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青島市委明確提出城市對標方向,到黨政考察團在南國之濱颳起“青島旋風”,再到各區市、各部門分別對標找不足、立說立行大提升,“學深圳、趕深圳”無疑是本市當下最熱的關鍵詞


就在政府部門層層力推、狠抓落實的同時,島城衆多民營企業家也深受鼓舞,紛紛搭乘學趕深圳的快車。


前不久,島城20位名民營企業家組團趕赴深圳,與當地的企業當面交流,深切感受到了對方的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


半島記者近日採訪了其中幾位島城企業家,請他們分享了此次深圳之行的收穫和感悟,以期爲島城近130萬民營經濟主體提供借鑑和參考。


赴深圳參觀考察的島城企業家們。


一聽說去深圳考察

大家爭着報名


組織發起此次青島企業家赴深圳學習考察的,是青島鴻裕吉軌道交通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秦思剛,他的另一個身份是正和島山東島鄰機構執行祕書長。


作爲中國商界高端人脈的深度社交平臺,正和島已經會聚了7000多位億級以上企業家,他們學習意願強烈,願意嘗試新鮮事物,渴望帶領企業完成轉型突破。


鴻裕吉在軌道交通機客車配套領域深耕了20多年,爲軌道交通行業幾乎所有的知名企業提供產品和服務,可以說是該領域的“隱形冠軍”。


近年來,在穩固主業的同時,秦思剛也開始嘗試在其他領域取得一些突破。


而藉助正和島這個平臺,秦思剛經常通過正和塾、公開課、品牌活動等與其他企業家建立密切的交流,大家常常在一起討論企業的經營管理、經驗教訓,以及進行業務合作上的探討。


“青島市委提出學趕深圳的目標後,我們都備受鼓舞,覺得民營企業將迎來一次大的發展機遇。”


秦思剛認爲,政府部門全面學趕深圳,爲民營經濟提供了好的外部環境,而企業要實現更好發展,最終還是要提升自身修爲,苦練“內功”


青島企業家組團到深圳學習考察。


就在4月19日,正和島上海島鄰機構主席、分衆傳媒董事長江南春要在深圳舉行公開課,國內多位重量級企業家出席,就企業如何破局支招,吸引了不少青島乃至山東企業家的關注。


於是秦思剛提議,借參加公開課之機,大家一起到深圳集中考察學習,得到了衆多企業家的積極響應。


最終,主動報名參與的近30人考察團中,青島企業家佔了20多位,他們所從事的行業涵蓋了製造、物流、文旅、紡織、建築、健康等,在各自從事的領域都有相當高的知名度。


“由此可見,青島企業家學趕深圳的熱情都很高。”秦思剛說。


短短3天的行程裏,除了聆聽公開課以外,20多位島城企業家還馬不停蹄地到深圳當地企業參訪交流,深入學習當地企業家的創新理念和發展戰略


結合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大家一致覺得深圳此行收穫滿滿。


不起眼的餐廳、茶舍

顧客都能感到服務上的溫暖


“其實我們一直在學習深圳的同行,這次近距離接觸之後,還是感覺很震撼。”山東萬達嘉合文化旅遊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建華說。


旅遊管理專業出身的李建華,1997年大學畢業後就進入青島旅遊行業,見證了島城旅遊行業的風雲變幻。


2009年成立青島中青旅國際旅行社以來,用他自己的話說,企業先後趕上了兩次“風口”。


一是2014年,李建華帶領團隊簽約北京萬達旅業投資有限公司,加入了萬達集團,實現了平臺化運作,“背靠大樹好乘涼”。


二是藉着近兩年青島發展影視文化產業的機遇,李建華陸續對傳統的旅遊業務轉型升級,爲中高端人羣提供差異化的旅遊產品,還進軍影視服務和酒店行業。


在東方影都運營管理的萬達嘉合影視公寓,面積達兩萬多平方米;今年還建設了以咖啡和影視爲主題、四星級標準的喆啡酒店,助力青島東方影都影視產業園的發展。


青島企業家與深圳企業家座談交流。


然而,在與兄弟公司深圳中國國旅對標對比之後,對方每年持續30億元以上的營收規模,仍讓李建華深切感受到了其中的差距。


“這讓我們意識到,提供‘一級棒’的旅遊產品,實現差異化競爭,傳統的旅行行業仍大有可爲。解開了我心頭的一些困惑。”


