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也是浙江日報創刊70週年。70年來,幾代浙報人積極傳播黨的政策主張,記錄時代風雲,推動社會進步,守望公平正義,留下許多影響深遠的新聞佳作。在這樣一個時間節點,浙江日報和浙江省新聞工作者協會、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於4月中旬啓動了“同走新聞路”大型融媒體採訪。


連日來,以浙江日報部分新聞佳作爲脈絡,由原作者、一線骨幹記者和浙大新聞專業學生組成的三代新聞人隊伍,重讀佳作、重返現場,傳承歷史、賦能未來,在實踐中進一步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


"同走新聞路"今天推出第七篇

《時隔21年,再訪<民情日記>發源地》


去看看“串百家門,記百家情,

解百家難”的“雅璜經驗”



翻看手中泛黃的《民情日記》,李春陽還會想起21年前進村入戶問民情時的場景。讓這位嵊州市雅璜鄉原黨委書記難忘的,還有一個特殊的日子——1998年12月2日。


這天,《浙江日報》頭版刊發的《嵊州雅璜鄉幹部〈民情日記〉連民心》報道引起省委高度重視,省委主要領導多次作出批示,並親赴當地調研。隨後,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央媒也用大篇幅予以報道。“串百家門,記百家情,解百家難”的“雅璜經驗”走出山鄉,推向全省,在全國產生影響。


21年過去了,當地幹部還在記錄《民情日記》嗎?日前,我們和報道的原作者——浙江日報原編委李良、嵊州市委報道組原負責人馬鵬軍等一起,循着當年採訪的足跡再次走進雅璜鄉。



老中青三代新聞人與雅璜鄉原黨委書記李春陽(右二)一起翻看當年的《民情日記》。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楊朝波 攝


省道,鄉鎮幹道,再到山路。汽車行駛近1小時後,我們眼前豁然開朗:古橋溪水,黛瓦白牆,與滿山蒼翠渾然一體,雅璜鄉已不是當年的窮鄉僻壤。


雅璜鄉政府辦公樓立面上,一行大紅字躍然眼前:串百家門,知百家情,解百家難,連百家心,辦百家事,致百家富。這一“民情日記”制度的核心理念,歷經風雨,暖意依舊。事實上,雅璜鄉的發展史,已和《民情日記》緊密交織在一起。而這項改革的探路人,正是李春陽。


李春陽的《民情日記》。


今年65歲的李春陽鶴髮鬆姿,聲若洪鐘。他坦言,記《民情日記》是被“逼”出來的。


當時,不少鄉幹部工作作風不實、紀律鬆懈,村民意見很大,形容他們是“三要”幹部——要錢(徵收農業稅等)、要糧(完成糧食統購任務)、“要命”(管理計劃生育)。更讓他受到觸動的是,雅璜村一百姓上山幹活時不小心摔成重傷,3個月後家人上門求助時,他才知此事。


“我們都是農家子弟,現在反而和農村老百姓疏遠了,說得過去嗎?”夜深人靜,李春陽輾轉難眠。


“必須改變!”1998年3月,鄉黨委號召鄉幹部開展記“民情日記”活動,要求每個鄉幹部走村入戶,串百家門,知百家情,解百家難,連百家心。從此,每戶農家有多少茶園竹林、養多少雞鴨牛豬、有幾塊旱地水田、開幾家工廠作坊,鄉幹部都如數家珍。


長坑村村委會辦公地有一排民情檔案櫃,全村193戶村民基本建檔。“香榧250株、毛竹19畝、茶葉3畝……”翻開其中一戶村民的檔案,我們發現資料裏不僅有家庭主要成員信息,還有主要收入來源、訴求等,甚至留存着上世紀80年代雅璜公社長坑大隊山林承包合同等資料。


在李春陽的《民情日記》裏,我們多次看到“劉仁香”這個名字:


1998年3月23日,雅璜村村民劉仁香丈夫去世兩年多,本人癱瘓,女兒13歲,家庭無經濟收入來源,應重點照顧;4月27日,發動鄉幹部給劉仁香家捐款,每月照顧大米30斤;10月15日,除大米外,再不定期照顧資金50元至100元……


