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向来是每一个人日常生活里最重要的一件事儿。

  民以食为天,从古罗马时期的酒神狂欢,到现代人的聚餐派对……吃,慢慢变成了“慢节奏”、“仪式感”的一部分,而吃得讲究,则演变成了一种餐桌上的艺术。

  每一次咀嚼,每一口下肚,都关乎用餐者的风格个性、习俗习惯。

  不一样的食物、食物的层次、以及用餐习惯,也造就着每一个与众不同的个体工作和生活的方式。

  不过,身为时尚探测器,我们也对那些时装从业者们、明星设计师们非常感兴趣,除了以独一无二的剪裁、设计,征服着全世界时装爱好者,到底他们的餐桌上都有些什么。

  西班牙就有一本美食杂志《Tapas》,在某个夏天就曾经为我们双手奉上了这么一些画面:

  比如手上拿着一根快融化的冰棍的Tom Ford,依旧西装革履,透露出近乎撩人的性感。

  爱吃甜食的还有 Dsquared2 的创始人,Dean和 Dan Caten 俩兄弟一人一个甜筒让空气瞬间变得甜腻。

  意大利时装大师 Giorgio Armani 在不紧不慢地享受一盘口感饱满扎实、浓稠绵糯的Risotto;

  注重身材管理的超模和女演员们大概就不爱吃饭,Kate Moss、Linda Evangelista以及玛丽莲·梦露都是一杯香槟酒解决了。

  其余的吃货还有《星球大战》黑武士,捧着一大袋 brezel 津津有味;

  拳王阿里在大快朵颐地啃西瓜……总之,明星设计师和明星们的吃相,都让人心痒痒。

  不过遗憾的是,《Tapas》的内页,几乎与那些让人迷醉的封面无关,所以我们也无法从杂志里窥视明星设计师们到底爱吃啥。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补充一下,时尚圈的“明星们”对吃,究竟又有多么讲究。

  他们爱在哪儿吃?

  今晚去哪儿吃,这可是一件值得好好考虑的大事儿。

  但是对于一整天都在忙着决定不了颜色和其他事情的设计师来说,有一、两家钟爱的餐厅,就几乎解决了大部分的问题。

  老佛爷 Karl Lagerfeld 生前爱去巴黎的 Mythys 酒吧坐一坐,但绝对不碰酒精,位于纽约 Soho 区的 The Mercer Kitchen 则是 Karl 钟爱的餐厅。

  餐厅主打新美式混合菜系,松露芝士披萨、烤鳕鱼和 Mercer Burger 是招牌菜,虽然都不是“瘦身人士”Karl 的菜。

  Alexander Wang则喜欢光顾纽约大学附近的一家精品川菜馆——好面馆。

  说是川菜,其实偏向于中式Fusion,菜品精致,口味也不错,磅礴特别推荐焖小黄鱼和苹果汽水。

  王大仁同学还在著名百货公司 Baneys 旗下的Freds,捣鼓过一期设计师汉堡,以台湾传统的刈包配合签名式的黑色包装,十足的“中式汉堡“。

  坐落在曼哈顿的法式餐厅La Grenouille,早在上个世纪 70 年代就吸引了诸如时装设计师Bill Blass、演员 Valerie Perrine 与 Aurore Clément 等等熟客。

  出生于比利时安特卫普的Dries Van Noten,与这座安静的城市一直以来都有种如胶似漆的情感,也包括他爱去的餐厅,和面包坊。

  比如莱茵河畔的一家以黑麦面包味特色的面包店——Bakkerij Goossens。

  还有坐落在一栋 Art Nouveau 风格建筑内的法式餐厅 D?me,店主 Sophie Verbeke 曾是 Dries 的造型师。

  有时候下班晚了,Dries会和男友 Patrick 匆匆地在常去的法国餐厅Hungry Henrietta,吃一顿“今日特餐”。

  还有爱吃爱到骨子里的 Dsquared2 双胞胎设计师 Dean 和Dan Caten,直接就把米兰公司总部的顶楼建成了一个带游泳池的餐厅——Ceresio 7,服务生全部身穿 Dsquared2 时装制服。

  还将宝格丽酒店的大厨 Elio Sironi 挖来了自家办公室“后厨”,每天烹制美味佳肴。

  Jacquemus也拉着餐饮品牌 Caviar Kaspia 合作,在巴黎老佛爷百货里开了一家叫 Citron 的咖啡店,店内到处可见招牌的柠檬黄色。

  不过,也不是每一位设计师都喜欢去饭馆吃饭,比如 Visvim 创始人中村世纪,就钟爱与妻子女儿窝在家里吃温馨的“住家饭”。

  中村每天的生活过得稀疏平常,凌晨五点醒来给女儿做早餐,送女儿上学之后再去超市给妻子买好一天的日用品,才会开始工作。

  下班之后也不流连于酒吧,而是等女儿放学之后,与妻子一起吃晚饭,这一些让内心瞬间柔软的日常,都被融入到 Visvim 每一季的设计里,逐渐变成官网上随笔栏目——Dissertations。

  他们爱怎么吃、吃什么?

