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首先要对华胥三绝的制作组THB梦缘社致以诚挚的歉意。这篇文章的初版曾投稿于《华胥三绝 一》,投稿文章质量很差,实在是辜负了刊物负责人员对我个人的期望。因此对这篇文章进行了修正与补充。以华胥三绝的编辑CIo老师的话说,文章变得更「文明」了一些。但与此同时文章仍然存在著比较大的漏洞,在很多方面有所不足。希望爱好者能够不吝赐教,以作为对我最大的鼓励。


正文

七福神信仰,是日本民间综合几柱来自各方宗教中的被认为能够带来福运的神明而形成的信仰。在一般的民俗中,他们分别是:惠比寿、大黑天、福禄寿、毘沙门天、布袋、寿老人、弁才天这七位来自神道教、印度教、道教、佛教的不同的神明。

魔理沙「……那船是七福神所乘坐的宝船,

据说只要抓到它就能一辈子衣食无忧了耶。

所以说它一直在躲避著欲望深重的人啊」

——东方星莲船

由上面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出,东方Project中确实存在著七福神信仰体系。这也与其他一部分传说一样,被幻想乡中的居民们所接受。

但是幻想乡之所以是幻想乡,正是因为有一部分被「我们」认为是「幻想」的事物在幻想乡之中是真实存在的。比如说,虽然月夜见住在月之都中,但是这并不会影响幻想乡中人类对三圣子之一的月夜见神灵的信仰。

在东方星莲船这一作中,五面boss寅丸星便是作为七福神之一——毘沙门天的弟子出场的。在这一作的标题画面上,也出现了大黑天的槌子和袋子。本作在官方网站上的游戏体验版载点名称,同样也是用了七福神的名字。总的来说,七福神——尤其是其中佛教的神明,是东方星莲船故事的关键所在。

并且,「毘沙门天」这一柱神明在东方体系中是真实存在的,他是白莲的信仰,也是命莲寺的供奉对象。同时他以寅丸星作为他的弟子替他收集信仰,让自己的使魔老鼠妖怪娜兹玲来监视并辅佐寅丸星。这都是「毘沙门天」本体的行动,毘沙门天本人有著非常繁忙的工作,这都是东方设定的一部分。

但是,七福神信仰是在日本非常通行的民间信仰体系,这一民间神佛习合的典型体现,真的在杂糅了许多「幻想」的东方project中,只是作为背景故事的一部分吗?

本篇文章将会从一些角度,对东方中的七福神信仰进行考察与分析。并以七福神信仰为纽带,推测东方Project的剧情发展。

目录

东方中的七福神信仰考察... 1

一. 戎神的末裔... 2

二. 苇原中国的大国主 自我消灭的大黑天 黑暗之中的摩多罗... 4

三. 神道国的幻想 弁才天的乐团 月夜下的怪界... 12

四. 来自中国的住吉三神... 15

一.戎神的末裔

就目前而言,东方正作的10部作品与小数点格斗作的六部作品,在剧情上常常被爱好者分为以下几个剧情阶段:

第一个阶段包括从th06东方红魔乡起算,到th10.5东方绯想天(不包括th10)的,树立东方世界观的最初几部作品。在本文中将称之为「幻想乡风土记」阶段。这几部作品中发生的异变的规模并不浩大。由于年代久远,这一阶段中的一部分设定已经与新作产生了些许冲突而被作为「废设」看待。这一时期对应的ZUN』s Music Collection是《蓬莱人形》、《莲台野夜行》与《梦违科学世纪》、《大空魔术》与《卯酉东海道》五部作品,其附带故事从总体上是为了搭建幻想乡与外界(未来)的概念而服务的几部专辑。

经过《东方儚月抄》和《六十年不遇的紫香花》的衔接而开启的第二个阶段,包括著从th10东方风神录开始到th13.5东方心绮楼的几部作品。这里将其称为「宗教战争」阶段。ZUN利用三部宗教主题的作品与东方求闻口授的横向对比来构建幻想乡的基本宗教观,并以此出发来明确幻想乡中人类与妖怪与宗教家与调停者的关系。这几部作品的剧情发展以漫画《东方铃奈庵》和《东方茨歌仙》为辅助。对应的ZMC是《鸟船遗迹》和《伊奘诺物质》两部。这一阶段是ZUN的作品脱离「为了阐述设定而书写故事」的初期而迈向「因为要书写故事而产生设定」的创作中期。

通过《东方铃奈庵》与《东方茨歌仙》而被引出的第三阶段,包括从th14.5东方深秘录到现在的,以宇佐见堇子为中心展开的作品。再开的《东方香霖堂》便是为其服务的作品。对应的ZMC目前有《燕石博物志》和《旧约酒场》。这里姑且称这个正在发展的阶段为「都市传说」阶段。

但是,倘若以这种形式对东方剧情进行划分的话,好像有什么被完全忽略掉了——th14 东方辉针城和th14.3弹幕天邪鬼。这两部作品处于「宗教战争」与「都市传说」之间的一个相对来说尴尬的位置。尽管有著神、辉、绀、天四作与妖、红、永、花四作对应的说法,但是这两作既没有「承接上文」也没有「引起下文」却单独叙述了一段故事,多多少少有些「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意思。难道这两作就只是「为了补充缺失的妖怪视角」 以及「为了让历代角色出场一次」而诞生的「拼凑素材」的「偷懒实验作」吗?

这种低估ZUN的说法是立不住脚的。ZUN不可能在正作stg的剧情上蒙混过关,这是有目共睹的。虽然这么说,但是针妙丸最近的活动中,除了与天子组成「脑袋空空二人组」以及被梦中的自己替换之外,好像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建树。既然如此,问题的突破口在哪里呢?

