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寫了中級財管第二章的吐槽文,今天接著寫,因為備課的原因,今天一早上都在被第二章摧殘。

平心而論,作為培訓工作者,這些知識對我來說並不難,我的學員們在學的時候其實也可以很快上手。但是!學完就很容易忘。

為什麼呢?因為這些知識實在太抽象了,來來回回就那麼幾個公式,背下來,寫題目套公式就完了。也不會考得像注會那麼深入。可是沒多久不練習的話就忘得差不多了。

而作為傳道者的我,在講解這章的時候表面對學員心平氣和,內心早已是萬馬奔騰了呀。想把這章講得生動實在很費心力呀。

好了,吐槽了這麼一點點,我們繼續看第二部分。收益與風險分析。

【貳】收益與風險

本節的知識看起來挺沒趣的,其實這裡頭透露的思想和方法完全可以運用在金融投資領域,只不過教材沒有明說罷了。你想想收益和風險不就是投資方面,甚至再直接些不就是股票投資最需要考慮的東西嗎。

這裡有個知識我覺得還挺有用的,就是利率的知識。最有用的一個公式就是:

這公式太有用了。簡直就是防理財忽悠的利器。

比方說你手上有100萬,你存銀行一年的利率是3%,通貨率是5%,那你還往裡存就是傻子。按照這個公式,你的實際利率是-1.9%!為啥,一年後你從銀行收回來103萬,但是按照通貨膨脹你原來這100萬至少要增值到105萬才能平本,你反而虧了2萬。也就是說銀行給你的利率必須大過通貨膨脹率你才有一個正收益。再引申一步,如果你是公式的財務總監,公司要進行金融市場的投資,你知道該如何用這個公式抉擇了吧。

當然啦,利率還有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的區別,這個在保險理財產品或者貸款服務中是最容易給財務小白挖坑的地方之一。有機會咱們在課程里聊聊,如何判斷一個理財保險產品是不是值得購買,以及如何避坑的方法。

接下來就是正題:收益與風險在單項資產和資產組合中的計算方法。

為了避免太無聊,我就簡單說說哈。

收益咱主要就看預期收益的演算法。

先看單項資產的預期收益率怎麼算,一個字:加權。

啥是加權,就是算平均的意思唄。只不過人家算平均的方法比較別緻:用概率為權數來算平均。看下這個噁心的公式:

這個公式別記了,記也怕是很難記住,數學很好的人請忽略這句話。這個公式很簡單,但是在實際應用時有個很明顯的困難之處。

比如說一項資產,有20%的概率獲得15%的收益率,有80%的概率獲得30%的收益率,那麼它的預期收益率=20%*15%+80%*30%=27%。

那麼問題來了,你如何估算出有20%的概率是這個收益率,80%的概率是那個收益率呢?

我想除了非常高大上的數學量化演算法,咱在日常工作中主要得靠蒙了吧。這就需要很多的經驗和直覺的判斷了。難怪說投資是一門藝術了,藝術這玩意主觀意思太強了,天賦很重要呀。

有人覺得靠蒙也太不靠譜了吧。這倒不一定哦,大家都聽說過德州撲克吧,玩的好的人對各種牌型的概率可是爛熟於心的呀。所以我還是相信經驗老道的財務總監們能相對靠譜的估計出一個概率的。給你看看一個德州撲克高手心裡的不同牌型的概率估算圖。

收益的計算不是太難。風險相關的公式看著才糟心。來,朋友,感受一下。

還有大名鼎鼎的CAPM模型

很多朋友學到這裡的時候真的非常想把教材撕掉吧。

這些知識看起來很無聊,但是也有實際的意義,只不過教材並不告訴你而已。

你看你要投資,再具體點,咱投資股票,其實和玩德州撲克很相似。作為一個股票交易員,在考慮是否購買某隻股票的時候,他需要根據他的專業知識(基本面,財務面,技術面等)大致判斷出這隻股票的收益區間,同時就像硬幣的正反面,收益對應著相關的風險,不同的股票就好像德州撲克里不同的牌型,對應不同的概率或者叫勝算。交易員根據這個心中估算出的勝算來下注,買入多少股,什麼時候賣出多少股,倉位控制在什麼程度。

這些知識其實在這裡都有告訴你,不過想繼續深入下去,恐怕你得學學註冊會計師里的知識了,更專業的金融知識拿更要學習其他的知識了。在這裡我們不討論這麼深。

這一節的這些知識,我們可以進行一些提煉,讓它們為我們財務日常的一些投資決策服務已經完全夠用了。

比如,你作為一個財務總監,公司賬上有大量閑置資金,正籌劃投資股票或者基金。需要做一個資產投資組合。你就可以用收益率模型和資產組合風險模型以及CAPM模型來進行決策。決策的好,你幫公司賺錢的同時自己的收入不也上來了嗎?具體應用咱們以後說。今天先到這了,累了,匿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