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都是 iPhone 跟 Android 两个系统跳来跳去,每支手机用的时间都不超过一年,转换障碍什么的对我来说不是什么问题,在用 MAX 2 之前原本是用 iPhone 7 Plus,因为想要等 iPhone X 上市,所以就先脱手换了 MAX 2 来垫档,但用著用著发现电量大萤幕大其实还满方便的。因为 iPhone X 拍照的效果跟 iPhone 7 Plus 相比好像也没有长足进步,而且外型跟价格有点无法接受,所以原本是垫档用的手机,不知不觉就用了超过大半年了,但随著软体越来越多,开始觉得会卡卡的。

之前刚好有机会先拿到大陆版的 Note 5 测试,以一只“千元”机来说有 S636 跟还不差的相机已经有种惊为天人的感觉!所以当台湾一上市没多久就入手了,因为有 MAX 2 的 4G RAM 用到后期会卡卡的经验,为了避免这种问题,直接锁定 6G / 64G 的版本,但台湾只有金色的版本............我最想要的是蓝色的,残念!

接著就是红米 Note 5 的开箱啦~

IMG_8279.jpg
红米系列,外包装也如其名,红的很显眼~ 

IMG_8282.jpg
纯开箱~外包装下层是白色的,看起来就跟一般小米产品类似

IMG_8283.jpg
红米 Note 5 本体登场! 

IMG_8287.jpg
除了手机以外的内容物~现在中国厂牌的手机几乎都会附上一个最基本的保护套,我记得陆版的 Note 5 连保护贴都顺便贴上了 

IMG_8286.jpg
红米 Note 5 采用的是上下窄边的全萤幕设计,看习惯这种设计之后再回头看看 16:9 的机器,会突然觉得 16:9 的机器有点矮肥......

IMG_8310.jpg
我买的是 6G/64GB 的版本,所以只有金色,其实我最喜欢的是蓝色的,但是台湾没出.......  

IMG_8292.jpg
上半部有感应器、相机补光灯,因为面板是白色的缘故,就会看到一堆黑色的洞洞,如果很注重美感的应该没办法接受这堆黑洞

IMG_8293.jpg
上面有一颗补光灯,不过大多数前面这颗灯的补光效果都满微弱的,真的在很黑暗的地方不够亮,碰到逆光要补光也不够亮..............要不是因为写开箱我根本忘记这颗灯的存在XD 

IMG_8301.jpg
红米 Note 5 也跟著今年开始流行的全萤幕设计,可以把虚拟的触控按键关掉,改成手势滑动,对!就是像 iPhone X 那样.....

IMG_8304.jpg
小米系列的手机已经全部都走 Type-C 的充电孔,不过红米系列还是用 micro-USB,大概是为了要区分等级吧,这是从 MAX 2 换过来之后的“有感降级”

IMG_8305.jpg
右侧~音量跟电源,从这角度也可以看出来后面的镜头满凸的 

IMG_8309.jpg
左边有卡槽~可以塞两张 SIM 或是一张 SIM 配一张记忆卡

IMG_8306.jpg
机身上面有麦克风跟红外线,而这也是我还继续选择小米的原因,因为常常到不同的地方讲课,很多教室的投影机是挂在上方,若是要调整还需要先去借遥控器,这时候拿出手机搭配 APP 就可以当作万用遥控器啦!超方便! 每次在调整的时候都会有人用很神奇的表情看著我的手机........

IMG_8311.jpg
嗯...看起来很像 iPhone X 镜头排列法的双镜头,今年一堆手机都变这样,识别度完全消失XD

IMG_8312.jpg
下面有天线接缝跟商标~ 

【同场加映~红米 Note 5 跟 MAX 2 比一比】

因为买 MAX 2 的时候忘了写开箱,所以在跟 MAX 2 说掰掰之前顺便先来补个开箱吧~

IMG_8281.jpg
顺便跟小米 MAX 2 的外包装比一比~小米系列都采白色为主,红米就以红色为主啦 

IMG_8325.jpg 
红米 Note 5 跟 MAX 2 合照一下~MAX 2 还是相当大! 

IMG_8322.jpg
正面合照~红米 Note 5 的萤幕比例已经走向今年流行的 18:9,而 MAX 2 则是经典的 16:9

IMG_8323.jpg
因为 Note 5 的比例是往上拉长,所以即使只有 5.99 吋,看起来萤幕的高度上也跟 6.44 吋的 MAX 2 差不多 

IMG_8319.jpg
红米 Note 5 已经开始走向全民双镜头时代,拍照的素质也比 MAX 2 好上一截,MAX 2 在晚上拍照简直就是悲剧阿.......

