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部分留學生來說,雅思、託福是兩位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老朋友,多少個苦心孤詣備戰考試的夜晚,都是與它們一起度過。


然而當真正跨過這兩座大山,來到國外的時候才發現,分數真的只是分數,想要融進留學生涯,攻克語言難關,僅僅通過雅思、託福是不行的。



剛到國外,你可能會面臨全英文授課聽不懂,生活中與別人交流常鬧笑話,常常會錯意思,表達錯意思等等困境,這種時候,只有多練多聽多交流才能幫助你擺脫困境。


全英文課堂並不容易接受


很多在國內覺得自己英文水平不錯的同學,出國之後才發現想適應全英文環境並不容易,很多同學在第一節課時就已經蒙圈了。


語言困境


老師上課語速聽起來像是故意“針對”你;

不時冒出來的專業詞彙往往會讓你顧此失彼,焦頭爛額;

一節課下來,你能聽明白,跟上老師節奏的部分非常少。


根據過往的學長的經驗來看,即便已經在日常的交流和課堂上遊刃有餘的時候,在專業性地工作,面試以及與人交朋友等方面仍舊存在語言障礙。


這一點不僅僅出現在那些初到的留學生身上,很多從高中起就出國留學的同學,他們也認爲在英語方面始終與英語國家的同學有差距,甚至一些已經獲得工作的同學也有這樣的感受。



有些東西明明知道意思,但就是寫不出來。


除了上課所帶來的語言困擾,寫論文就更加煎熬了,因爲語言問題,一些浮現在腦海裏的想法,就是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


來自一位留學生的心聲

“考試時寫論文和上課時記筆記對我來說挑戰很大,很多東西明明知道意思,但是就是寫不出來。”


生活中的語言障礙


除了課堂上,生活中也面臨着普遍的語言挑戰。最爲常見的就是在國外的餐廳點菜,因爲實在不認識菜單,往往只能用“這個”,“那個”代替。


在平常的交流中,外國同學的語速往往比較快,間或在句子中加入方言和隱喻,典故,對於非母語國家的同學來說非常難適應,難以get到他們的點。


有時候即使GET到他們的點,也往往不知道該怎麼用語言表達出來。


多說多練才能提高


作爲一個頑強的民族,中國留學生也在多年與英語的“鬥爭”中逐漸找到了方法,儘管有些方法很有“笨鳥先飛”的意思。


爲了跟上老師講課的節奏,很多同學都會帶着錄音設備全程錄音,然後在課後花幾個小時去研究。儘管這個辦法很辛苦,卻非常有效。


抓住一切機會練習!


爲了提高口語很多同學都在生活中抓住一切機會練習,比如在國外打車時,主動和司機攀談,上課爭取發言機會。課後主動和教授聊天。



也有不少同學表示,儘管剛到國外時,會在語言方面遇到不適應的情況,但是在英語環境的薰陶之下,這種不適應會在一段時間內得到改善,不需要過分擔心


面對語言障礙,除了在國外積極練習適應以外,出國之前做好足準備也非常有益處。不少在國內重視英語訓練的同學,在出國之後能快速適應。


Q

一個問題:出國,考託福還是考雅思?


托福考試跟雅思考試在衡量考生英語語言能力的有效性上是一致的。其實真正從成績上講,外在因素對考試的影響都是有限的,真正起決定作用的還是考生對語言的運用能力。


1、沒有必要同時複習託福和雅思;


2、更沒有必要在其中一門考試成績不理想之後,臨時準備另一門考試。


托福考試跟雅思考試在衡量考生英語語言能力的有效性上是一致的。其實真正從成績上講,外在因素對考試的影響都是有限的,真正起決定作用的還是考生對語言的運用能力。



獨立寫作儘管在托福考試當中想要得高分的難度較大,但它畢竟是中國考生從小進行訓練的一個內容,無論是剛開始學英語的小朋友,還是經歷過中高考的學生,都在平時或多或少進行過短文寫作。


因此,對於大部分中國考生,獨立寫作還是他們熟悉的考試形式和考試內容,只是要在詞彙語言邏輯連接方面再下下功夫。


推薦閱讀:






想了解更多新加坡資訊

歡迎在後臺給小新君留言交流

或者添加小新君的微信號:iedu_sg



—— END ——

本文內容由新加坡教育網發佈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未經許可不得抄襲,翻版必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