钓符「可爱的太公望」

经常游玩深秘录和凭依华的玩家可能会记得,少名针妙丸会使用叫作「海老一大回转」「小人一本钓」的两个技能以及叫作「钓符「可爱的太公望」」和「大渔「空中大回转钓鱼法」」的两张符卡。小人族的末裔,一寸法师的后代为什么会钓鱼呢?探究也就从这里开始了。

惠比寿,是七福神之中唯一一位完全来自日本本土的神明。通常的形象是戴著乌帽、手持钓竿并且抱著鲷鱼的形象。主要是因作为海上守护神而延伸成为保佑商业繁昌与开运招福的神明。对于日本的渔民而言,对惠比寿的供奉就如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对妈祖的信仰与基督教国家的渔民对圣彼得的敬奉那样平常。由于惠比寿并没有存在与记纪二书和各国的风土记中,所以在一般的时候,惠比寿在神社中会被认作是事代主神、少彦名神、蛭子神或者山幸彦。这几位神明大多是因为与水有关,而被当作惠比寿的原型。

虽然惠比寿少彦名神说在爱媛县、出云和神奈川县等拥有著有名的温泉的地区的神社中比较盛行,但有名的将少彦名神作为惠比寿来作为御祭神的神社,基本上只有神田神社一家。

大国主神在出云的御大之御崎时,从浪花上有神明乘了萝摩的船,穿著整个剥下的蛾皮的衣服,到了那里。问他名字并不回答,询问随从众神也没有人知道,这时有只癞蛤蟆说道:「若是去问久延毘古,必定可以知道。」就叫久延毘古来问时,他回答:「这是神产巢日御祖命的儿子,少名毘古那神是也。」于是走去告诉神产巢日御祖命,答说:「这是在是我的儿子,在儿子的中间,乃是从我手指间漏出去的。同你苇原色许男命可以成为兄弟,把国土建设完成吧。」

自此以后大穴牟迟命同少名毘古那命两位尊神,相并建设了国土。然后那个少名毘古那命渡海回常世国。至于那说明少名毘古那命的来源的久延毘古,那就是现今所说的案山子,这位神道脚虽然不饿走,可是天下的事情却都能够知道。

——《古事记》

在传说中,少彦名神拥有著小小的身躯,搭乘著萝摩的船穿著蛾皮衣。正因此它被认为是一寸法师的原型。他从常世之国远渡而来,帮助大国主建设苇原中国,与大国魂命和大国主合称「开拓三神」,因此存在著智慧、航海、开拓的神格。在《日本书纪》对应的记载中,他为百姓、畜产订定疗病之方,也因此拥有医药之神的神格。在少彦名神社中他与神农一同受祭,成为了日本的神农信仰的承接者。他被认为是少名针妙丸这一角色的设计原型之一。

神田神社是这样介绍少名毘古卖的:

二祭神 少彦名命

惠比寿大人。商业繁荣之神。商业繁荣,医药健康,开运招福之神。作为在日本最初诞生的神之中的一名·高皇产灵神的后代,来自大海的彼岸·常世之国,拥有手掌大小的身姿,智慧出众,与大黑大人一起创造了日本国家。

也正因为少彦名神被作为惠比寿来祭祀,我们便可以得知,ZUN在设计少名针妙丸的角色设定并参考少彦名神的同时,或多或少融入了渔业之神·惠比寿的形象。这是在东方设定中,七福神文化向神道信仰倒逼的一例。知晓了这一点,少名针妙丸使用鱼相关的技能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由此可以引发一种思考。如果说少名针妙丸的角色设定中融入了惠比寿的形象,那么其外在的表现就只是「使用了鱼作为攻击方式」这一点而已吗?ZUN是因为设计不出针妙丸的第三种攻击方式才「寻章摘句」找到了惠比寿的麻烦吗?这显然不合ZUN设计角色的一贯作风。一个在少彦名神社有著盛大的祭典「神农祭」的神明,一个与桃太郎和浦岛太郎齐名的日本民间故事的主角,一个在惠比寿神社被当做事代主神祭祀的家喻户晓的福神,这三个点交织成的图线,不可能只是一个「素材再利用」作品的「卖萌向」终面Boss。

那么,这三者在东方中的交织究竟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戎神的末裔在将来会有这怎样的剧情展现呢?

二.苇原中国的大国主 自我消灭的大黑天 黑暗之中的摩多罗

  1. 苇原中国的大国主

紧承上文所述,神田神社的三位御祭神分别是:大国主命(大黑天),少彦名神(惠比寿)与平将门三位。在神话故事中,大国主与少彦名是兄弟兼合作伙伴的关系,二者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那么从大国主命与大黑天身上,我们又能探索出什么呢?

七福神中的大黑天与惠比寿不同,他并不来自日本。大黑天(Mahākāla,摩柯迦罗)本是婆罗门教湿婆也即大自在天的化身,后来被佛教所吸收成为了护法神。在梵文中,其名字中的「黑」(卡拉kāla)是阎魔的称号,在《大日经》与《仁王经》中大黑天即被描述为与阎魔同体的冥界之神。而在中国与日本的大黑天信仰中,冥界之神的一侧却逐渐弱化。唐朝人义净在其所写的《南海寄归内法传》中提到,在寺庙的厨房中祭祀著大黑天,在用餐食要将所有饮食陈列在大黑天前,摆放香火。而因为其被祭祀在厨房,常常被油污沾染而变黑。

而到了日本,大黑天就与原先大不一样了。在室町时代之后,日本的大黑天信仰中,大黑天并不仅仅是佛门的护法,更是掌管著农业与商贸的福神。大黑天一改拿著三叉戟满面漆黑的形象,变成了一位背著布袋与钱箱,拿著宝槌的福神。性格与形象变得和蔼,以至于原本残暴的大黑天形象在出现时,会以「マハーカーラ(摩柯迦罗)」的名字来称呼,大黑天(だいこくてん)已经是相对独立的神明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主要是日本佛教在引入过程中的复杂历史——神佛混淆所导致的。在最早佛教传入日本时,佛教并不否认神道教中神的存在,但是佛教认为神与人同处于六道轮回之中,神明也想要与人们脱离苦难并受到佛的救济。佛教的禅师与诸多游行僧们通过在神社建立神宫寺,以宇佐八幡神为蓝本创造神体菩萨等等行为,来吸引日本豪族引入佛教,寻求新的精神支柱——以神祇信仰与佛教信仰相互结合形成的同一信仰体系。

在这一时段,也有一部分地区的佛教推行因为受到本地宗教的抵抗而难以进行,佛教的僧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刻意把当地的神明改称为菩萨的化身,神与佛是平等的,也是等同的。这一做法被称为「神佛习合」,也称「本地垂迹」。其中,市寸岛比卖命与弁才天女互为垂迹神与本地佛,而大国主神则与大黑天相习合。现代认为,大国主与大黑天习合的主要原因,是大国(だいごく,daigoku)和大黑(だいこく,daikoku)的读音相近。(注:大国主神的大国读作おおく,ooku)

另外,七福神的大黑天的很大一部分形象都来自于大国主。在大国主(大穴牟迟神)作为从仆而背著弟兄的物品,同自己的弟兄一同前往稻羽时,拯救了欺骗鳄鱼的白兔而被预言「你虽然背著袋子但是八上比卖会嫁给你」。他背著的袋子,被作为七福神的大黑天背著的袋子的原型。其次,大国主神在因为拿取鸣镝而被大火所困时,被老鼠所拯救并在老鼠的帮助下找回了羽毛被吃得一干二净的鸣镝。因此,在七福神信仰中,大黑天的使者即是老鼠。

