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篇企圖把城市與樓市分別說清楚,而且講明白兩者關係的文章都註定是出力不討好的,即便是《城市概論》這部由衆多國際城市理論學大師級專家分工撰寫的680千字的專著,也沒有給讀者以半部《論語》知天下的宏闊感與解渴感。所以,報着涉險的心態,府拾碎片的方法撰寫系引有關城市與樓市的文章。只當是拋磚引玉,希望在討論,爭辯中求得一些共識。

  第一篇:農村人口到哪裏去?

  “越來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越來越多的人比以往任何時侯都要更深刻地受到城市化進程的影響。”這種現象就是當下中國的寫真,有人稱之爲人口大遷徙時代,而且是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時代。乍一聽,這種說法似乎反映了人口流向的規律。但在大數據時代,疑似的東西不能作爲依據。

  長期致力於城市化研究和中小企業發展的經濟學家李鐵同志,並沒有簡單地否定人口向大城市集中是一種規律的說法。而是從人們對城市認識的誤區,加以剖析。在他看來,存在以下四個誤區:一是對城市的特點認識不足;二是對國際化城市規律認識不足;三是對中國特殊的城市管理體系缺乏系統性的瞭解;四是對中國城市發展沒有清晰的判斷。

  李鐵與徐勤賢合作撰寫的《人口向大城市集中非普遍規律》一文中,旁徵博引,發表了很多與衆不同的觀念與建議。他指出,中國的城市邊界不清,主要是指城市如同拖掛車,主城區的廂體後面還掛了很多車廂,包括行政匹域內所有的城鎮與鄉村。他指出中國的城市管理城市和農村,這是中國區別於國際城市的一個主要特徵。李鐵用大量的數據證明:發達國家中小城市數量多;都市圈有大城市,更有衆多中小城市。在他看來,發揮中小城市活力是城鎮化的關健。

  李鐵與徐勤賢的大作,用心良苦,是在爲中小城市發展發達謀劃佈局獻策。但誠如他在文章中所說,中國城市管理體制的特點,決定了中國城市的發展路徑。要素向大城市或特大城市集中應該是主要規律。雖然政策上曾經強調過要發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實際上在上世紀90年代己經發生了實質性變化。“怎麼變化?”土地供給向大城市集中就已排除了中小城市特別是數量重多的建制鎮的發展機會。然而所渭的要素集中,是以行政導向引導市場化要素集中的發展路徑?”

  評論: 李徐的文章值得一讀,指出了城市化發展過程中的發展理念與城市管理體制問題;行政化太強,市場化不足的問題。尤其是對如何發揮中小城市活力,提出了可信可行的建議。不過,如果不能從城市管理體制破冰,一切都是白扯。

  人口向大城市集中,還是向中小城市分流?現在看是向大城市集中,未來會不會向中小城市分流?不得而知,但我知道人向何處去,靠的是引力。現在也有一些中小城市靠實力,魅力,潛力在吸引人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