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啓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明成祖朱棣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古代帝王,他既是盛世英主,又是亂世梟雄,其行爲舉止也是時而殘暴時而荒誕。比如在永樂十八年,朱棣就曾下達了一項令人匪夷所思的聖旨——全國範圍內抓拿尼姑和女道士。

  那麼,朱棣到底緣何下次怪異聖旨呢?這還要從一個叫唐賽兒的女人說起。

  唐賽兒是明朝初年著名的農民起義女領袖,她的造反活動雖然沒能最終成功,卻意外成了朱棣一輩子的心病。

  唐賽兒是山東濱州蒲臺縣人,雖然家境貧寒,早年卻過得十分幸福。雖爲女兒之身,唐賽兒卻自幼跟隨父親習武,15歲時便已武藝超羣,遠勝鬚眉。少女初長成時,唐賽兒又嫁給瞭如意郎君林三,從此夫妻恩愛,伉儷情深。

  但是,唐賽兒的美好生活卻被本來風馬牛不相及的明成祖朱棣徹底打亂。

  朱元璋隔代將皇位傳給孫子朱允炆後,朱棣爲了篡奪皇位發動了歷史上著名的“靖難之役”,而“靖難之役”的主戰場就是唐塞兒的家鄉山東。經過多年戰亂,山東地區已經是民不聊生、餓殍遍野了,永樂年間,山東又經歷了連年旱災,糧食顆粒無收,山東百姓飽受饑荒之苦。

  就在這種背景下,朱棣爲了鞏固皇權又決意遷都北京。遷都是王朝大事,免不了大修宮殿、開挖運河、南糧北調,而這些浩大工程都是需要大量人力的,於是朱棣下令徵調山東數十萬民夫,農民徭役也隨之加重。

  在朱棣如此折騰下,唐賽兒的丈夫和父親先後被殺死、逼死。唐塞兒痛失至親,對明朝對朱棣自然都是恨之入骨,於是她決定奮起反抗,發動起義,不魚死網破不善罷甘休。

  自古以來,農民起義軍都喜歡藉助宗教的力量來造反,唐賽兒也不例外,她以白蓮教爲名,以紅白旗爲號,聚集教徒,起兵抗明。

  爲了樹立自己的神祕形象,唐賽兒還稱自己曾在山腳下的石頭縫中發現了白蓮教的聖書和寶劍,憑此二物,唐賽兒不但能通曉諸術,預知未來,還能號令天下,莫敢不從,簡直比倚天劍和屠龍刀還神奇。

  不過,唐賽兒的這招故弄玄虛還是非常管用的,當地百姓都相信她並非凡人,還稱其爲“佛母”。其實,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唐賽兒極其教徒的自我炒作。

  唐塞兒領導的起義軍曾屢次告捷,還攻佔了青州、莒州等地,並斬殺了多名明朝大將,殲滅了數千明軍。但是唐塞兒起義軍的規模最初只有幾千人,鼎盛時期也不過聚衆數萬,整個反明運動僅僅維持了三個月就被徹底鎮壓了,根本成不了氣候,其規模和影響力與歷史上諸多著名農民起義簡直無法相提並論。

  既然如此,朱棣又爲什麼要不惜傾舉國之力全國追捕唐賽兒呢?

  起義失敗後,首領唐賽兒僥倖逃脫,因爲佛門清靜之地向來是躲避世事的理想之所,而唐賽兒又自稱是“佛母”,所以朱棣料定唐賽兒藏身於寺廟道觀之中。

  永樂十八年三月到五月,朱棣曾兩次下旨逮捕京師和山東境內的女尼和女道士,追尋無果後又將搜查範圍擴大到全國的寺廟與道觀,前後被抓捕的女尼和女道士達到了數萬人。但是,唐賽兒就像人間蒸發了一般,真的是活不見人死不見屍,朱棣至死也沒能尋到她的下落。

  起義軍已散,唐賽兒已經沒有了翻身的可能,朱棣之所以不惜代價抓捕唐賽兒是因爲永樂十八年是個非常關鍵的時間節點——遷都前夕。

  朱棣決意遷都,朝野上下反對聲不絕於耳,官僚不想背井離鄉,百姓更不想增加負擔,而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唐賽兒卻起兵造反了,這難免讓諫臣有了把柄——你看,讓你別遷都非要遷都,這下逼反百姓了吧!

  所以,朱棣想要順利遷都,就必須從根本上搞定叛亂,殺了唐賽兒表明立場,因爲他的遷都大計容不得半點閃失。這纔是朱棣對唐賽兒恨之入骨的關鍵,也是他不惜代價追捕唐賽兒的根本原因。

  參考資料:《明史》、《國榷》

  文中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