看到上面所述的两个事例,相信熟悉东方剧情的爱好者们已经觉察到,因幡(いなば、稲叶)的白兔与找东西的老鼠,正是因幡帝与娜兹玲的原型。而实际上,由于大国主在日本神话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在东方中与大国主有关的角色与故事还有很多。但是笔者在这里选取这两个例子,还有著另一个目的。

一个献给大国主大人两个献给大国主大人为了一百八十位御子大家继续捣啊嗨呀 继续捣啊

——《东方儚月抄》 第一话 贤者的计划

由于地上存在著「因幡的白兔」的昔话,所以地上的兔子们会憧憬作为「美男子」的国津神——大国主,但是在天津神的统治之下所成长的优昙华院却制止了兔子们憧憬大国主命的行为。从一方面来看,妖怪兔们将自己所唱的歌谣中所憧憬的对象换成了作为天津神代表的「永琳大人」,这与平定苇原中国神话中,国津神将国让给天津神这一情节相符;从另一方面来看,妖怪兔们更换了自己所唱的歌谣而没有提出异议,这正是在民众之中对于信仰的「盲信」的体现。ZUN喜爱的作家——京极夏彦曾借京极堂之口表述过,「没有教义,没有开山祖师,也没有固定的本尊」的信仰仅仅是「习俗」。但是「习俗和惯例不会毫无意义地形成」。在劳作时所唱的歌谣拥有信仰的力量,这一点在日本许多童话之中都有所体现。ZUN设计这段剧情,目的在于以普通的「日常劳作」的情节来表现「民众的信仰是盲目而随波逐流的」这一思想。从民俗学的角度上说,口传文学所对应的信仰寄托是很容易改变的,甚至这种改变会引发风俗民俗甚至是宗教民俗本身的改变。

虽然她是寅丸星的使魔鼠妖,但是实际上她是真正的毘沙门天派来的高等级妖怪。是派来帮助和监视寅丸星工作的。

——东方求闻口授 娜兹玲

在东方世界观中,老鼠妖怪娜兹玲实际上是毘沙门天的下属,她监视著毘沙门天的代言人寅丸星的工作。虽然在中国后期的毘沙门天(多闻天王)信仰中,毘沙门天更多地以「财富与守护之神」施财天的神格被祭祀,因而被改造成了手持伞和宝鼠的形象。但在日本将毘沙门天与老鼠相关联的情况却非常少,但是由于同是七福神的大黑天与拥有著以老鼠为使者的大国主相互混同。综合以上两个因素考虑,在东方星莲船的设定中,老鼠妖怪娜兹玲被作为毘沙门天的下属也就不奇怪了。但这样一来所体现的另一点关键之处是,在东方世界观中,七福神中的大黑天几乎已经褪去了佛教中的摩柯迦罗的外衣,与大国主命相差无几了。

2.自我消灭的大黑天

同样地,ZUN喜爱的作家京极夏彦也在自己的百鬼夜行系列中多次提及以大黑天为首的七福神信仰。在《涂佛之宴 宴之支度》中,京极夏彦在休喀拉一章中,利用了全篇约百分之十五的篇幅,谈到了在日本的庚申信仰、三尸虫与灶神、三面大黑天和青面金刚与佛道混同的问题。

首先,庚申信仰是流行于日本诸多地区的一种民间信仰。在庚申之日,人们要聚在一起举行名为庚申讲的聚会,同时也需要祭拜三猿和青面金刚。一部分地区的人们认为在这一天的晚上,他们的邪恶行为会被寄生虫告知给阎魔,所以必须熬夜来守住寄生虫以防止自己的寿命被减短。

京极堂认为,三猿来自于比睿山的日吉大社,日吉山王七社中神明使役的动物是猿猴,并且传说中三猿是天台山祖最澄的创作。此外还讲述了关于道祖神和帝释天与庚申信仰中猿猴的关系,在此不题。

虽然柳田国男和一些民俗学者认为,庚申信仰诞生于日本本土,并将其与阴历二十三日守夜的「石塔信仰」一并谈论,假设信仰以村庄为中心。但是而在日本的一些地区以及中国的研究者,则认为庚申文化来自于中国。《抱朴子内篇》说:「天地有司过之神,随人所犯轻重,以夺其算,算减则人贫耗疾病,屡逢忧患,算尽则人死,诸应夺算者有数百事,不可具论。又言身中有三尸,三尸之为物,虽无形而实魂灵鬼神之属也。欲使人早死,此尸当得作鬼,自放纵游行,享人祭酹。是以每到庚申之日,辄上天白司命,道人所为过失」。其中所提到的三尸虫,在一些与庚申信仰有关的文献中,同在日本被当做阎魔手下的告密者的「悉悉虫」或「精蝼蛄」亦或是「休喀拉」划起了等号。

论述到这里,京极堂将话题转到了荒神信仰上。三宝荒神是修验道和天台宗主要祭祀的神明。在本地垂迹中,其对应的本地佛是文殊菩萨或不动明王,并不固定;在民俗信仰中他也可以是谷物、生产或火伏神,同样不统一。其被作为信仰对象的时候常常被看做是灶神。而在庚申讲时,祭祀的本尊为灶神的例子则有很多。

京极堂认为,这一现象同样也是三尸说的证据。在《抱朴子》的描写中,除了三尸虫以外,灶神同样也会升天告密,所以在除夕夜熬夜也有著监视灶神的含义在这之中。

同时,京极堂认为:荒神应当作为一个总称,即凶暴的神明。因此他认为只要满足一定标准的神明就可以被称为荒神,比如说山的荒神、田地的荒神、道路的荒神以及灶的荒神。灶的荒神来自日莲宗和修验道,驱逐荒神是天台宗的琵琶法师的职务;而向天帝报告的灶神则来自道教。二者源流不同。

但是佛教中并没有荒神这种神明,因此便产生了诸多说法,例如荒神是奥津彦命、奥津姬命和阴阳道的大年神合并的称呼,又如荒神是守护佛法僧三宝的长有三面六臂的三宝荒神等等。

虽然三宝荒神是日本特有的佛教信仰对象,但是其多手而又凶暴的特点,与印度的神明非常相似。并且比叡山天台宗所进行的修行「回峰行」中,所唱诵的真言里也有著印度的神的名字。

