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昭通盐津县的女孩张胜涛终于躺在了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以下简称港大深圳医院)的病床上,她身上穿着一件粉色的外套,下半身盖着薄被,水灵灵的大眼睛看着每个来往的人。12岁的她和爸爸妈妈从农村老家坐了2个小时的汽车到了机场,因受天气影响,飞往深圳的航班一再延误。在等待了60多小时后,他们终于搭上飞机到达目的地。

  他们此行的目的是治疗张胜涛的脆骨症。而张胜涛身上的被子,不仅为了御寒,更是为了遮盖住双腿——由于多次骨折导致的骨骼畸形。

  在张胜涛半岁的时候,母亲王廷艳发现女儿哭声不止,后确诊为左肩关节骨折。此后,王廷艳夫妻俩发现女儿经常莫名其妙的摔倒,摔倒后就非常容易发生肢体骨折。同时,张胜涛的手脚看起来毫无韧性,犹如易碎的玻璃。2011年,4岁的张胜涛被确诊为先天性玻璃脆性骨质疏松症,也就是俗称的“脆骨症”,张胜涛成了一个“瓷娃娃”。

  患病至今12年来,张胜涛跌倒过无数次。其中,张胜涛的四肢曾相继30多次摔成骨折,成为一个无法站立行走、生活不能自理的肢体一级残疾女孩。张胜涛四肢伤痕累累:双侧股骨、胫骨畸形,左胫骨中段断裂,左肘关节组成骨畸形移位,两个踝关节向内侧倾斜等等,这些伤病集中在一个12岁女孩身上所带来的痛苦可想而知,这个外表一碰即碎的孩子,却有着十分坚强的内心。

  说起女儿张胜涛,母亲王廷艳几度哽咽。她说,最近几年来,女儿饱受着病痛的折磨,为了“哄”父母宽心,总是自己忍着剧痛自称没事。父亲张科武记得,有一次女儿腿骨骨折,因为家里没钱,张科武只能抓起女儿的骨折腿骨,含泪把断裂处捏拢,再用竹片来固定骨折部分。其间,张胜涛没喊过一声“疼”。

  “这么好的女儿,哪个舍得放弃啊?”这些年来,张科武夫妻俩不管有多大困难,都坚持要治好女儿的病。张科武夫妻俩务农,养家禽,长期节衣缩食,四处借钱。12年来,家里花去了15万元医药费,为此至今仍欠下9万多的外债。

  2019年春节前夕,云南昭通市一位老干部王贵得知12岁女孩张胜涛患有先天性脆骨症后很焦心。通过对方推介的信息,王贵联系上了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该医院专家通过远程会诊,详细地为张胜涛制定了做矫形手术、打髓内延长针、持续服药和康复训练等治疗方案。

  盐津县三六医院为几天前再次发生左大腿骨折的张胜涛进行了免费肢体石膏固定手术,紧接着该医院安排医生潘映江、护士张然和司机汤常勤,开着救护车一路上精心护送,把张胜涛从盐津县送到昭通机场,并为张胜涛免去了共约3000元的医疗与救护费用。

  按原计划,当天中午张胜涛在父母陪护下从昭通坐飞机去深圳进行手术治疗。遗憾的是,此次航班因大风而被迫停班延期,在等待了将近60个小时,他们才终于搭上了前往深圳的飞机。

  而深圳市罗湖区深蓝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早早就在宝安机场接机了。凌晨1:20分,深蓝义工水哥接到了从千里迢迢的云南昭通飞过来的张胜涛一家三口,直接送往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帮忙办好住院手续后,已是凌晨4点钟了。

  1月15日上午8点,张胜涛进入手术室,手术进行了整整10个钟头,直到晚上八点整才出来,医生说手术非常成功。图为港大医院的志愿者探望张胜涛。

  “我有一个梦想,一个平凡而又奢侈的梦想,我希望有一天我可以不再害怕跌跤,我想要穿上美丽的衣服,跟小伙伴一起跳舞,我想要和我的小伙伴在操场上跳来跳去……”说起梦想,张胜涛的大眼睛立即放射出了光芒:“我想快点治好病,跟同学们去学校读书!”

  在这封亲笔感谢信里,张胜涛表达了自己对好心人的感恩和拥有一颗上进的心:“是你们伸出援助之手,让我在困境中能看到生命的曙光,(看到)能重新站起来走进学校的期望。感谢你们伸出仁爱之手,让我增添了战胜病魔的勇气和力量,感谢你们伸出博爱之手,让我们全家感受到了你们的真情与真爱,让我体验到了天下一家亲的温暖与牵挂!此时此刻,我唯一能用语言表达的就是感谢,感谢……在你们爱的力量下,我一定坚强面对,我一定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争取早日康复,早日走进校园!”

  据医学专家介绍说,张胜涛的病通过手术是可以恢复行走能力的。希望大家继续关爱、帮助这个可爱的“玻璃”女孩。目前,张胜涛的手术费用还差近10万元左右的缺口,手术后期的康复费用也依然没有着落。

  根据实情,黑土影像通过腾讯公益平台为张胜涛发起募捐,项目名为:玻璃女孩渴望跳舞。点击捐款链接进入腾讯公益乐捐页面,为女孩献上一点爱心。或者打开微信- 支付-腾讯公益-搜索:玻璃女孩渴望跳舞。( 图文/李玉云 编辑/毕大鹏 ) 更多详情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黑土影像。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