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 周紀一 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烈王七年(前369)

司馬光寫《資治通鑒》,是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開始的。話說這位周威烈王午在位一共二十四年,問什麼司馬光不從此人即位開始寫,也不從他死開始寫,偏偏挑這麼一個年份呢?因為本年度發生了這麼一件事:

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

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三家分晉」事件,歷來史家都把這件事看做「春秋」與「戰國」這兩個時代的分界線。

要說起晉國,也是個老牌諸侯國。周武王發伐紂滅商後,不到兩年就死了。他兒子周成王誦繼位後,把自己的小弟弟封到一個叫「唐」的地方當老大,後來改國號為「晉」,就是大概今天山西那片。所以後來歷代以山西起家的政權大多都會稱國號為「晉」。

說起來晉國也是王室後裔,根正苗紅,從地圖上看地盤也挺大。但其實大家不要被地圖騙了。這可是近三千年前,以當時的人力和科技水平,一個政權能夠有效控制的區域其實很小。在周朝早期,能控制方圓一百里的就算是大諸侯了。城與城之間,出了大路,就到處是盜賊野蠻人;有時候甚至連盜賊都沒有,只有大象老虎、鱷魚犀牛——那個時候在現在的河南也是有大象的。

所以周天子纔要封建諸侯。在周代,只有天子的嫡長子,也就是王后所生的最大的兒子才能繼承王位。那其他的兒子,包括一堆小妾生的怎麼辦?周王看一個小兒子快成年了,就拿來地圖,找個地方一劃,這片就歸你管了!雖然地圖上的名義上都是周王的地盤,但也僅僅是名義上的,很多時候是欺負當地的土著沒文化,一通雞同鴨講後就宣佈這塊地歸我老周了!至於兒子封出去了以後怎麼辦?如果是喜歡的兒子,可能還給他點兵啊錢啊什麼的。感情差點的可能就一窮二白的上路了。不過這樣,周王基本也不會怎麼管各諸侯國的具體事務,當然他也沒實力全管。只要按時上貢不搗亂,那就由得你折騰。

從地圖看,老晉被分到北邊,別看現在山西就是個內地省份,那時候直接挨著匈奴,就是國境。開荒種地的閑暇時光還要和少數民族兄弟打打架,所以也不是啥好地。

不過,在數方勢力混戰的局面中,有一種理論,叫「得邊緣者得天下」。春秋時期的四大國——齊、楚、秦、晉,正好對應華夏之境的四個邊緣。其實這很好理解,有一個穩固的大後方作為根據地,發展起來自然事半功倍。這四家雖然都要跟周邊的蠻夷打交道,華夏之民彼時雖然實力有限,但比起那些個蠻夷來,水平不知道高到哪裡去。所以蠻夷其實就是來送經驗值的。相反,處於中原的那些個國家,包括周,雖然初期過得挺滋潤,但很快就後勁不足。一是都處於四戰之地,二是實力都差不多也很難吞併對方。自從春秋首任霸主齊桓公小白死後,齊國連續發生君位紛爭,實力下降,之後的整個春秋時期基本上就是晉楚兩國對掐,齊秦圍觀,其他國家打醬油。

但「得邊緣者得天下」,也意味著在中心地帶也得有地盤。如果只是純邊緣,那就永遠只是邊緣了——比如整個春秋時期都不在線上的燕國。再比如吳、越,雖然都抓住機會小爆發了一把,但很快都被摁回去了。

如果就這麼發展下去,很可能出現一個「晉始皇」或者「楚始皇」。齊國雖是姜子牙之後,但自從齊桓公死後,無心爭霸,轉而專註於做生意——開玩笑,打仗那麼累那麼辛苦,做生意多輕鬆愉快!秦國倒是有些想法,奈何一直被老晉堵著,只好埋頭往西邊發展,從少數民族兄弟身上找回點平衡感。而楚國雖強,但有一個致命的弱點,所謂「楚人剽輕」。楚人基因中的浪漫因子略多,你看《楚辭》裏動不動就兮啊兮的,跟《詩經》四字一句的一板一眼比起來,更有一種輕飄飄的感覺。浪漫了就喜歡追求自由,結果就擰不成一股繩,總是關鍵時刻掉鏈子。雖然我也算個楚人,但也不得不承認「晉始皇」更有可能出現。

然而最後,卻是秦始皇達成了「祖龍」的成就。這一切,其實在三家分晉的那一刻就已註定,「晉始皇」永遠成為了一個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