在此处,京极堂将话题转到了「角大师」身上,角大师的原型是比叡山延历寺的高僧良源,他是会在阴历十一月二十三日的夜晚前来的外表骇人的神明。

高僧良源在某一天被厄神所袭击,于是他将自己变化为夜叉的形象将厄神赶走。隔天他召集弟子并命令弟子们画下镜子中他的模样,并说「置有吾像之处,邪魅灾难必破。」这个形象是一个头上生角浑身漆黑的怪物,也就是如今所使用的神签——角大师的形象。

据京极堂所说,这个形象类似于精蝼蛄。京极堂谈到,据一些说法,角大师的形姿是比叡山的山王——日吉大社的祭神的形姿。日吉大社的东本宫(也即二宫小比叡社)的祭神是大山咋神,大山咋神是大年神与天知迦流美豆姬的子嗣,兄神是奥津彦命而姐神是奥津比卖命。依前文所提,大山咋神的父兄姊三神被合称为荒神。

而古事记中又写到:「其次奥津比卖命,亦命大户比卖神。此即诸人所祀的灶神是也。」因此,角大师的形象与灶神和荒神是同源的。

在这里,京极堂又谈回「回峰行」,回峰行是在山中各处灵所祈祷并绕遍比叡山,持续千日的苦行。在慈惠大师——良源的灵庙前,所唱诵的真言是:「佛法僧大荒神摩柯迦罗耶莎诃」。

在这句真言当中,提到了「大荒神」与「摩柯迦罗」,也就是佛教中的大黑天。正如第二部分开场所述,大黑天被描述为冥界之神,也就是三尸的同类。并且大黑天也被像灶神那样祭祀在厨房而变得漆黑。同时,大黑天与日本的大国主相混同。

而比叡山的天台宗则与大黑天关系密切,在《比叡山三面大黑天缘起》中记载到:一千二百年前,在开山祖传教大师最澄建立中堂时,出现了一名仙人。最澄询问他前来的原因,仙人回答道「普利众生、皆令离苦、得安稳乐世间之乐、及涅盘乐」。最澄听到之后,请求道:「为了现在前来修行的三千僧侣的食住与健康管理,还请您守护比叡山的经济。」但仙人一日只能供养一千人,于是仙人变成了三面六臂的样子。最澄大师便觉察到,面前的就是「三面大黑天」,于是制作了尊像并对大黑天进行了安置。三面大黑天的中心是守护食住的大黑天,右侧是给予勇气与力量的毘沙门天,左侧则是给予美丽与才能的弁才天。目前三面大黑天像被安置于比叡山延历寺的大黑堂中。

大黑天以日本神明的名字来称呼,即是大国主大己贵命,而大己贵命与自己的子嗣大山咋神合祀于日吉大社的大小两宫。而比叡山的延历寺则有著三面大黑天的信仰。在中国大黑天像骑在牛上,而角大师头上的即是牛角。角大师令人恐惧的形象也正是借用了原本的大黑天——摩柯迦罗的形象:头发倒竖,有著三只眼睛,举著剑,手上提著山羊角和裸女的头发。

京极堂将其解释为「良源因为热衷于山王信仰二借用了山神的形姿」,并且认为将庚申信仰中的三猿说成是「最澄创造的形象」的也是「良源这个理论家、诡辩家」。

说到三猿,话题就转到了庚申信仰的另一祭祀对象——青面金刚身上。青面金刚是专门为了庚申信仰中的「三尸虫」而被「拉入」庚申信仰的更加强大的神明。日本的庚申堂祭祀著作为庚申尊的青面金刚,其形象是一面四臂到八臂,手持剑与弓等武器,并且一只手像大黑天那样提著裸女的头发。

依据京极堂所说,在有一些地方,将半裸的女性祭祀为庚申尊,这叫做休喀拉。也就是说,摩柯迦罗与青面金刚所提的女子就是休喀拉,也就是精蝼蛄,三尸虫的和名。

大黑天的原型——摩柯迦罗与青面金刚十分相似,大黑天是灶神,与青面金刚同为庚申尊。庚申尊可以消灭三尸——精蝼蛄,精蝼蛄即是角大师,而大黑天就是角大师的原型。也就是说,这是一个「自己消灭自己」的矛盾过程。而有了这一段描述作为引申,本文的论述也就便利了许多。

ZUN在大学时期对百鬼夜行系列的喜爱是有目共睹的。他在自己的作品中经常使用百鬼夜行系列的neta,甚至在画作中直接引用其中的原句。因此,他同样很有可能在自己的作品中使用上面的neta。

「深谢五十万 上海爱丽丝幻乐团」依随仪式棺木厚实且坚固 ——《狂骨之梦》

除去《东方求闻口授》中,神子以道教徒的身份改造庚申信仰中的三猿这一情节不谈,我们依然可以说,京极堂的这一段论述依然给大学时期的ZUN留下了印象。大黑天和大国主同上文提到的与庚申信仰相关的妖怪与神明一道进入了「思维逆转」的循环之中。

但是空口无凭,谁又能保证早已经大学毕业,迈入21世纪的ZUN还能记得大黑与大国呢?

3.黑暗之中的摩多罗

6面头目   究极的绝对秘神

摩多罗 隐岐奈潜藏于万物背上的秘神。  表面上有著地母神、能乐之神、星宿之神、养蚕之神、障碍之神、被差别民之神等等身份。真实的身份没有人知晓。  是正体不可见、不可闻、不可语的,究极的秘神。——《东方天空璋》

同样来自于《涂佛之宴》,在《涂佛之宴 宴之始末》中,中禅寺、多多良和鸟口三人在谈论涂佛的时候,展开了关于付丧神的讨论,并逐步发展到了日本的舶来神。

中禅寺将妖怪定义为「试图解读不可知的、无法理解的事物,并控制无法控制的事物的知识体系的末端」,他认为妖怪是人们将「无法捉摸的不安、畏惧、焦急、嫌恶等情绪上附加道理,进行体系化和记号化」所产生的。与器物的精和式神不同,被赋予了形体与名称并且被一般人认为是限定于某种怪异的说明之后,他才能被称为妖怪。因此妖怪是更加卑俗的。器物的精和式神都是为了控制不可理解的技术而产生的。而将技术带到日本的渡来人的末裔则是使役民,是被差别民。

中禅寺认为,河童是工匠在工程中使用的工人木偶化生后的生命体。同时在传说中,阴阳师安倍晴明让式神守候在一条戾桥下,这个式神即是人偶。并且人偶与女官生下孩子,被投入河中的孩子成为了河原者——被差别民的祖先。并且这个式神也写作织神(しきじん),有时候也直接写成职人(しきじん,工匠)二字。这样一来,河童、工人、被差别民、式神、职人的所指全都是使役民。使役民居住于社群之外,被认为是带来福祸的异人。

