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后一个选择」。

肺炎疫情下全球防护装备严重短缺,医管局一直积极研究代替N95呼吸器的可行方案,当中创科局研发的纳米纤维呼吸器是其一选项。局方表示,由于医护同事初步反应正面,将于本月底购买四万个纳米纤维呼吸器应用。至于重用已消毒的N95呼吸器,医管局直言为「最后一个选择」。

资料图片

医管局总行政经理庄慧敏昨交代最新个人防护装备库存,外科口罩有二千六百万个、保护衣有三百三十万件、面罩约四百四十万个及N95呼吸器约二百三十万个,存备可使用约两个多月,而N95呼吸器的库存最为紧张,「美国3M那边都没有说到下一批货几时送来。」

庄慧敏表示,医管局有探讨重用已消毒N95可能性。

医管局正积极研究取代N95呼吸器的可行方案,庄慧敏强调,所有方案必须符合世界标准,当中包括过滤效果、合成血液穿透及细菌过滤效率(BFE)。她透露,医管局现时仍主要使用N95呼吸器,但也有在临床上尝试其他符合国际标准的呼吸器,如Alpha Pro Tech及俗称「猪嘴」的半面可更换式呼吸器,但未有在所有医院广泛使用。

资料图片

她表示,医管局于本月底引入创科局研发的纳米纤维呼吸器,投入临床服务。相关呼吸器为香港厂商制造,符合欧盟标准。在过滤效果方面,在测试流速每分钟八十五公升的情况下,N95呼吸器可过滤零点三以上氯化钠气溶胶颗粒超过百分之九十五,而纳米呼吸器则可过滤到超过百分之九十九。而在合成血液穿透阻力方面,N95呼吸器可达80mmHg,而纳米呼吸器可达120mmHg。

资料图片

她指,现时已有超过一百六十位同事接受面型配合测试,当中近九成通过,较N95呼吸器多,普遍认为纳米呼吸器较轻巧、透气及舒适。医管局下周始派发三千个纳米呼吸器予各联网,预计厂商每月最少可提供数十万个呼吸器优先予医管局使用。

庄慧敏说,医管局亦有探讨重用已消毒的N95呼吸器的可能性,例如曾有用雾化的双氧水为N95呼吸器消毒,出来的结果亦可成功通过测试,但她直言此方案为「最后一个的选择」。

资料图片

另外,商务及经济发展局昨公布,在本地口罩生产资助计划下批出余下七条生产线,连同早前已获批资助的十三条生产线,资助计划下的二十条生产线名额已全数批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