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用心發現世界


[行攝江湖]





G

上帝視覺 看印象佛山

od's Vision

——————————————————



人物簡介:

劉世輝,80後,南海丹竈人,供職於佛山某企業。熱愛攝影,善於鑽研。他擅長無人機拍攝,關注佛山本土題材,入門幾年便榮獲獎項300餘項,其中國際獎200餘項,國際攝影展特別獎、金獎、中華藝術金馬獎、入選全國攝影藝術展覽等等,一個個的攝影大獎是對他學習的有力回報。


他參與創作的延時航拍短片《印象佛山》,成爲展現佛山形象的一個窗口。



在攝影圈,基本是“老槍”當道,40歲以下,出道沒幾年,就在國內國際頻頻拿獎的人並不多見。在佛山,劉世輝是其中一員。有人說這是天賦,但他知道,攝影是一項既費體力也耗腦力的活兒,刻苦鑽研是必須的,起早貪黑是正常的,善於發現是關鍵的。





O

鏡頭外是俯瞰世界的豪情

verlook the world

————————————————————


(樵山風光)



劉世輝真正接觸攝影還是在八年前,當時地方政府舉行表彰大會,工作關係,劉世輝負責拍攝本單位領獎的瞬間。對於從來沒有接觸過攝影的他來說,看着同事交過來的單反相機,甚至有點不知所措。雖有同事的簡單指導,但是最後拍攝出來的照片,他並不滿意。


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好。劉世輝給自己提了要求,就是要把攝影學好,出色完成公司的拍攝任務。他自己購置了單反相機,下狠心鑽研起來。



(璀璨金高區)



報讀攝影班、購買攝影書、參加攝影展、結交攝影人,只要能提升攝影水平,劉世輝都會努力學習虛心求教。


除了學習單反相機拍攝,劉世輝順應潮流玩起了無人機航拍,這帶給他完全不一樣的拍攝視角,打開了一扇攝影新世界的大門。



(三龍灣朝霞)



攝影不是一件輕鬆事,玩航拍更需要極大的熱情。經廣東省委宣傳部推薦至深圳“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週年展覽”的攝影作品《三龍灣朝霞》出自劉世輝之手。


爲了拍到一張滿意的照片,他連續一個多星期早上四點多起牀,揹着幾十斤的器材從桂城來到東平大橋守候,天氣時好時壞,沒有誰能預見,唯一的方法就是起得更早,等的更久,反應更快。


(大地調色板)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這一不斷嘗試不停挑戰,他拍攝了大量佳作,航拍作品獲評廣東首屆無人機航拍攝影大賽金獎、佛山市第六屆攝影藝術作品展覽藝術類金獎。





Y

鏡頭裏是對家鄉的無比眷戀

earning for home

————————————————————


(嶺南屋脊)



如果說航拍是劉世輝以獨特視角俯瞰世界的一種偏好,那麼拍攝和佛山和家鄉有關的自然風貌、民俗風情則是他流淌在血液裏的一種責任和擔當。


愛一個地方,就會爲這個地方做點什麼。在劉世輝的作品中,你能夠感受到他的一顆赤子之心。



(夕陽萬頃方塘)



歷時半年,400G素材,52個鏡頭,一部延時航拍大片《印象佛山》,幾乎收集了佛山的所有好天氣。劉世輝擔任總導演,聯同王維家、招力行兩位攝影師,先後輾轉五區,追趕每一場日出日落,俯瞰佛山每一寸風景,他們用鏡頭描繪出了他們眼中最美的印象佛山。


後來,這部作品在“見證佛山蝶變”影像徵集大賽中,憑藉每一幀畫面的細緻刻畫每一個鏡頭的溫情流露而一舉奪冠。



(夕陽大旗頭)



如果說《印象佛山》表達的是對家鄉的致敬,那《普君市場》就是對過往的眷戀。在這一部作品中,劉世輝歷時一個多月,從凌晨4點到晚上10點,記錄了這個市場拆遷前後,市民生活的千姿百態。



(年三十早上六點,麪粉檔的老闆張羅好擺貨)



靠賣菜獨力支撐家庭的媽媽,靠賣魚養活一家幾口的妻子,一早跟隨爸媽出門賣水果的女孩,肉檔案板上睡着的孩子……從黎明到黑夜,從喧鬧到冷清,從精神到疲倦,在城市發展中,他們都是親歷者。


不捨、眷戀、迷茫,在他們的臉上是如此深刻。


(年三十晚,豬肉檔主結束一天的營業)



在普君市場拆遷前的最後時光,劉世輝用鏡頭記錄了這一羣體。他說,這些照片有自己的溫度,記錄下來,告訴大家“我們曾經在這裏生活過。”


(年初五早上,一位檔主揹着熟睡的孩子)



拍了那麼多,可回頭看,劉世輝有時會覺得自己拍攝的東西其實沒什麼特別,他在思考,自己拍攝追求的到底是什麼?


“攝影可能最後還是迴歸本真吧。”

何謂本真?拍攝感動自己然後感染他人的作品,不刻意爲之即是本真。







獲獎經歷



《曬香雲紗》獲第53屆阿根廷羅薩里奧國際攝影展線條組PFR特別獎章、PSA金牌和第六屆中華藝術金馬獎;

《都市韻律》獲第八屆(IPA)國際攝影藝術展金獎(航拍組);

《球韻》獲2018“亞太杯”SPEING國際攝影巡迴展APC金牌;

《孤舟》、《曬布(組照)》兩件作品入選第26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藝術類);

《孤舟》首屆“行攝大師杯”全國藝術攝影大賽金牌(風光組);

《停車場》(組照)獲第二十屆全國藝術攝影大賽金獎(紀實攝影類);

《共享之路》獲香港第八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綜合系列金獎;

《繁華都市》獲2016廣東首屆無人機航拍攝影大賽金獎;

《荷塘穿梭》獲佛山市攝影家協會奮進新時代佛山市第六屆攝影藝術作品展覽藝術類金獎;

《三龍灣朝霞》經廣東省委宣傳部推薦至深圳“大潮起珠江——廣東改革開放40週年展覽”。





<完>


來源 | 《廣佛都市報·行攝江湖》專題策劃

編輯 | 嶺南君

聲明 | 我們推送的每一篇文章都會註明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