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準則原文:

實務屆、理論界通常理解為,處置當期期末合併資產負債表不再納入該子公司,期初數不調整,但合併利潤表要納入子公司處置前的當期利潤。

想像一下合併過程中,子公司的報表,期末資產負債表是一張空表,各個科目金額全是零,期末利潤表科目滿滿都是金額。

首先,資產負債表與利潤表的未分配利潤的銜接就是個大笑話,銜接公式會顯示大大的差額,差額即為,當期處置前的凈利潤。

其次,如果子公司存在期初未分配利潤,單憑子公司那張僅有當期的利潤表,哪能使得最終的合併結果與期初銜接上。

如此,期初也銜接不了,期末也銜接不了,這合併報表沒法編啊!辦法總是人想的,最終不就是要報表平嗎,不就是期初期末銜接嗎?審計的最後一招,倒軋!包治百病。

要想銜接,兩個必須!

(1)必須做到將子公司期初未分配利潤體現出來;

(2)必須做到子公司資產負債表未分配利潤科目與利潤表科目銜接。

既然準則說資產負債表不包括子公司,那麼並上來的子公司利潤表各科目金額按照準則要求保留,同時等額在合併層面強行去掉,然後把子公司期初未分配利潤加回來。

舉個簡單的例子:

母公司只有一筆處置長投的投資收益,沒有其他利潤構成,凈資產中還有一項是股本,沒有其他項目,期初未分配利潤為零。原長投金額200萬,處置價款400萬,個別報表實現200萬的投資收益。

子公司期初有50萬未分配利潤,本期有一筆100萬的收入。

方法一,僅將子公司利潤表放在合併過程表中,然後合併調整分錄如下:

期末合併報表調整操作:

借:投資收益150萬(自動過到未分配利潤科目借方)

年初未分配利潤 -50萬(自動過到未分配利潤科目借方)

貸:年末未分配利潤 100萬 (手動在未分配利潤科目貸方)

解釋一下:

(1)抵消的150萬投資收益是調整個別報表與合併報表處置差異,合併報表層面是處置權益法調整後的長投,個別報表層面處置的是成本法長投,二者差異即為權益法調整金額,即,子公司期末留存收益150萬;如此,合併利潤表中體現出來的就是合併層面處置投資收益為200-150=50萬。

(2)子公司年初未分配利潤得以在合併層面出現,為50萬;子公司利潤表收入科目金額,得以在合併層面出現,為100萬;

(3)該筆分錄不影響未分配利潤金額,因此,合併層面未分配利潤仍為母公司未分配利潤,即,200萬,只是,經過一輪洗禮,由之前的個別報表處置收益200萬,變為了合併層面處置收益50萬+子公司當期100萬收入+子公司期初50萬未分配利潤。

方法二、

合併過程不放子公司報表,子公司各利潤表科目在調整分錄體現,將個別報表層面處置投資收益調整為合併層面投資收益,差額即為子公司處置前的利潤(不考慮少數股東),於是結合本案例會計處理為:

借:投資收益150,年初未分配利潤-50,貸:收入100。 如此,子公司利潤得以體現,投資收益為合併層面處置投資收益,年初年末未分配利潤得以銜接。

本社更推薦方法二。

案例合併過程表,可關注並留下郵箱。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