  大家都有自己经常光顾的“私藏”餐厅名单,就连点外卖都不外乎那几家。其实,大部分自律的设计师们,也拥有一套非常规律的用餐习惯。

  比如在 Thom Browne 纽约办公室上班的亚太区业务总监 Juwon Park 就曾经透露过,Thom Browne每天早上都会在固定的时间上健身房或者游泳,以及享用一杯醒神的黑咖啡加白吐司作为早餐。

  不仅如此,在每天六点的“Champagne Time”,Thom Browne一喝就是好几杯,过后还会夹着一瓶全新的香槟溜回自己的办公室。

  拥有一大片后花园的Dries Van Noten,每日餐单更是诗意美好到不行。

  他妈妈从小就教他自制果酱,于是他在花园里种下了各种各样的水果,果酱的口味就根据水果产季而定,每天早上的早餐就是一片面包涂上手工制果酱。

  同时,花园里还分区种植了玫瑰、大丽菊、芍药等花卉,Dries闲暇时候就爱去花园摘点玫瑰和柠檬,自己炮制“玫瑰柠檬露”喝。

  办公室里还有请厨师烹制午饭,不过 Dries 大多数情况都只吃沙拉和鱼,伴着五楼窗外可以俯瞰整个安特卫普和海港的绝佳景色,无比下饭。

  而王大仁的菜谱就要 Heavy 得多了,他最爱吃荷叶包着蒸的糯米饭(又称“糯米鸡”)、各种研制的泡菜、姜葱鸡、鸡汤泡饭、越南牛肉米粉,活脱脱一个行走的“亚洲胃”。

  向来聚焦于青年文化的杂志Buffalo Zine,也在最新的一期里采访了不少时装设计师,收集了 100 多份美味的私房菜谱。

  有像是红底鞋创始人Christian Louboutin、Bella Freud这样的著名设计师,也有伦敦时装周上瞩目的新星Martine Rose。

  从顶级超模 David Gandy 的泰式海鲈,到发型师 Cyndia Harvey 的炸香蕉馅饼、Stella Tennant 的板栗夹馅……

  他们纷纷向 Buffalo Zine 分享拿手菜,以及在繁忙的工作日,他们的午饭都是怎么解决的。

  男装品牌 Cottweiler 的创始人 Matthew Dainty 和 Ben Cottrell 在享用风味烤鸡

  Martine Rose就说自己的设计工作室就像是一个烹饪“大杂烩”,每一天的风味都不一样。

  有自制铁板烧、也有意大利菜、厄立特里亚风味,以及越南菜,如果有一天不想在厨房吃了,大家伙儿就会集体在路边的餐馆搓一顿。

  而时尚品牌 Y/Project 办公室的午餐时间就没有这么 Chill 了,因为工作日的午餐时间就是创意总监 Glenn Martens 的冥想时段。

  这时候团队的成员不会去打扰他,而 Glenn 通常就是一碗无麸质主食和素食沙拉解决,过后会来点咖啡,抽根烟。

  即便不是经常运动健身,但 Glenn 在自己的餐单上下足了功夫,时刻掌握自己的腰围“动态”,绝对不会任性,只有在周末的时候,才会偶尔碰一下牛排和薯条。

  不过,名人的节制力绝对是普罗大众难以想象的,在大秀开始的那一周,Glenn 就会进入近乎“光合作用”的状态,仅靠糖果维持体力。

  同样对午餐有着惊人控制力的,还有小众品牌 Itchy Scratchy Patchy 办公室,创始人 Christabel MacGreevy 与超模 Edie Campbell 的午饭,经常就是坚果和奶粉。

  有时候忙起来,一罐鹰嘴豆也就解决了,即便脑海里全是奶酪通心粉配雪利酒这种高热量的美味。

  不过说到减肥餐,更不得不提已故的传奇设计大师Karl Lagerfeld,为了将自己塞进 Hedi Slimane 所设计的Dior Homme,他心一横,用了 13 个月减掉 92 磅体重,简直就是为时尚瘦身界的标杆。

