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的是你最主观的东西,这种主观形成了就是你觉得好,它就是好,你分享出去的时候你想得到的是对你的同意。但是主观这个东西,每个人都不一样。最简单的话,你喜欢别人未必看得上。喜欢一个电影一首歌,因为这部电影里面有一个情节打动了你,这首歌有句歌词符合你的心理,但对不同经历的人可能就达不到这种共鸣。所以,我喜欢一个东西,我会自己多看几次,多听几次。除非那种我听著歌,你说出了我的心声,我才会分享给你。

谢邀。

一是独生子女家庭时代的人不习惯分享,独有的是最好的最高级的,什么都要追求unique,兴趣爱好取向物质都一样。大家都喜欢做特别的一个,让自己变得特别的事物大众化了,那你就平凡了。

二是对方一句评价就能轻易毁了自己所有的好心情。敷衍式「我回去看看」,委婉式「不是很感兴趣」,直接式「不喜欢」。把友谊、交情、对那件事物的喜爱(也许会受朋友影响失去之前自己的判断)一把放到赌博桌上,太冒险了,不值得。
分享是想取得认同,但是别人并不一定懂得你的心境,或多或少自己会觉得失望。所以后来,分享什么,总是先考虑对方会不会喜欢,越到后来,自己最喜欢的电影和音乐,反而不好去分享了。

分享它们的渴望也就渐渐被消磨了。


喜欢的东西你想分享但珍爱的东西往往会私藏
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是体现在非常的细微之处。音乐和电影其实都是比较私人的东西,对同一个人来讲,不同阶段,也会有所改变。举一个例子,有个同学在朋友圈表示她看了欢乐颂,然后觉得魏渭简直太有魅力了。我原本是很欣赏她的,但这一个瞬间,突然觉得大家太不同了。所以嘛,还是以后安安静静自己欣赏好了。
志趣相投的人才去分享,可以试想一个爱好和你不同或相反的人分享你一部电影一首歌一个明星,答案就知道了


夜阑静 问有谁共鸣
把自己喜欢的电影和歌曲推荐给室友,要么过了好久才看,要么就是看完之后没感觉。和她一起看电影,《神奇动物在哪里》,看到一半儿一扭头她睡著了,看《大话西游》,虽然我已经撸过无数遍,但看到紫霞说那句经典台词的时候还是哭到不能自已,她就坐在我旁边说:哭什么啊,这怎么了啊,有啥好哭的,泪点在哪儿。从此我们之间没有分享这两个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