但是异人终究是人,当使役民进入了人类社群以内时,人类的幻想便被解体。多多良称之为「怪异的解体与再构筑」。人们发现神秘的技术每个人都能使用之后,这种在使役民身上的神秘便从使役民身上脱离,成为了妖怪。即便如此,这种歧视在一部分层面上还存在。

就好比做出一把剪刀需要采铁冶铁鞣皮等等步骤那样,各种道具都是靠著各种工艺制成的,道具背后不仅是使用者,还存在著各种工匠以及将技术输入的、秦氏等渡来人的影子。

前文所提到的把木偶或式神投入水中,承载污秽随水流去的雏人偶的祓褉巫术,是在平安时代由中国传入的疫病祭祀,也即御灵会的变体。而京都的祇园御灵会十分有名,在京都祇园社牛头天王以疫病神的身份而被祭祀。牛头天王是一名渡来神,而奥州则流传著牛头天王即是河童的父亲的传说。

而同为渡来神的摩多罗神则被认为同牛头天王——也即须佐之男命同体。京都奇祭之一——秦氏根据地太秦广隆寺的牛祭即是为祂而设置的祭典。多多良认为,前文所讲的庚申讲的祭神青面金刚可能是摩多罗神。中禅寺说过,比叡山天台宗的良源大师的弟子慈忍曾化身为独眼独脚的妖怪,为教训怠惰的僧侣而密告罪行。这独眼独脚的妖怪被叫做一眼一足法师,这一举动与休喀拉密告罪行是相同的。一眼一足法师是比叡山的妖物,摩多罗神作为天台宗的异端,被祭拜于常行三昧堂的玄旨归命坛。并且多多良记得「摩多罗神也有与一眼一足法师相同的传说」。

中禅寺称,摩多罗神是大黑天与荼吉尼天融合而成的神明,大黑天同样也是青面金刚的可能原型的候补。降服荼吉尼是大黑天的工作,而摩多罗神则是这双方的结合体。大黑天是吃夜叉的死神,荼吉尼是吃脏腑的死神,而因此摩多罗神也被传为夺取人精气的夺精鬼。

在玄旨归命坛的口传灌顶中所演唱的祭文中,两个童子的神歌是「平时不能谈论」的。左边的童子唱著「悉悉里悉尼 悉悉里悉」,右边的童子唱著「索索洛索尼 索索洛尼」,这些歌词被当做性的暗示与生殖崇拜,因而玄旨归命坛被天台宗定为邪教逐出法门。但中禅寺认为这纯粹是冤枉,并且认为左边的「悉悉」是「悉悉虫」的代指。并且摩多罗神也是疫病神、与山王神道的主神融合、与牛头天王被视为一体。摩多罗神的祭典是太秦广隆寺的牛祭,太秦广隆寺是秦氏相关的寺院——这三人与摩多罗神有关的讨论便到此为止了。

到这里,摩多罗神也就成为了和大黑天与大国主一样的,青面金刚的原型备选答案了。但是,上面的终究只是京极夏彦所写的小说中的情节,有很多关键的依据都被省略或忽略掉了。摩多罗神和大黑天与大国主究竟还有著怎样的联系,让这三者成为「三位一体的福神」呢?

著名的猿乐艺人世阿弥在其所著的《风姿花传》中提到,作为猿乐之祖的秦河胜在成仙之后从摄津国的难波江乘空舟从濑户内海离开,随水流飘到了播磨国坂越海岸。海边人发现秦河胜的姿态就如同神一样。之后当地的人就经常被神所凭依,因为这位神明「巨大而又残暴(荒)」于是当地人为其取名为「大荒大明神(おおさけ)」来祭拜他。同时,中泽新一的《精灵之王》一书中也叙述了秦河胜最初是「发洪水时从上游飘下来的壶里装著的婴儿」,这个婴儿「给天皇托梦说自己是秦始皇转世」这一传说,认为故事中的壶是「胞衣(えな)」的暗指,并且提到有一些地区将秦河胜作为「胞衣荒神」来供奉。与此同时,在《山门记录闻书》中,摩多罗神被称作「秽那(えな)天神」。由于胞衣是生命力的象征,是最原始的生命力,也就是「荒」的起源,所以摩多罗神被认为具有荒神的神格。

此外,正如上文所提,在玄旨归命坛的口传灌顶中所演唱的祭文中,左边的童子演唱著的是「悉悉里悉尼 悉悉里悉」,右边的童子演唱的是「索索洛索尼 索索洛尼」。「悉悉」是男根的隐语,而索索则是京都话中女性器的方言。因此玄旨归命坛的灌顶被认为是对性行为的隐喻,对摩多罗神的祭拜则被当做是淫欲邪教而被逐出法门。但是,这一被认为是与性行为有关的隐喻却被认为是和前文所提到的三面大黑天的两性特征俱全相吻合。虽然摩多罗神与大黑天和荼吉尼相习合还有诸多原因,但是碍于其复杂程度便不再深入记述。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不仅大国主命、大黑天和摩多罗神以相当复杂的方式连接了起来,而且ZUN还有很大的可能在天空璋中摩多罗隐岐奈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发展创作。所以在后续的作品当中,摩多罗隐岐奈理应会继续活跃下去。

4.三位一体的福神和一寸法师的末裔

但是即便如此,第一部分中所提出的问题还是没有一个答案,少名针妙丸这位身处于宗教和都市传说之间的六面boss,在未来的发展中究竟会有怎样的动作呢?