  2004 年的时候还将自己的减肥大法写成了一本畅销书——《The Karl Lagerfeld Diet》,第一年仅在亚洲地区就卖了 20 万册。

  至于菜谱,听着就很辛苦,非常低脂、低卡、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法则。

  前半年的早餐是半杯葡萄汁和一片烤面包,后面酌情可加蔬菜汤或加了水果的香草汤作为晚餐。

  而且,Karl 只吃鱼肉、瘦肉、水果和蔬菜,就连牛奶都只碰脱脂奶,瘦身成功后的 Karl 再也不碰奶油、芝士和甜食,这种饮食安排简直就是吃货们的炼狱。

  不过,拥有私人大厨和减肥医生坐镇的Karl,也不是你脑海里的捧着饭盒啃鸡胸肉的命。

  他的减肥菜式也是十分精彩,有法式烧鹌鹑、烤珍珠鸡,还有一天喝 10 罐健怡可乐,当然,是用瑞典皇室水晶玻璃 Orrefors 联名设计的水晶杯盛着喝。

  还有阪本龙一,他爱吃的食物,全部都在他生病住院期间被设为手机屏保,馋嘴的教授还会拜托相熟的餐厅给他发点照片,用来激励自己战胜病魔。

  餐具要有多讲究?

  除了吃饭的餐厅要好好选,食材得讲究,就连用来吃饭的餐具,设计师们也不放过。

  据说,老佛爷 Karl Lagerfeld 吃饭的盘子都要一万块呢!

  Magaret Howell 家的厨房简单朴素,却因频繁使用而自带烟火气,厨房里的大部分厨具都是从慈善商场中淘回来的,也有些是邻居送的。

  与她的风格如出一辙:多功能而具有设计感。

  阪本龙一每天必用的 BARATZA ENCORE 磨豆机、BALMUDA电水壶、YUKIWA手冲壶 和 TANITA 电子秤,只有完成这一整套“手冲咖啡的仪式”,教授的一天才算真正开始。

  著名设计杂志 Wallpaper*曾经就发起过一个叫“艺术家餐盘”的项目,邀请各个领域的著名设计师与艺术家在餐盘上进行创作,还附上设计师专属的菜谱。

  英国鬼才设计师 Paul Smith 以招牌彩色条纹设计,搭配英式传统吐司焗豆,餐盘使用的是拥有近两个世纪历史的英国瓷器品牌Thomas Goode。

  前面提到的 Dries Van Noten 爱喝自己酿的玫瑰柠檬露,所用的 Highball 杯子来自法国传奇水晶品牌Baccarat,造价不菲。

  近两年在纽约混得风生水起的艺术家Daniel Arsham,早年曾在日本居住过一段时间,这次他用葡萄牙百年瓷器品牌Vista Alergre,做了一道拿手的“冷荞麦面”。

  Karl Lagerfeld则用法国最著名的银器制造商Christofle,装起一道健康美味的”酿青椒番茄“——据说在法国要判断一个餐厅是否高级,看看是不是用 Christofle 的餐具就知道了。

  除此之外,还有 Manolo Blahnik 的黄油小布丁,

  Rick Owens的冰淇淋;

  传奇时尚摄影师 Cindy Sherman 的黄油酱汤团,

  Valentino的朝鲜蓟和菠菜沙拉,Christian Loboutin的番茄酱。

  还有 Tom Ford 的胡桃派……

  好的食物再加上美丽的餐具和摆盘,不但是一场味觉上的盛宴,同时也是视觉上的享受。

  食物,总是充满着振奋人心的神奇功效,一顿好饭能够使人感受到安慰、温暖和治愈。

  于是,在一天三餐都有机会去思考怎么才能提升幸福感的时候,你有什么理由,不去对吃饭这件事情,更加讲究呢?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所有者,文字为博主原创。

  本期文字助理:Karen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向来不毒舌,内心充满爱的吉良先生微信公众账号,会精选过去未来从前以后的所有时尚界、美容圈、科技业,以及旅行、美食等相关生活领域里的有趣内容,以不负责任的弹幕式吐槽来添加个人观点。

  基本是一个无节操也不靠谱的资讯平台,甚至偶尔偷懒时会以(自认为)迷人的嗓音来跟大家插科打诨。如果这样的人你都感兴趣,那么请记得关注本平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