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搜索驚現“抄自百度”四字,百度索賠9000萬+。



-


4月26日,今日頭條因大量竊取百度“TOP1” 搜索產品結果,被百度以不正當競爭爲由起訴到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要求字節跳動立即停止侵權,賠償相關經濟損失及合理支出共計人民幣9000萬元,並連續30天在其App及網站首頁道歉


 


百度方面向法院出示了一些證據:今日頭條搜索 “螃蟹和西紅柿吃會中毒嗎”,首個搜索結果中的圖片上赫然打着百度LOGO水印;在今日頭條搜索“一立方厘米水等於多少升”時,裏面毫無規律的夾雜了4個字,乍看上去玄乎的很,似乎是出現了程序亂碼,而將它們合起來時,大家才恍然大悟,這居然是一句暗語“抄自百度”。


小編還搜索發現,目前相關搜索結果已經被今日頭條撤下。

 

今日頭條目前估值已經750億美金,已經是一個巨頭,爲何還會出現公然抄襲的局面?


其實,這一局面跟今日頭條的商業模式有關係,字節跳動旗下子公司錘子科技曾有過一句很知名的口號:漂亮得不像實力派。這句話如今放在字節跳動身上似乎也適合,那就是,雖然數據看上去很漂亮,但是你到底,是不是個實力派?

 

-

 

每每和朋友聊起字節跳動這家公司,總覺得這會是一家很牛的公司,至於牛在何處,又始終找不到有說服力的答案。


直到前阿里巴巴B2B總裁衛哲在混沌大學的演講中,給到了“今日頭條之所以成功,是因爲第一個建立了中臺系統”的觀點,大家才彷彿找到了抓手。這個觀點夠新穎、夠創新,也有着足夠的傳播力,乃至可以把字節跳動塑造成傳統互聯網轉型的風向標。


據瞭解字節跳動的中臺體系由用戶增長、技術和商業化三個部門組成,今日頭條、抖音等明星產品均共用着一套中臺系統,在拉新、留存、變現等核心環節上,這些產品的運作手法都一脈相承。


有了這樣有說服力的“素材”,很適合讓創業公司講故事,而張一鳴的講故事能力,更是大師級的存在:


字節跳動成了家喻戶曉的App工廠,正是依賴強大的中臺系統,可以流水線般的生產爆款App。或許“工廠”一詞還有些野蠻的味道,但實際上,在超級App制勝的移動互聯網賽道里,擁有批量製造網紅App的能力,恰恰是最值錢的地方。


字節跳動的這些爆款,無一例外都是“殺時間”利器。這家公司非常擅長用算法推薦佔領用戶的時間,因而獲得流量,接下來繼續用流量換流量,然後讓流量變現。畢竟在中國的互聯網世界裏,直接讓用戶直接付費往往費力不討好,而通過佔領用戶時間再而變現則成了最暢通的商業模式。


但百度的一紙訴狀,引發了外界對字節跳動技術實力的反思,因爲道出了這樣一個事實:今日頭條所謂的“頭條搜索”,是大量盜用了百度“TOP1產品”的搜索結果。


技術被今日頭條視爲中颱系統的骨幹之一,在赤裸裸的“盜用”現實面前這似乎又站不住陣腳。所以我們之前所理解字節跳動的“中臺”,或許更多是“流量運營中臺”,而“技術研發中臺”的屬性,在這件事上,顯得有些薄弱。


-


今日頭條信誓旦旦要進軍的搜索,最終被搜索內容中的“彩蛋”抓了現行。而比技術作弊更可怕的,是對字節跳動高增長和商業化能力的質疑。


用戶增長方面被提及最多的是張一鳴的“流量騰挪術”:先用幾十款產品篩選出內涵段子,然後供養出了今日頭條,再然後孵化出了抖音、西瓜視頻、火山小視頻……就好像是賭場裏的莊家,騰挪之間流量雪球已經越滾越大。


2018年是個轉折點,字節跳動的流量盤子已經很大,出擊的方向也越發多元,電商、泛娛樂、遊戲、互金、教育,幾乎將觸角伸到了互聯網的每一個角落。可覆盤字節跳動在2018年的成績單,也僅有“懂車帝”等少數產品達到了百萬日活。


比較典型的是,有意對標小紅書的“新草”,用戶增長几近停滯,對標VIPKID的gogokid,日活和付費率都不高,另一款名爲aiKID的教育類產品,已經停止運營四個多月。張一鳴的流量騰挪術還只適用於淺層次的內容,刺激用戶的大腦分泌多巴胺。


用戶增長失速後,隨即被懷疑的就是字節跳動的商業化能力。


流量換流量的神話背後,被遮掩的是字節跳動一貫的增長方式:儘可能大的壓縮利潤,讓廣告收入全部再投入,進而維持高速增長的局面。一位內部人士透露說,“2018年有項目花了三個億,但是日活還不過萬。”字節跳動敢於爲新產品砸錢是不爭的事實,未曾想已經到了近乎瘋狂的程度。


可以查詢到的公開資料是TikTok在海外市場的表現,僅2018年就爲Google支付了多達3億美元的廣告費用,TikTok去年在海外市場的虧損也高達12億美元。抖音2018年在全球3億的日活,背後是數十億美元的投入。


另外一個被忽略卻值得擔憂的事情是,App Annie數據顯示,在最近一個季度中,TikTok在美國應用市場的排名下降明顯。4月中旬開始,TikTok在IOS應用排行榜中跌到30以外,安卓市場排名也向下探至30左右。以及在Sensor Tower數據中顯示,TikTok在安卓端出現了直線下跌。這一現象,最直接的原因之一,就是廣告投放的減少。