凤蝶的妖精,原来如此……

那家伙也许并不是凤蝶的妖精而是常世神喔是与我为敌的众神之一——《东方天空璋》 EXTRA 琪露诺路线

东国富士川河畔有一人名唤大生部多,劝村人祭祀一种虫并说:「这种虫叫做常世神,祭拜此神的人可获得财富与长寿。」此信仰全盛时期,人人取常世虫置于清座,载歌载舞祭拜虫神,倾家荡产只为求财求福。葛野秦河胜厌恶大生部多妖言惑众,遂将之笞打一顿,巫觋也恐惧招祸,所以不再鼓吹祭拜常世神。当时的人便作了一首歌:

太秦造河胜 纵闻此为神中神 伟哉河胜矣 恶民所惑于佞诈 太秦打惩常世神此虫者,常生于橘树或曼椒,长四寸余,大如指头。色绿而有黑点,貌似蚕。——《日本书纪》 卷廿四:皇极天皇 天丰财重日足姬天皇

据前文所述我们已经了解到,作为大黑天的大国主命和作为惠比寿的少名毘古卖是神田神社中一之社和二之社的祭神。大国主命曾与来自常世之国的少名毘古卖一道建设苇原中国。并且大黑天还与摩多罗神被视为同一,少名毘古卖被视为是童话故事一寸法师的原型。摩多罗神显然是摩多罗隐岐奈的原型,一寸法师也是少名针妙丸众多原型之一。摩多罗隐岐奈怀疑爱塔妮缇拉尔瓦是来自常世之国的橘树上的常世神,少名毘古卖也同样来自常世之国。这样一来,事情似乎明了了。

如果按照上述推论,摩多罗隐岐奈与少名针妙丸的先祖属于同一时代。针妙丸的祖辈与摩多罗隐岐奈合作的同时,隐岐奈的敌对神也与针妙丸的祖辈来自同一地域。这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二位来自于六面的关键角色来说,绝不是可以忽略的巧合。

所以,如同漫画中所描绘的那样,隐岐奈像长辈一样斥责针妙丸的单纯鲁莽、败坏祖宗家业这样的情节,在官方作品中也是可能出现的(?)。

三.神道国的幻想 弁才天的乐团 月夜下的怪界

但是,如果真的如上文所说,那么ZUN又为什么要采用七福神这一日本民间信仰中比较「热门」的信仰体系作为创作的素材呢?一直竭力不去触碰热门题材的ZUN,为什么单单给予这一信仰体系以特殊待遇呢?

2001/02/04

想著创作一个新角色就画了金发的谜之巫女小姐。看起来像是cosplay巫女的魔理沙(笑)稍微画得有些时代感。 ——蓬莱少女绘幻想

2001年2月4日,ZUN在自己的主页画廊「蓬莱少女绘幻想」上放出了一张画作:《神道国幻想》。依照描述,这幅作品中描绘了一位整体色调是金黄色的「谜的巫女」,并且是「有时代感的巫女」。除了灵梦和魔理沙之外,ZUN之前并没有向画廊「蓬莱少女绘幻想」上传过其他角色的图片,也正因此,「神道国少女」被认为是专为这个画廊而生的神国少女之一。

那么这幅作品与本文所论述的七福神又有何关系,ZUN创作她的意图又是什么呢?

在2015年6月,したらば掲示板上,有一位爱好者在浏览蓬莱少女绘幻想的作品时,发现《神道国幻想》这部作品的「神秘之处」。在同样以黄色为主调的背景中有一个淡淡的圆和模糊的英文单词。他在将图片进行了色调处理之后,看到了类似「Record」的字样。他将这一发现上传到了匿名版,旋即引起了以のりろー老师、五蚁老师等一系列考据爱好者的注意。

五天之后,有一位爱好者发现,这张图片的真身是一张商标为「Angel Record」的印著天女的形象的复写盘。这张图片并没有在ZUN当时所常用的《素材辞典》或《Ulead Pick-a-Photo》中被找到,因此它也为这张图片加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ZUN为什么要「刻意」为《神道国幻想》选取这样一张图片,并将它藏在金发巫女身后呢?虽然ZUN经常在自己的作品背景中加上一些与作品内容相称的素材图片,甚至是直接将素材图片作为画作的前景。但是这张印著天女的复写盘,与神道国的巫女又有何关联?

考察者のりろー认为,这张复写盘与ZUN当时所喜欢的乐团ZUNTATA的弁才天女logo十分相似。一幅画作、一位复写盘与logo中的天女,一个乐团,又以怎样的方式连接起来呢?

我们首先将视角转向比较具体的对象——弁才天,是来自印度教的女神。在日本她是七福神的一柱。她是萨拉斯瓦蒂河的水神。在日本她通常以弹著琵琶的容姿端庄美丽的女神为通常形象。由于众多的神话影响,她成为了财富、智慧、医疗、子嗣与音乐的代表。同时,她也是后世为日本广泛信仰的「天女」的原型。

由于弁才天是水神,因此在日本的信仰体系中,她的神社常常被建造在水边河边。同时弁才天信仰也常常与和水相关的龙神或蛇信仰相结合,在本地垂迹中,弁才天所对应的垂迹神是宇贺神和市寸岛比卖命。在日语中,市寸岛比卖命的神名可以被解释为「祭祀神明之岛的女性」,从而与弁才天有关联。而宇贺神是不属于记纪体系的一柱人面蛇神的神明,她的形象与弁才天所结合的蛇信仰相关。而在比叡山延历寺的「弁才天五部经」中,弁才天就与宇贺神合二为一,小小的宇贺神坐在弁才天头顶,这一形象被称为「宇贺辩才天」。

弁才天是妙音天女,作为音乐团体的logo和复写盘上的图案似乎不难理解。但是这张复写盘上的女性形象是「弁才天女」,或者说是「天女」,那么为什么她会作为「Angel Record」的标志形象呢?

实际上,通常的Angel Record的复写盘上的形象都是西方的「天使」形象,但在日本制作的一部分复写盘上绘制的就是日本特有的「天女」。笔者认为,这正是ZUN在「上海爱丽丝幻乐团」正式落名成立的那段时间所追求的「和洋折衷」。「Angel」是西方的天使,但它却可以表示日本的「天女」。这正是一种东西方文明交汇融合的体现。与此同时,「Angel」在西方童话中是「善」的代表,是非常具有童话感的一个词语。

让我们来反观一下《神道国幻想》这幅作品。一位神道国的「有时代感的巫女」长著一头金发,这似乎也是西洋文化与东洋文化的碰撞产物。就好像在《东方红魔乡》中,雾雨魔理沙的称号「东洋的西洋魔法使」那样,这位金发的巫女或许也是「东洋的西洋巫女」。她是东西文化交融的结晶。

同样的,日本的七福神信仰体系,以及日本整体的宗教信仰,都离不开这种「和洋折衷」。外来的文化与本国的文化相互交融,催生出新的文化与传统,这正是ZUN所喜爱的创作题材。将不同的文化相互交织,将根源不同的幻想集中到「幻想乡」中,是ZUN一直以来在进行的。

实际上,从《东方灵异传》中神道教的巫女利用「道教的力量」(霍青娥语)制裁佛教中的童子和基督教的天使时开始,由《女神转生》系列中的不同神话角色的对战继承而来的神佛道三教交融就已经是东方Project的主旋律之一了。在这一基础上,作为日本民间信仰中神佛道互融的七福神信仰不在剧情上更多地占有地位,那反而是很难令人理解的事情。