李建華認爲,深圳企業家的創新意識很強,對從事的行業有深度思考,整合資源的水平也比較高,因此能快速把握行業環境的變化,不斷調整發展思路和路徑。


“這次考察的深圳企業,雖然有的才創辦了三五年,但自身定位和發展思路都很清晰,發展的勢頭也很猛。”李建華說,除了創新意識外,深圳企業的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也是值得稱道的


在他看來,深圳企業家普遍都很有親和力,街頭看上去並不起眼的餐廳、茶舍,都能讓顧客感到服務上的溫暖。


“這跟企業家的思想有很大關係。”在交流中李建華髮現,哪怕是規模較小的深圳企業,也普遍重視企業文化建設


很年輕的企業家,提及道家思想、儒家文化等,都有獨到的見解,並能應用到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中,讓人直觀感受到企業的文化底蘊。


不以規模大小論英雄

善於學習其他企業優點


加入正和島3年多的時間裏,秦思剛結實了全國各地不少的優秀企業家。在他的印象中,深圳乃至南方的企業家,相對來說更加年輕化,都有着強烈的學習意願,也很善於學習


“很多企業基本上都是70後、80後的年輕人掌舵,思維很活躍。”秦思剛認爲,這與深圳年輕活力的城市特質,以及濃厚的幹事創業氛圍,相互融合並彼此成就。


“這些年輕企業家的魄力和格局,很讓人佩服。”秦思剛說。


以此次他們考察的其中一家企業——華普特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爲例,這家企業是移動通訊領域國內領先的智能主板核心方案解決商,才創辦10年,業務已經覆蓋了歐美地區和亞洲各國。


儘管企業的規模眼下只有二百多人,但已經在考慮到未來的全球佈局,目前在印度和美國達拉斯等地,都設立了工廠或分公司。


深圳企業家分享成功經驗。


另一家專注於做企業購電商平臺的深圳市雲中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給島城企業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這家起步於2001年的企業,如今已躋身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企業負責人董輝同時也是正和島廣東島鄰機構執行主席兼祕書長。


提到自己企業的成功法則,董輝總結爲:簡單而有持續性的業務模式,簡潔而又高效率的管理路徑,以及有趣而又高收入的幸福團隊


“深圳企業家善於探索立體化的商業模式和戰略目標,從而不斷去執行和落實。”秦思剛認爲,這正是得益於不斷學習的結果,企業家突破了平面化的思維方式,在見識上遠遠超越了同行。


與秦思剛一樣,青島天使驛站紡織服飾有限公司創始人王全朋,也對深圳企業家的學習能力感慨不已。


在專注於歐洲家紡進出口業務多年、規模逐步穩定以後,王全朋計劃在外貿加工的基礎上向供應鏈延伸,進軍國內孕嬰童行業,爲此專門創建自有品牌天使驛站,計劃推出以殼聚糖纖維爲材料的高端生態功能性孕嬰童產品。


“籌備新的業務板塊期間,我越來越意識到,不斷學習和積累,是一個企業家保持成功的不二法門。”


王全朋認爲,在與深圳企業家交流時明顯能感覺到,對方普遍保持着謙卑的姿態,不以企業規模大小論英雄,善於學習其他企業的優點。這也使得他們敢闖敢幹,做人做事更有大局觀。


