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故障走,這位“汽修兵專家”確實不簡單!

周員正在維修車輛傳動系統。

皮膚黝黑,略顯憨厚,熱情助人,酷愛鑽研。當兵13年,參與10多次重大車輛長途任務保障,解決10餘項維修技術難題,經他主修的車輛返修率幾乎爲零,人稱“汽修兵專家”。這就是63683部隊汽修兵周員的真實寫照。

“車有故障找周員,只要他出馬,人到故障走,既省時又省力。”採訪時,該營營長郭洪傑對他這位“良將”讚不絕口。

人到故障走,這位“汽修兵專家”確實不簡單!

電路檢測。

2017年11月,部隊按計劃開展新訓駕駛員長途複訓,複訓車隊在行進過程中,突然一輛教練車熄火,駕駛員緊急靠邊停車後,無論怎麼啓動,發動機就是轉不起來,教練班長魏濤初步判斷爲噴油泵故障需要拖回維修。此時,跟隨車隊保障的周員拎着工具箱,急匆匆地趕到故障車前,“先別拖回,我來看看”。

周員詢問情況後,抄起傢伙就往底盤下面鑽。“噴油泵損壞可是個技術活,沒有兩下子是解決不了的。”一旁的教練班長邊看邊自言。就這樣敲敲打打、鬆鬆緊緊、按按壓壓,持續不到5分鐘,周員扭動着身子從車底移動出來,起身、打火,動作乾淨利落,車輛平穩啓動。

滿身油污的周員,輕擦臉頰汗水,脫掉手套,召集大家現場講解故障原因:“長途行車油路系統進氣是很常見的故障,遇到這種情況,就需要爬到車底,排除空氣,才能解決故障。”周員一邊講一邊又給大家做了一次示範。在場的戰友們紛紛伸出大拇指,直贊“高手就是高手,我們服!”

人到故障走,這位“汽修兵專家”確實不簡單!

爲班組人員輔導維修理論知識。

周員沒有外出培訓經歷,“汽修兵專家”這個稱謂着實讓他下了不少功夫。剛接觸汽車維修那會,他連最基礎的汽車構造都不懂,有一次因爲認不全扳手,被班長請到了一邊“休息”。從那時起,他便暗下決心,一定要和自己較較這個勁。

爲了提升專業技能,他見縫插針,合理利用每天的時間,白天泡在崗位上,晚上待在圖書室,原理一遍看不懂就看三遍,實操三遍學不會就練十遍,還是不懂不會,就纏着班長們問個明白才罷休。那段時間用他的話說,“就連夢裏都是修車的場景”。

功夫不負有心人,憑着這股子楞勁,周員迅速掌握了車輛維修保障的基本技能,還先後考取了汽車維修工、焊工等多項資格等級證書,並走上了班組長崗位,成爲當時全所唯一一名士官班組長。

人到故障走,這位“汽修兵專家”確實不簡單!

以修帶訓。

就在周員當班組長的第二個月,一個看似手到擒來的維修任務,卻讓他吃了敗仗。那次,部隊執行物資運輸保障任務,一輛指揮車突然“趴了窩”,周員給車輛全面“體檢”後,發現發動機氣門有異響,當即拍了胸脯:“這故障簡單,馬上就能修好。”可他把發動機氣門調整了幾次,也毫無收穫。最終,還是從單位請來了老班長,經現場指導重新排查後,故障很快得以解決。

“車輛維修如同戰場爭鋒,來不得半點虛的”。經過這次事件,周員意識到自身能力素質距離精準快速的戰場保障還有很大差距,於是“學、啃、練、研”就成了他的“家常便飯”,爲了能與更多的車輛故障打交道,他還專門請來專家人爲製造故障點,進行排故訓練,經過一番刻苦學習鑽研,周員慢慢走出了上次吃敗仗的陰影,還練就了一身“望、聞、問、切”的修理絕活兒。

人到故障走,這位“汽修兵專家”確實不簡單!

柴油車維修培訓。

一次,周員帶着班組成員到兄弟單位上門服務,當他正在對一輛車進行檢查時,一輛軍車從他身邊駛過。“不好,趕緊讓車停下來。”憑着豐富的維修經驗,周員果斷判定爲發動機異常。後經檢查,發現是車輛嚴重燒機油,導致潤滑油油量減少,壓力驟降,使發動機負荷加大而產生異響,如不及時處理將會導致發動機拉缸,後果將不堪設想。由此“汽修兵專家”的美名便不脛而走。

生活中的周員總是樂呵呵,擁有一副樂於助人的熱心腸。他經常把工作中的經驗和技巧梳理總結,製成通俗易懂的小冊子,毫不保留地分享給戰友。當戰友遇到維修難題時他總會面對面教方法,手把手傳技術。工作中,他還愛搞點創新小發明,出自他手的變速箱快速拆裝器、車輛快速保養新流程等5項革新創造,有效提升了單位車輛維修保障效率。

人到故障走,這位“汽修兵專家”確實不簡單!

爲新訓駕駛員講解車輛基本知識。

十幾年來,周員撰寫維修故障案例近千條,參與編寫維修資料彙編10餘冊,維修車輛3千餘臺,革新工具10餘件,帶徒20餘人。個人連續9次被評爲“紅旗車修理工”,6次被評爲優秀士兵,1次被評爲優秀士兵標兵,榮立三等功一次。

採訪結束,營長郭洪傑又拿來一紙紅頭通知,周員被上級確定爲高技能操作人才工程行業尖兵型培養對象,筆者感嘆,這名“汽修兵專家”確實不簡單!

人到故障走,這位“汽修兵專家”確實不簡單!

帶領班組人員更換車輛後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