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世界大健康博覽會上,泰康保險集團(以下簡稱“泰康保險”)主辦召開“大健康產業財稅與支付論壇”,就產業財稅熱點、醫保支付方式改革,以及大健康產業發展的財稅和醫保政策進行探討。同時,在會上,泰康保險與畢馬威中國聯合發佈《2019中國大健康產業財稅熱點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圍繞保險、醫養、科技,提出引導和支持產業發展的財稅政策建議,鼓勵商業保險協助政府減輕社保壓力,同時建議國家給予相應的政策激勵。

  據瞭解,當前我國60週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約2.5億,佔總人口的17.9%。據預測,到2050年國內老年人口達到4.8億人,將達到34.1%的人口比重。同時,近年來我國個人衛生支出佔國家衛生費用總支出比例維持在29%左右,同世界上主要發達國家的個人衛生支出佔比在10%-15%之間相比,佔比仍處高位。人口老齡化加劇、個人醫療支出負擔重,是當前社會面臨的事實和亟待解決的問題。

  “我國居民的健康醫療養老需求由第一、第二和第三支柱共同提供”,泰康保險集團執行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周國端介紹道,“第一支柱是社會保險,政府經過努力達成了‘保基本’的社保功能定位,基本實現了全面覆蓋;第二和第三支柱的企業補充醫療、養老保險和商業健康、養老保險發揮補充作用。結合國際經驗和減稅降費的背景,作爲對第一支柱的必要補充,商業保險擔負着更爲重要的責任和義務去做大、做強,協助政府減輕社保壓力。”

  近年來,一系列減稅降費措施出臺,對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經濟增長具有重要作用。周國端指出,大健康產業作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在財稅政策扶持方面還存在政策效益進一步充分釋放的空間。財稅政策引導產業發展,激發市場活力,企業贏得更好發展環境,會爲社會貢獻更多的稅收。長遠來看,消費者健康水平得到提升,保險公司有效降低理賠成本,同時減輕了政府衛生費用負擔,實現多方共贏。

  在此背景下,《報告》圍繞保險、醫養、科技三大篇章,聚焦大健康產業八大財稅熱點,提出引導和支持產業發展的財稅政策建議,建議國家給予相應的政策激勵,旨在鼓勵商業保險和民營醫療、養老機構,擔負起更重要的責任。

  分別來看。首先,保險篇指出,商業保險在國內現行醫療養老保障體制中,是第二第三支柱,發揮着對第一支柱的補充和調節作用。從需方角度,建議通過稅收優惠政策刺激企業需方和個人需方的購買意願,調動需方參保積極性。從供方角度,調整和出臺更符合商業保險公司發展的財稅政策,推動商業保險公司的產品創新和持續發展。

  醫養篇分析了國內目前的醫療、養老資源與國家《民政事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中設定的目標相比,仍存在供需缺口。提出民間資本參與醫療及養老服務機構的建設、運營,正是對醫療及養老資源的有效補充。並從財稅角度,建議國家給與相應的政策激勵,旨在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做大、做強醫養服務領域,爲國內醫養體系的完善貢獻力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