第一计:定都南京,而不是杭州 (北宋当年定都开封就是大错,后期南宋定都杭州更是错上加错)

说一下开封 南京 杭州地形:

开封:

这地方非常不易于防守,周围都是大平原,打起仗来四面受敌,是选择有山川之固的长安做为首都才是正解,但是长安在 唐朝 安史之乱后 破败矣几成废墟之地。(补充:有可能你不是很了解长安,但日本的东京 京都你肯定知道的,事实上日本的古都东京都完全仿照 唐代的长安城建造的~)

而开封位于水陆要冲,交通便利,在漕运上则已无黄河天险,大大缩短了与江南的距离,通过汴河运来的漕粮足以维持开封百万人口的生存以及宋朝的运转,因此北宋在开封建都也有一定的考虑,可惜开封易攻难守,北宋最终亡国也是因为都城开封被攻破导致但此处主题 在南宋,故北宋不再剖析。

南京:

宋之后的南宋继承了前任错误的建都理念,与金对峙的南宋本应该选择建都南京,南京既在富庶地区之内,其地理环境又前据大江,南连重岭,凭高据深,形势独胜。自诸葛亮说「金陵,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帝王之宅」以后,历代帝王更是认为南京是最合适做首都的地方之一,但宋高宗却躲到更偏安的杭州,这种定都策略显然已经完全放弃了收复北方领土的考虑。(宋高宗 不想迎回二帝的根本原因在于 那俩回来了 置自己于何地?所以 不收复领土 自己皇位是稳的 而收复北方,自己的皇位还稳吗?--------其实这点岳飞也有一定的问题,他的口号不应打出迎合二帝 这个真的是祸从口出 最终岳飞也被十二道金牌召回被搞死了

杭州:说实话我对南宋时期的杭州的真的是不了解阿。。。copy下 百度查到的答案

一方面,金兵处处主动进击,宋军时时被动防守,这是当时战局的长期态势。而建康靠近前线,不如杭州地处后方,比较安全。浙西一带水网交错,对骑兵活动不利。杭州有这一道天然屏障,给统治者增加了安全感。

另一方面,唐宋以来,杭州迅速崛起,一跃而为万物富庶的「东南第一州」。这种相当规模的城市体制和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恰恰是作为国都所必需的。

然后是第二记:

开发台湾,而不应撤往广东(广东无险可防,从战略上看,广东不可能成为北伐的根据地)但此时的台湾是蛮荒之地的原始丛林阿....此时的宝岛没有任何人能够想像到开发台湾能够带来多大的效益和富庶。退一万步讲,实在守不下去 也可以退往台湾 也是一步活棋。

接著是第三记: 发展海军,发展科技

南宋的海军实际上一直都是很强大的,在南宋后期,应该逐步将海军迁移到台湾,并建立一些海军港口,建立起初步的防御工事。

在海军的武器发展上,努力发展军事科技,如有可能,尽早开发出装有火炮的风帆战船。

在中国历史上,火铳问世后发展很快,在元末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朱元璋成功地击败了不可一世的蒙古帝国。游牧民族虽然骑兵很厉害,但那是在冷兵器时代,面对火枪火炮,再强悍的游牧民族也只能甘拜下风。(但明末是个例外:有火器之利缺被满清窃取了江山的恶果 在造枪造炮不利,材料大多被克扣 工匠地位和待遇低到令人发指 大批工匠为了活命大量外逃,再加上后期孔有德山东的那支 明朝花重金打造的最精锐的火器部队投了满清,再加上朝廷收不上来不商税 国内大规模农民起义 以及小冰河等等种种 天灾人祸的悲剧 才被满清窜汉成功

然后是第四记 也是最后一计:

反攻大陆,恢复中原

蒙古帝国在中国残暴的统治只持续了不到一百年,南宋(残宋) 只要有前三记的铺垫 僵持住,等待时机 以图中原,则大业可成!

以上全部来自「事后诸葛亮」的盲目分析+copy+揣摩+部分史实+个人主观意见+客观意见的 集合

大陆上基本上没戏了,只能发展海军,占领台湾,日本,菲律宾等地,如果可以的话,可以占领东南亚,澳大利亚,纽西兰等,等待时机反攻。


只能发展科技,发展工业,通过提高生产力去对抗蒙古。


宋朝人自己已经给出来答案了:公田法


封建王朝到最后,都是因为政治原因崩溃的。不解决统治阶级的弊病,基本无解。

岳飞在前线杀敌,文官和皇帝在背后捅刀子,这仗怎么打!?士兵在前线浴血奋战,军饷都没有,官老爷和皇亲国戚们个个忙著捞钱养小老婆,这仗怎么打!?
反攻几乎不可能,先守著,等蒙古内乱

想让南宋抗击蒙古并收复中原?很简单,砍了文官士绅们的狗头,重新搞小地主军事贵族,那收复中原指日可待。然鹅,如果要这么搞,南宋就不会是赵家人的宋了,想砍地主士绅们的狗头,他们会先把赵家人砍下来


南宋灭亡的直接原因在于战略上的失误。

南宋的防线大致有三:

西线是以钓鱼城为核心的四川防线,中线是以襄樊为核心的荆楚防线,东线是以淮河为核心的京湖防线。

在蒙宋三次交战中,蒙军均无法在东线和西线中取得进展,所以第三次蒙宋之战的重点就在襄樊之战。

很遗憾的是,当元军修建工事包围襄樊时,宋军确实救援过,但从未进行过特别有效的救援。

一次本应以集结全部力量决战姿态进行的攻防战。宋军却一直在用杯水车薪地水上救援打发时间。

当襄樊以孤城的姿态苦守6年时,南宋的命运已经注定。

樊城被屠,襄阳投降。淮河防线的侧翼完全暴露。

元军顺江而下攻克武汉,继续挺进江南。此时,四川防线再坚固已无济于事,宋庭的孤儿寡母在绝望中投降。

南宋灭亡和大一统王朝灭亡并不是一回事,更类似于晋灭吴、辽灭渤海的割据政权兼并战争。直接原因还是军事上的失误和失力使然。


-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