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2019年的第100天,也是2019年土地市場的第100天。這一天,4宗地塊將在瀋陽市土地交易市場公開進行拍賣,包含3宗經營性土地,1宗加油加氣站土地。其中,2宗經營性土地位於經濟技術開發區、1宗位於沈北新區,總用地面積13.23萬平,建築限高80米,與往期的“以淨空批覆爲準”相比,入市地塊的條件愈加細化。

  自南塔地塊刷新成交單價歷史之後,大家對其未來入市產品的猜測各有其解。有的人說房價最高會破4萬,有的人認爲會建高端別墅,有的人認爲全部是大平層。總而言之,高品質住房或是已成定局。

  在本次出讓的地塊中也有相似的基數出現,比如“二類居住用地、建築限高”等。同時,3宗新地容積率均未高於2.0,居住環境與舒適度相比,一般高層社區好很多。屆時能否持續市場熱度,還真是一件值得大家期待的事情。

  11萬平住宅將入沈北

  由瀋陽地產研究院統計,一季度瀋陽土地成交共15宗,全國類品牌房企瘋狂拿地佈局,力奪13宗,以絕對優勢佔據市場主力。熱門地塊當屬3月28日出讓的南塔地塊,不僅吸引5家實力品牌房企到場競拍,更是刷新了瀋陽土拍成交單價歷史,爲一季度市場畫上圓滿句號。

  樓市趨穩,地市回溫,市場大勢向好。4月10日的3宗待出讓地塊,會續熱土地市場嗎?品牌房企繼續擴張佈局還是本土“黑馬”殺出重圍?種種猜測之聲在各界人士之間流傳。

  相比2018年的理性,大家或許更希望市場“搞點事情”。對於沈北新區而言,中海的進駐可謂是“錦上添花”。未來不僅將改善片區居住配套環境,還將帶動住房品質的提升及物業服務的整體水準。權健醫院南側地塊與正良路南科訊包裝地塊在位置上具有相似之處,靠近主幹道的,同時,皆有近身勁敵。

  本次沈北新區推出的地塊面積在4宗地中最大,覈算之後住宅用地建面將近11萬平,又是一個待落地的大體量項目。綜合分析地塊起拍價與周邊配套、市場環境及居住氛圍,本土房企可以考慮出手了。

  雖不及正良路南科訊包裝地塊的配套與位置優勢,但從區域未來發展與城鄉戰略角度來看,權健醫院南側地塊具有很大的市場發展與需求空間。

  華潤能否“美玉無瑕”,只差這一步

  談及華潤置地·二十四城,大家對其並不陌生,多個關鍵詞可與之匹配,如剛需大盤、鐵西銷冠、張士地鐵站等。4月10日即將出讓的雙福機械地塊可以說是華潤置地·二十四城的一塊拼圖,也可以說華潤置地完成該項目“完美”佈局,只差這一步。

  如果華潤拿了這塊地,在後期產品規劃上,按照容積率與限高要求,高低配仍爲重點。若放棄,必將引來近身勁敵,猶如入腹之劍,勢必造成一定的威脅。地塊上未來建設的產品體量雖無法與其抗衡,但仍有攔截客流的影響,若是以價格或產品重打差異化營銷,對華潤置地·二十四城而言,真可謂是“引狼入室”。

  回到地塊本身,無商業規劃,共享周邊生活配套,“純居住社區”必成未來產品入市輸出點。地塊四至均爲用地界限,僅北側有規劃路,出行不是很方便,對華潤而言是一個競爭利好因素,因爲一旦華潤成功拿地,便可與華潤置地·二十四城項目打通,共享社區入口便捷性。

  這塊地就像遺失多年的寶藏鑰匙,華潤放上去,便可開啓完整版圖新篇章。若被旁人奪走,既有“盜寶”之風險,又顯殘缺之遺憾。

  二類用地再現,改善環境成供地核心?

  曾記否,3月28日出讓的南塔地塊,用地規劃爲二類居住用地兼商業。緊接着4月10日入市的四號街-1地塊用地規劃屬性複製成功,連續兩次供地強調二類居住用地,重點在於提升未來社區的居住環境,爲舒適度與幸福指數護航。

  3宗經營性用地均限高80米,讀者第一想到的或是怕樓體太高產生擋光弊端。但,實則不然。

  據筆者分析,容積率大小不僅影響居住舒適度,同時與建築密度、樓層數有着密切的關聯。限制高度意在控制總建築面積,進而降低了樓層數量。建築密度不變的前提下,唯有降低容積率,方可形成基數指標需求,達到了未來社區高舒適度的預期效果。

  18-20%的商業規劃,與南塔地塊有着千絲萬縷的差別。後者享有地鐵3號線與6號線中轉站的優勢,地上配建大型商業綜合體是TOD規劃建設的核心。四號街-1地塊並無此條件,僅有搭配獨立商超或步行街,可達成規劃指標。

  小結

  市場漸暖,開發商投資加速,買賣雙方活動指數提升顯著,房企逐漸步入市場佈局高峯期。進入二季度,夏日將至,購房指數將迎來一波小高潮,前期規劃的准入市地塊將進入日程。

  尤其是大東區開年推介20宗地塊,將開啓入市的步伐。城區環境改造仍爲土地供應的基本訴求,企業拿地必將肩負一定的社會責任。一箭雙鵰,勢必增強房企拿地慾望與信心,大勢向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