IMG_8327.jpg
一金一黑的合照~然后要跟 MAX 2 说掰掰啦! 

【录影】

虽然没有 OIS,但是 EIS 的效果也挺不错的,录影的当下画面其实是有轻微晃动的,但是录完播放时就可以看到画面已经自动做了稳定处理,比在录影时的晃动更轻微。   

【日间实拍】

红米 Note 5 拍照的整体的细致度跟之前的小米系列比起来好上不少,虽然细致度跟色彩表现跟高阶的机种相比还差一点,但当作一般记录用途来说已经足够。(照片点进去都可以连到原图。)

IMG_20180603_162652.jpgIMG_20180603_162838.jpgIMG_20180603_162956.jpgIMG_20180603_173706.jpgIMG_20180603_173908.jpgIMG_20180808_171119.jpgIMG_20180808_171158.jpgIMG_20180604_173431.jpgIMG_20180604_172807.jpgIMG_20180729_174006.jpgIMG_20180808_182538.jpgIMG_20180603_164818.jpgIMG_20180604_174700.jpgIMG_20180604_173347.jpgIMG_20180613_161142.jpg

【室内实拍】

一般在室内光源不同的情况下,有些机子的白平衡会变得很怪,造成色调变成很诡异,但 Note 5 所拍出的效果跟色调基本上都还满接近人眼的感受

IMG_20180805_174508.jpgIMG_20180718_173352.jpgIMG_20180527_135715.jpgIMG_20180808_174731.jpgIMG_20180805_110459.jpgIMG_20180808_202518.jpgIMG_20180710_153323.jpgIMG_20180527_134641.jpgIMG_20180710_141017.jpgIMG_20180805_112359.jpgIMG_20180806_222703.jpgIMG_20180725_095232.jpgIMG_20180809_192345.jpgIMG_20180718_165627.jpg

【夜间实拍】

嗯....相对于以前相机功能像是附赠的,夜拍功能更像是赠品中的赠品来说.................嗯,算是个很有感提升啦!很对得起这个价格了!夜拍基本的细节还是有,也不会像以前一样都很油画。

IMG_20180602_200656.jpgIMG_20180808_205914.jpgIMG_20180527_195724.jpgIMG_20180602_215755.jpgIMG_20180808_195220.jpgIMG_20180606_215439.jpgIMG_20180528_194829.jpgIMG_20180729_184911.jpgIMG_20180603_195259.jpgIMG_20180526_234450.jpgIMG_20180729_195945_1.jpgIMG_20180808_200959.jpgIMG_20180808_205008.jpg

【人像模式】

除了人以外,也可以虚化其他物体的背景,效果上还满自然的,Note 5 的人像模式最早之前会自动裁切成 500 万,可能是为了掩饰虚化的瑕疵,不过台湾版的已经变成拍摄完整的 1,200 万照片。

IMG_20180805_173355.jpgIMG_20180621_235629.jpgIMG_20180613_161214.jpgIMG_20180807_152409.jpgIMG_20180603_172826.jpg

使用心得:

相对于效能,拍照的效果对我来说是比较重要的,因为有很多机会可以体验到不同厂牌的手机,所以大概了解目前每个等级间的拍照效果,即便像是 Note 5 这种中阶机的拍摄效果都还在我可以接受的范围,但如果本身是没有相机的人,想要有更好的拍照品质,当然可以直接考虑选择旗舰机种,就我而言,只是需要一台全时间会带著的机器平时生活小纪录就交给手机处理,而工作或是有计划出游时,就可以拿出 5D3 等正规的单眼,确保能拍到更好品质的照片,

效能上,从五月买到现在大概三个月左右,基本使用上没什么问题,6GB RAM 按照一般使用的的情况下大概还可以有 2G 多的空间,所以目前还没有发生卡顿的问题,唯一可惜的是台湾每次都习惯性缺色,最受欢迎的颜色不是缺货就是没进阿.......................

延伸阅读:

[开箱] 小米手环3开箱!与米动手表青春版比一比~

[开箱] 不用一直充电的Amazfit 米动手表 青春版开箱实测

[开箱] 小米空气净化器2

[开箱] 肩膀救星!轻装旅行好伙伴 Canon EOS M50 白色开箱!

用 HTC10参加PX3 2017 摄影比赛职业组佳作心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