在脆弱的增長因素和絕情的現實面前,一旦大規模的現金流斷裂,字節跳動的商業模式或將面臨更嚴峻的考驗。

 

-


張一鳴大概意識到了字節跳動的虛胖和薄弱之處的顯現,一面向投資者作出2019年的營收承諾,一面在大環境紛亂硝煙的掩護下進行補課。


一個明顯的動作就是“去肥增瘦”,即砍掉那些效率低、不必要的業務。等於間接承認了字節跳動在2018年在商業化上的盲目,那些在電商、教育、遊戲、金融等方面的高調佈局,可能會偷偷縮減支出,或者直接下線。


比如已經有人在在脈脈上爆料稱,gogokid正在大規模裁員,比例在70%~80%左右,少說也有50%,銷售要從700~800人砍到200人的規模。官方的回答也頗爲微妙:“目前gogokid正處於績效季,工作和人員的優化調整屬於正常範圍內。”


另一個明顯動作是“開源節流”。開源指的是優化以廣告爲主的營收結構,在直播、搜索、內容付費、電商、遊戲聯運等業務上探索增長空間。節流的重心在提高花錢的效率,將投入產出比納入員工的OKR中。


還是以gogokid爲例,上線後就開始了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巴士、樓宇、地鐵、綜藝節目等場景裏充斥着gogokid的廣告,並邀請章子怡作爲代言人。這可與

外界所說的,"通過頭條系App的流量供給,儘可能大的降低拉新成本,然後將流量變現"的故事並不相符。


張一鳴的補課並沒有錯,但也留下了一些潛在的風險點。


沒有充足的現金流支撐,流量換流量的玩法並沒有持續,特別是在資本市場對字節跳動重新估值的時間點上,恐怕不是個好消息。同時字節跳動爲了儘快IPO,爲了拿出一份漂亮的業績表,可能會進一步去肥增瘦、優化裁員,在“軍心”上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問題在於,張一鳴在補課時幾乎沒有提及技術研發投入。當然,技術研發是持久戰且並不是即時反饋的工作,在面對IPO急行軍的路上,沒有放在首要地位,也可以理解。但這卻造成了亡羊補牢式技術短板彌補的缺失,也沒有選擇把現有的業務進一步深耕,這恰恰是最可怕的。

 

-


3月中旬,字節跳動完成了對遊戲公司上海墨鵾的收購,彼時就傳出了字節跳動進軍遊戲市場,與騰訊、網易一較高下的傳聞;


3月下旬,字節跳動的全資子公司北京量子躍動科技有限公司成爲泰洋川禾文化傳媒徐州有限公司的新增股東,後者的主營業務爲藝人經紀,包括Angelababy、周冬雨、陳赫等流量明星,以及papi醬等短視頻博主;


與此同時,字節跳動對錘子科技的收購也告一段落,Smartisan OS的微博認證變成了北京大眼星空科技有限公司,這家公司的背後是北京星雲創跡科技有限公司,同樣是字節跳動的全資子公司。


很難想象這些投資併購和字節跳動主營業務的直接關係,但細究之下也能發現這是字節跳動不得不爲的結果。


原因則在於字節跳動的命門——信息流分發模式。該模式讓今日頭條在短時間內迅速爆發,雖然後續演化出了抖音、西瓜視頻等爆款產品,產業鏈條卻一直很短。不同於滴滴和美團既想做深又想做寬的打法,字節跳動短期內向上做深的可能性並不大,唯一的出路就是把攤子鋪大。


代價也很明顯,沒有縱深就沒有護城河,沒有壁壘,沒有防禦的緩衝地帶百度在發力信息流業務後,短短一年時間內就在營收和日活上超過了今日頭條。騰訊僅僅靠用戶頭像和暱稱,就給了多閃致命一擊,近乎打消了字節跳動的社交夢。


張一鳴當然知道命門在哪裏,App工廠顯然是最理想的生存姿態,於是字節跳動也成了TMD中最熱衷於國際化的玩家,國內擴張受阻後轉向國外,國外空間更大。


但國際化的擴張依舊不是一帆風順,印度對TikTok的封禁,就給了字節跳動當頭棒喝。作爲抖音最大的海外市場,一旦被印度拒之門外,不僅意味着多年的廣告投入打了水漂,還可能面臨商業模式崩盤的危險。所以字節跳動馬上用對印度政府10億美元的投資許諾,換來了TikTok在印度的暫時安全。

 

6-


字節跳動從哪裏找10億美金?IPO將是字節跳動的最大期望。


但2019年,大型獨角獸公司的IPO無疑正在進入寒冬,相比過去幾年滿地是泡沫的行情,市場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2019第一季度結束之後,估值達到560億美元的滴滴估值已經下降了三分之一。


金融時報報道稱,估值750億美元的字節跳動,也正在遭遇價值下降,該公司就在去年8月就希望在2019年就進行,但現已調低期望值,將IPO時點推遲到2020年末。


早在2018年的6月份,騰訊就已經跟今日頭條撕破了臉皮,雙方都把對方告上了法庭,然後開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頭騰大戰。而現在,百度也已經正式起訴今日頭條,BAT三巨頭的兩大巨頭,已經正式對頭條宣戰。


750億美元的估值,這到底是高估、虛火、還是捧殺,有待資本市場的驗證。



關 於 本 文


  • 請WX搜索“易簡財經(ID:ejfinance)”關注我們

  • 作者:威組


往期精彩資訊


說完了,“在看”在哪裏?

點擊閱讀原文,跟Leo和基哥一起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