另外,刚刚所提到的ZUNTATA对ZUN而言也同样与七福神信仰有著千丝万缕的联系。ZUNTATA,是隶属于ZUN曾经任职的游戏公司TAITO的音乐开发部门的总称,其为TAITO的游戏长期提供音乐的同时,也在进行专辑制作和LIVE活动。ZUN本人曾在4Gamer的采访「射击游戏的方法论」中谈到,ZUNTATA的游戏音乐对他的影响颇深,并不是在于曲风的方面,而是在于ZUNTATA在原声集中所附带的文章,并非是对于曲目编辑的思考而是写一些诗与哲学。因为这种影响,ZUN所制作的音乐CD才会附带有精彩的故事。虽然,ZUN的通用称呼与ZUNTATA乐团没有关系。

而既然提到了ZUNTATA,那么就不得不说到由ZUNTATA前成员之一的小仓久佳老师配乐,对ZUN产生了很大影响的游戏——《奇奇怪界》。

《奇奇怪界》中巫女小夜和被妖怪捉走的七福神

《奇奇怪界》是一款于1986年由TAITO开发的街机动作射击游戏。在SFC平台上有《奇奇怪界 谜的黑斗篷》、《奇奇怪界 月夜草子》和《奇奇怪界Advance》等续作。

玩家所要做的是操纵一名叫做「小夜」的巫女,利用手中的御币和灵札来击败各种妖怪,拯救被妖怪捉走的七福神。

而在SFC平台作品《奇奇怪界 谜的黑斗篷》中,来自日本的妖怪都被黑斗篷怪人所控制的西洋妖怪捉走,而玩家可以选择小夜、前作的Boss妖怪狸魔奴化作为主角来击败西洋的斗篷怪人,阻止西洋妖怪的入侵。而在这一作中,七福神是关卡中的隐藏角色,找到后可以获得丰富的奖励。

同时,《奇奇怪界》中的经典敌人小亡灵「PUKA PUKA」正是东方旧作中最常见的怪物、吐著舌头的灵「化け化け」的原形。而这些化け化け同时也在Amusement Makers的作品《五月雨–samidare-》的EX stage中和盖茨与VIVIT一同作为客串角色出场。可以说,化け化け和东方旧作已经密不可分了。

但是这部游戏对于ZUN的影响绝不仅仅是几只化け化け这样简单的,这款以巫女为主角的射击游戏,在某种意义上是「东方Project」的前身。它把各种巫女与妖怪对战的情节与包括七福神在内的神明们种在了ZUN的心底。与此同时,《奇奇怪界 谜的黑斗篷》中所蕴含的西洋文化对东洋文化的「侵略」的暗喻,也会同样引发当时的ZUN的思考。总的来说,《奇奇怪界》作为元祖巫女射击游戏,它对东方的影响是不可小觑的。

四.来自中国的住吉三神

蕾米莉亚:……现在呢,正式向大家公开征集火箭的爱称哦——!

八意永琳:爱称……啊。那个火箭明明有住吉三神的加持在上面呢。 如果起一些很烂的名字,搞不好就飞不到月亮上的哦。 如果想要它飞到月亮上,你们能不能接受我提出的爱称呢?蕾米莉亚:三段火箭的爱称从上往下分别是:「明塔卡(Mintaka)」、「阿尼塔克(Alnitak)」、「阿尼拉姆(Alnilam)」,正式决定!

在上文谈过了惠比寿、大黑天、弁才天这几位来自日本神道教与佛教的神明之后,我们来将视线转回中原土地,来发掘福禄寿与寿老人这二位神明。

福禄寿是起源于汉文化的神明。在汉文化中,福禄寿是中国民间信仰中的三位神仙,是象征著幸福、俸禄与长寿的三位现实主义而利益化的神明。而在流传到日本之后,福禄寿三神合一,其他二位神仙的神格汇集到了福神身上。这正是信仰在流传过程中受改造的典型一例。

依据考证,福禄寿三仙的信仰来自于古代的星辰信仰,其中一种有名的说法是,这三者即是猎户座中被称为「猎户腰带」的三颗星:猎户ζ(Alnitak)、猎户ε(Alnilam)、和猎户δ(Mintaka)。这三颗星由于它们在冬季天空中显眼的位置和亮度以及排列的整齐程度,在诸多古代文明中都被以不同的方式崇拜。例如在古埃及人看来,猎户座的星是奉献给欧西里斯的贡物,腰带上的三颗星星则是欧西里斯的灵魂安息之所。据说埃及大金字塔及其周围的几座的位置,与猎户腰带的位置相吻合。除中国外其他古代宗教中,这三颗星对应著三位神明的情况也很常见,最为东方爱好者所熟知的或许就是日本神道教中的「住吉三神」了。

在《东方儚月抄》中,蕾米莉亚斯卡雷特因为不喜欢和式的火箭名而征求符合她审美的「昵称」。于是希望利用住吉计划的八意永琳委托了「喜欢星星的魔法使」雾雨魔理沙递上了猎户腰带这三颗星的拉丁语名。这一情节除了是ZUN对于「赋予名字的力量就是神的力量」这一概念的说明之外,也是星辰信仰在东方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体现。

今天接下来要有重要的仪式做,魔理沙也别妨碍我。

这可是压制黎明的明星——也就是天香香背男的化身,以便今年也能平安的迎来天照大神而举行的仪式。要是明星不隐于阳光之下,今年就会是个妖怪之年咯。——博丽灵梦 《东方三月精S》第16话 天体的恶魔与神

……然后,在这边看到的七连星,是星座之王——天龙座。而且天龙座是与其他星座不同的,它竟是活著的货真价实的龙。龙从地面飞向空中,最终支配了天空。现在应当是正将北方上空闪耀著的天之秘宝——北极星,又名不动星吞噬的过程中。

当天龙座吞下不动星的那一刻,届时能够动荡天下的存在就会苏醒过来。——河城荷取 《东方茨歌仙》第25话 浑圆球之笼

用格外大的文字标注的是天龙座。这是所谓的北斗七星。天龙一直以来都在注视著某一点,并打算飞去那里。在那一点的星星,便是北极星。

妖怪的星座里北极星是不动之星,也就是指不动明王的夜貌,不动明王——据说是大日如来的化身。大日如来,不用多说即是能够使妖怪无力化的太阳的化身,在这里为了避免夜里妖怪的百鬼夜行失去控制,于是化为北极星进行阻拦。天龙好似迟早要吃掉那个不动尊——北极星,企图支配昼夜。根据记述,预言著几千年后天龙将会有所行动,到那时妖怪的社会也会发生很大变化。——《东方香霖堂》第21话 妖怪所见的宇宙