一聽工作地在青島

工資更優厚也不來


提及此次到深圳學習考察的心得體會,結合企業自身發展所面臨的問題,不少島城企業家都希望,青島能在人才培養、政務服務、金融授信等方面進一步發力


缺乏合適的電商人才,是眼下我最頭疼的問題。”王全朋介紹,他將要推出的孕嬰童產品,本計劃線下實體店和線上同時發力,早在一年多之前已搭建好了電商平臺,然而卻遲遲招不到合適的電商板塊負責人。


“符合要求的人才都集中在北上廣深及江浙一帶,對方一聽工作地在青島,即使開出了比當地更優厚的薪資,也不願意來。”王全朋說,以至於很多人建議他在南方另外設一個專門負責電商運營的總部,實行雙總部管理。


秦思剛也建議,青島應該加大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


在深圳雲中鶴科技公司考察時,公司負責人提到,不斷有新員工前來開具入職證明,詢問後得知,該公司所在的深圳市南山區有政策,凡是研究生以上學歷,只提交學歷證書和入職證明,孩子就能在該區的重點中學和小學就近入學,根本不需要房產、戶籍等其他條件,“在引進和留住人才方面更加簡單便捷”。


深圳企業家分享成功經驗。


青島鴻亞潤達國際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靖軼,則十分羨慕深圳同行在金融授信方面所得到的“優待”


這家從青島起家成立近20年、能提供完整供應鏈服務體系的國際物流供應商,目前已建立了完善的國內分支機構以及海外30多個國家的代理服務網絡。


“我們每年營收規模上億元,在青島港還有5萬餘平方米的倉儲庫,但能從銀行獲得的金融授信額度很低。”黃靖軼說,而一些營業額與業務量遠遠比不上自己的深圳同行,在當地卻能獲得2000萬元的授信。


就在剛剛舉行的2019全球(青島)創投風投大會上,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在主旨演講中提到,“讓企業家感到舒服,就是政務服務生態的至高境界。青島致力於創造這樣一種讓大家感到舒服的政務環境”。


提到島城眼下掀起的“學深圳、趕深圳”熱潮,接受半島記者採訪的民營企業家表示,他們已經深切感受到了政府部門在營商環境、制度創新、政務服務等方面做出的積極努力,大家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記者觀察

優秀企業家爲啥都愛學習?


“物有所不知,智有所不明。”很難想象,國內那些優秀企業家,尤其是把企業做到了“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境界的,仍通過各種方式孜孜不倦地學習。


此次青島民營企業家組團到深圳參訪考察,不少人被當地企業家的學習能力所折服。


半島記者梳理髮現,青島本土企業家中也不乏勤於學習的代表,而從“學深圳,趕深圳”到15個攻勢的公開答辯,青島也在着力打造學習型政府,當商界和政界的學習意願水乳交融時,又能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


青企掌門多好學之士


提及青島海爾,似乎無人能繞開張瑞敏。但很少有人知道,張瑞敏的生活完全被企業和讀書填滿,讀書也許是他不斷學習的主要途徑。


1949年出生的張瑞敏不抽菸、不喝酒、也不喜歡應酬,愛好是讀書和與專家懇談。有人曾經問張瑞敏成功的祕訣是什麼?他回答:是學習和讀書


張瑞敏精力充沛,再忙也要堅持天天讀書。他平均一週會看兩本書以上,一年下來大概要看一百多本書。


網上流傳的在某機場抓拍到張瑞敏在讀書。


有人統計,張瑞敏2016年在公開或內部的演講中,至少提及了51本書、7本雜誌、1份報紙和1篇文章。


至今,網上還流傳着一張張瑞敏在機場候機時讀書的照片。


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也是一個善於學習的人。2017年1月29日,周厚健對集團核心成員推薦《GE首席學習官:移動互聯時代需要怎麼組織學習》一文,並連發動員令:海信如何順利到達下一站?唯有學習和變革!


