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湖四海,如今泛指世界各地。但是,在歷史上,“五湖”和“四海”都是特指某些地方,五湖當然是五個湖泊的總稱,四海也就是四個海洋的總稱。

我們現在熟知的“四海之內皆兄弟”,不會是世界各地都是我們的兄弟吧?當然不是!古人在親疏關係上分的很清楚,“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那麼四海之內是不是一族呢?在古代“四海之內”和“族”又是哪個範圍大呢?五湖又是哪五湖?下面,我們來看看它們的歷史。

四海

漢代劉向的《說苑·辨物》中記載:“八荒之內有四海,四海之內有九州。”古代八荒指東、西、南、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等八面方向,又泛指離中原地區極遠的地方。八荒也其實就是古代中原人類所能夠接觸到了疆域以外,無法到達的地方。

“五湖四海”歷史揭祕:五湖還在我們手裏,四海有一半已經丟失

古代“九州”

八荒是一個概念性的東西,沒有指定的範圍和邊界,但是九州是特指某些地方的,而九州的外面就是四海,所以知道了九州範圍就能確定古代四海在哪裏。《尚書·禹貢》記載,古代九州指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和雍州。

古代的四海又稱爲東海、南海、西海和北海。根據上圖所示,我們基本上就可以確定古代四海,古東海就是我們如今的東海,古南海也就是如今的南海。可是,九州的北面和西邊沒有海,這根古人的認知有限是有關的,他們往往認知不夠而把湖當成海。所以古西海就是如今的青海湖,古北海就是如今俄羅斯境內的貝加爾湖

隨着中原人類腳步和疆域的不斷擴大,人們是視野也擴大了,東面和南面都是海洋,所以無法改變,而北面和西面都是陸地,而被稱之爲海的也都是湖泊。所以,等到了元朝和明清的時候,特指的海湖也悄然改變。

“五湖四海”歷史揭祕:五湖還在我們手裏,四海有一半已經丟失

唐朝疆域

北邊是冰天雪地,無法適宜生存,中原人類就沒有向更遠的北邊發展,故古北海仍指貝加爾湖。貝加爾湖在唐朝一段時期和元朝時期屬於中原政權,清朝時與沙俄簽訂條約,歸屬沙俄。在唐朝,唐的疆域已經到達如今的哈薩克斯坦境內,大詩人李白就出生在西域,西海特指如今哈薩克斯坦境內的巴爾喀什湖。巴爾喀什湖與貝加爾湖一樣,也是在清朝時滿清與沙俄簽署條約,所屬土地歸屬了沙俄。

如今,一般認爲四海是,東海和南海指我們的東海和南海,北海指俄羅斯境內的貝加爾湖,西海指青海或哈薩克斯坦境內的巴爾喀什湖或歐亞交界處世界上最大的鹹水湖裏海。

“五湖四海”歷史揭祕:五湖還在我們手裏,四海有一半已經丟失

現代“五湖”

五湖

五湖是五個湖泊的總稱,但是由於中國疆域巨大,湖泊較多,歷朝歷代特指不同,每一個地域也是不同的稱呼和特指。如今,一般以洞庭湖、鄱陽湖、太湖、巢湖、洪澤湖爲“五湖”。


關注“大偵探歷史摩斯”瞭解更多歷史故事和祕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