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继摩拜、小蓝单车之后,哈啰也加入共享单车涨价阵营。

  哈啰出行客户端显示,将从4月15日起在北京地区实行新的计费规则,每15分钟1元。此外,在部分区域,哈啰单车的包月价格也有所上涨,去年为11.9元一个月,现在则是14.9元。

  哈啰出行官方人表示,共享单车行业涨价,是行业成熟的一种趋势,从跑马圈地到精耕细作的转变。哈啰出行为了给用户提供更优质的出行服务,也是挨到最后进行“调价”,目前已进行相关的调价通告。“

  另外,哈啰出行有关人员认为,“我们通过后台大数据分析,其实大多数用户的骑行时间都在15分钟以内,调价对绝大部分用户其实是没有太大影响。”

  “如果需要长时间(1小时)骑行,我们推荐月卡,部分地区价格还是很实惠的(9元),骑2-3次就能回本。”至于其他区域是否会跟进调价,该人士称涉及到运营机密,暂时还不清楚。

  这一波共享单车涨价潮由小蓝单车打响第一枪。首先是小蓝单车宣布从3月21日起,在北京实行新计费规则,起步价从每30分钟1元上涨为每15分钟1元,超出时长后每15分钟0.5元。

  此后不久,摩拜单车跟涨。3月29日,摩拜发布北京地区计费规则变更公告,4月8日起,摩拜单车起步价调整为1元/15分钟,时长费调整为0.5元/15分钟。

  关于涨价的理由,三家共享单车企业的解释大同小异,都是为了获利,充实银库。

  事实上,在外界看来,共享单车涨价是迟早的事,毕竟融资烧钱终会有烧完的一天。尤其,在ofo陷入资金链困境之后,也给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

  市场成熟涨价不可避免,但涨价幅度也值得商榷。据报道,哈啰出行联合创始人韩美曾表示:“单车骑行一次,折旧0.6元,运营成本0.3元,如果单次骑行收入能超过1元,原则上就有利润。”

  同时,跟随涨价的不应该只有价格,还有服务。在共享单车初期,遍地都能看到共享单车的身影,而如今许多用户都在抱怨无车可骑,而千辛万苦找到一辆还有可能是损坏的;总之,用户体验大不如前。

  服务,是共享单车企业最根本的目标。失去服务,共享单车企业必将消亡。共享单车确确实实解决了用户“最后一公里”的难题,而面对持续亏损,如果涨价能够缓解这个现状,改善共享单车企业的服务质量,继续为消费者服务,这样的结果,无疑是最好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