彼時,執掌海信25年的周厚健在企業內部也不厭其煩地告誡下屬:企業競爭是學習能力的競爭,企業的成長速度取決於學習的速度


2017年3月27日,在馬雲創辦的湖畔大學第三期新學員開學典禮上,青島凱豐創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馬鐵民與馬雲等大佬站到了一起。


在湖畔大學已錄取的5期共200餘位學員中,他被譽爲整個湖畔唯一一個“會種地的農民”。


這個把生菜賣到全球的萊西農民,在杭州學習了兩年“數字化、智能化”的全新理念。


選擇好的平臺終身學習


“高目標、抗打擊、愛學習,是成功企業家的三大法寶。”聯想總裁柳傳志曾經這樣公開說過。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也認爲,成功企業家最大特點是善於學習。


“對企業家來說,未來不在於預測,而在於認知。”正和島首席管理學家、北大國發院BiMBA商學院教授陳春花認爲,企業家的學習能力決定了他的思想力和領導力。


越來越多的企業家案例證明,學習是突破個人成長和實現企業發展最有效、最可持續的一種方式


當前,市場正面臨重重挑戰,考驗着中國企業家。外部市場環境的壓力和企業內部變革升級的壓力,對企業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這種境況下,更需要企業家修煉內功。因此,面向企業家的交流渠道和學習平臺也日益多樣,除了以往國內高校舉辦的各類商學院外,阿里巴巴、騰訊等都在建立自己的商學院,試圖爲國內的優秀企業家提供學習和交流的平臺。


正和島執行總裁史船介紹,作爲國內高端企業家的深度社交平臺,正和島旗下的正和塾也是基於學習、深度社交的最小社羣,是實現企業家深度學習、持續陪伴、共同成長的適配型企業家智囊團。


通過對會員企業的規模、行業、會員個人興趣、性格等維度進行匹配,按照8至15人的規模,形成跨行業、跨代際、跨區域、跨界交流的固定學習小組,讓“與對的人在一起陪伴、分享、共建”,成爲企業家的終身學習方式。


截至2019年3月,正和塾已覆蓋上千名億級以上的正和島企業家,形成長期學習小組近百個。“我們發現,成功企業家學習的意願和持續學習的能力,是普通人無法比擬的。”史船說。


政商皆學才能良性互動


事實上,不光是優秀的企業家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從國家到地方,都在打造學習型社會、學習型政府,青島更是走在了前列。


2019年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倡導全民閱讀,推進學習型社會建設”。


青島也建立了正局級以上幹部參與的“青島學習”微信羣,利用這個園地溝通、討論、切磋,爲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共同提高。


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也多次強調,思想力是主要領導的第一領導力,要善於綜合分析、歸納推理、研判提煉,從全局與戰略出發,對當下事物提出解決思路方法。


“提升政務服務能力,改善營商環境,首先要提升黨政幹部的思想論和方法論,這就需要加強學習。”

半島記者 孟達 攝


營商環境研究專家、正和島研究院執行院長施星輝認爲,無論是“學深圳、趕深圳”的目標,還是目前青島市正在開展的15個攻勢公開答辯,其實都是政府部門提升學習能力的有效舉措。


只有政界和商界共同學習,齊頭並進,才能在重大事項上形成共識,形成良性互動,更能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作目標。


半島記者獲悉,2019年6月20日至22日,青島市政府將聯手正和島舉辦2019創變者年會暨島鄰大會,屆時全國2000多位億級以上企業家將會聚青島,共同探討關於“創變”的時代話題,助力區域經濟發展。


同時,還將舉行關於“學深圳、趕深圳”的企業家專場討論。屆時,半島城市高光時刻等政企深度對話環節,將成爲青島政商攜手共進、共創未來的重要時刻。

◆半島都市報微信(bandaobao),半島記者 馬正拓

◆編輯:小金剛

大家都看

“請給我一條活路,在此跪謝!”要退18件衣服的姑娘,被人肉後發來致歉信

青島一女子睡夢中猝死,丈夫質疑是這種咖啡害的!記者上網一查,驚了聽說顏值在線的人,都給小編點了“在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