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日報漳州特派記者 林森泉

  4月8日,長泰縣巖溪鎮一房子土牆裏發現石器。

  有着豐富浮濱文化、古石器文化遺址的長泰,又有一個驚喜的發現。昨日下午,當地文博部門工作人員在該縣巖溪鎮一棟坍塌的舊房子土牆體上,發現許多古石器,同時在該房子附近300米半徑內的田野、田岸、小山坡地表上,發現大量打製石錛、斷錛、刮削器等石器,一些未受人爲幹擾的堆積層也發現石器。據考古人員推測,房屋附近可能存在多個古先民聚落羣。

  據當地村民葉先生說,牆體裏有石器的房子是20多年前建成的,當時村民從附近的山坡取土,壘土成牆,建起這座三開間約80平方米的全土牆房子,爲防雨水沖刷,內外牆都抹了灰,用來作爲蘑菇房。幾年前,房子的屋頂坍塌了。後來,在風雨的沖刷下,薄薄的抹灰層和土牆體逐漸掉落,其中一開間的牆體在一次颱風中出現倒塌,於是夾在牆體裏的石器也顯露出來。據葉先生估計,牆體上的衆多石器應該是村民從附近山坡一個或多個古人類活動的遺址中取土時一起帶上的。

  在現場進行田野調查的工作人員基本認同葉先生的這一說法。長泰縣文博部門工作人員認爲,從附近方圓300米半徑內多個方向地表和一些梯田岸堆積層以及未受人類後期活動幹擾的堆積層,均發現大量打製石錛、斷錛、刮削器、薄片等石器,據此可以判斷,這間房子的周邊是一處古文化遺址,古人曾在此活動過。而附近幾棟土牆體的房子,只要是在附近取土建造的,牆體中也很有可能夾着古石器。此次發現連同以前的發現,將有助於長泰龍津溪流域古石器製作和當時古人生產生活貿易之謎進一步解開。而進一步的發現和更多謎底的解答,還需等待未來的考古發掘和研究結果。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發現古石器的地點也是在龍津溪附近,距離本報3月23日報道過的另外一處遺址發現點約2公里,兩處發現點處在同一溪流不遠的上下游。據考古人員推測,方圓3公里內可能有多個古先民聚落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