无论是天龙吞噬北极星的传说也好,天香香背男与天照大神的争斗也好,都是星辰信仰在东方Project中的表现。八意永琳的服装上也有著仙后座、北斗七星和箕、奎等星宿的图样。但如果说到星宿之神,那么与之最相关的是——

我是摩多罗隐岐奈。既是后户之神,也是障碍之神;也是能乐之神,还是宿神、星神。更是创造了这个幻想乡的贤者之一。

——《东方天空璋》Stage6

泰山是山东的名山,是五岳之首。泰山的主神东岳大帝,也被历代王朝所尊敬。而泰山府君被认为是东岳大帝的前身。而在魏晋时期,民间有人死之后会魂归泰山的说法,而主管地府的神即是泰山府君。在中国传说中,东岳大帝几乎主管一切地府事务,是道教地府的最高神。而由于佛教的兴盛,在寺庙中道教的东岳大帝和佛教的地藏王菩萨常常被合在一起祭祀。甚至,东岳大帝也被汉传佛教列入佛教护法神之一。

自飞鸟时代佛教传入从中国传入日本之后,包括泰山王在内的十三佛信仰逐渐发展起来。天台宗的寺院赤山禅院便是将泰山府君作为本尊祭拜的日本寺院之一。公元838年,天台宗的慈觉大师円仁坐船来到中国的佛山学习佛法。据《源平盛衰记》记载,慈觉大师乘船返回的时候遭遇了暴风劫难,于是便在心中默念三宝,得到了赤山明神的庇佑化险为夷。归国后,円仁便以赤山明神作为庇佑天台山的神明。円仁去世后,第四世天台座主安慧创立了赤山禅院,供奉从中国请来的泰山府君,也就是赤山大明神。

而赤山禅院另外还供奉著别的以道教为本源的神明——七福神之一的福禄寿。在日本,福禄寿和寿老人通常被认为是北极星和南极老人星的神格化。据《诸社根源记》所载,北辰妙见菩萨即是泰山府君。这种看法在日本古辞典《下学集》中也有佐证,《下学集》中解释「泰山府君」为「本地地藏菩萨,在天为辅星,在地为泰山府君」。因此我们认为,泰山府君是妙见菩萨也就是北极星,这与福禄寿的来源相同。

江户时代的山本时亮在《福神考》中认为,寿老人与惠比寿是一神别名,泰山府君是延命长寿的神明,与此同时是给予福禄的神明。也就是说,「延命长寿的神明」将南极老人星、寿老人、福禄寿、泰山府君串联了起来。但是在中国国内并没有找到泰山府君与寿星有关联的文献,这正是中日对于泰山府君信仰的最大不同。在泰山府君流传到日本的过程中,这一信仰与星辰信仰相互联系,其所具有的和寿命生死有关的神格被视为同一,因此日本信仰体系会将泰山府君认为是星神。这是一种信仰的通俗化与福神神格的一般化。

前文所说的赤山明神保佑航行者的传说,并不是赤山明神所独有的。这一传说的另一版本是,慈觉大师円仁前往五台山学习,归途遭遇暴风,感念摩多罗神之声而得救,因此设立常行三昧堂。与此同时同为外来神的新罗明神也有类似的传说。摩多罗神、赤山明神和新罗明神这三位外来神拥有如此互通的性质,在这一意义上被视为是同一神。比如,黑川道祐的《日次纪事》中记载,慈觉大师返回的那一天,向麻多罗神(ままたらじん、音同摩摩多罗神)祈祷顺风。回到比叡山后,在比叡山的山脚下劝请赤山明神,也就是说,在这里摩多罗神与赤山明神便被认为是「异名同神」。

秘仪「七星之剑」

除此之外,据金春禅竹的《明宿集》所载,宿神也就是翁(おきな、隐岐奈)和星宿神的关系同样存在,由于争议较大,这里不做深入论述。

总之,结合摩多罗隐岐奈的符卡秘仪「七星之剑」和她的服装上的星座图案来看,摩多罗隐岐奈与星辰信仰,特别是与福禄寿和寿老人的关系也不难理解。

同时,摩多罗神和泰山府君以及大黑天这二位司掌冥界的神明的关系,让人不得不对《The Grimoire of Usami 》中摩多罗借克劳恩皮丝之处邀请赫卡提亚这一地狱女神的情节展开深刻的联想。尤其是近期《东方茨歌仙》、《东方三月精》中和地狱相关的情节、新作《东方鬼形兽》的异变场所,都与摩多罗隐岐奈有著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否这一位建立幻想乡的贤者也会成为新的黑幕,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五.结语

白莲 嘛,话是这么说……不过她成了毘沙门天的化身,变成了自身可以收集信仰的存在……论强大的话,应该是神奈子的同类吧。

神奈子 果然如此吗。总感觉她和光会修行的妖怪们不同,有种商业对手的味道……神子 对信仰真敏感……不过她居然是毘沙门天的化身。变化还真是大。神奈子 毕竟是七福神,这说不定得好好关注一番了。 ——《东方求闻口授》

一如上文所说,七福神信仰作为从东方诞生之初到现在都始终贯穿于东方project体系之中的信仰体系,其重要程度的确不可小觑。如果对七福神「好好关注一番」的话,它会成为新作剧情的突破口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摩多罗隐岐奈这位「让自己铭刻在幻想乡的人类、妖怪、以及贤者们的记忆里」的秘神,在接下来的剧情走向中还会扮演怎样的角色。宇佐见堇子作为「梦境和现实交融的人类(摩多罗语)」究竟还会推动幻想乡向怎样的方向发展。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参考论文:

①王瑶. 关于七福神中福禄寿和寿老人的考察[D]. 2013.

②唐大潮. 日本的庚申信仰与道教[J]. 宗教学研究, 1993(z1):66-70.

③张丰帆. 日本七福神信仰考察[C]// 第八届日本学研究论坛论文集(五). 2015.

参考书目:

①《暗之摩多罗神》,川村凑著。

②《涂佛之宴 宴之支度(下)》,京极夏彦著。

③《涂佛之宴 宴之始末(上)》,京极夏彦著。

④《源平盛衰记》,著者不明,古谷知新编。

来源:

官方作品翻译 来自THBwiki

神道国幻想相关考察 来自のりろー08的个人主页

ZUN绘图片来自ZUN的官方网站

部分资料来自维基百科

创作指导:Cio 老师/院长each 老师

协力:瞳 老师

插画:Bonedwoo知青 老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