我們從鄉幹部處得知,劉仁香前幾年去世了。在鄉幹部的關照下,這位不幸的村民體面地走完了人生最後一程。


“起初有鄉幹部擔心無事可記,但走訪得越多,要記的東西就越多,要解決的問題也更多。時間一長,幹部和羣衆的心想在一起,事業就有奔頭了。”李春陽說,“《民情日記》就是我們鄉的‘傳家寶’。”


21年來,這個偏遠山鄉始終保持平穩發展勢頭,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9585元,比上年增長9%。



1999年,雅璜鄉幹部帶着《民情日記》在田間地頭走訪村民,瞭解村情民意。


“走,到剛建好的民情日記館去看看!”雅璜鄉黨委書記張奎熱情邀請。


場館設在鄉里的老祠堂。《民情日記》大事記、日記樣本、文字影像資料……一件件展陳品,讓記憶重現。二樓的展示臺裏,還陳列着當年刊載《嵊州雅璜鄉幹部〈民情日記〉連民心》報道的《浙江日報》原件,報紙平整,棱角分明。


李春陽也保存着同一份《浙江日報》。報紙放在一個封口的檔案袋裏,袋口編號處寫着“壹”。


“當時,李良、陳紀蔚兩位浙報記者不僅採訪了我,開了鄉幹部座談會,瞭解典型事例,還直接走訪農民,瞭解《民情日記》所記問題的解決情況。”李春陽娓娓道來。


不僅是李春陽,每位雅璜鄉幹部都明白,這篇報道的意義非同一般——時任省委書記張德江在當天報紙上作出批示:我們的各級黨政幹部,都應該像雅璜鄉幹部那樣,深入羣衆、瞭解羣衆,幫助羣衆排憂解難。只有這樣,才能密切黨羣關係,才能推動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


彼時,改革開放20年的實踐,促進發展也帶來變革,如何做好新時期的羣衆工作亟待破題。


《民情日記》的影響如漣漪般迅速擴大。1999年初,省委組織部發出通知,在全省農村推廣鄉鎮幹部記《民情日記》的做法。當年僅嵊州市就有1252名鄉鎮幹部共下村17.93萬人次,走訪45.46萬戶次,記載《民情日記》5.86萬篇,辦結率達76.41%。


伴隨時代進步,雅璜鄉《民情日記》的內容也升級了:不僅記錄哪些羣衆需要救濟,還會寫下可行的發展思路,如發展無公害茶葉和蔬菜,擴大竹筍基地規模等。於是,雅璜鄉又增加了“辦百家事、致百家富”兩個目標,要求鄉幹部切實爲老百姓致富出點子、搞服務,豐富了《民情日記》的內涵。


李春陽欣慰地說:“羣衆對幹部的要求越來越高,把幹部當自己人,這也是我們記《民情日記》的初衷。”



推行《民情日記》21年來,雅璜鄉經濟社會發展良好,雅璜村還辦起了精品民宿。


“互聯網時代,收集民情的手段更加多樣,新媒體載體替代了傳統的日記本,但《民情日記》一直在我們心裏。”70後鄉紀委書記張立鋒說。


對此,戴溪雅舍民宿負責人李培君最有體會。這是雅璜鄉引進的第一家精品民宿,也是帶動村集體增收、村民致富的民生工程。去年3月立項的第一天,“戴溪雅舍服務微信羣”隨即組建:水壓不夠,鄉幹部協調重鋪管道;安裝空調時與村民發生糾紛,鄉幹部及時優化施工方案……最終,民宿提前半年竣工。


曾經,雅璜鄉幹部人手一本日記。而今,我們雖已聽不到紙上“沙沙”的書寫聲,卻感受到富有時代氣息的爲民真情。這種真情,發端於李春陽等50後幹部,傳承給當打之年的70後幹部,又深深感染了90後年輕幹部。


樓再豪,1995年出生,是目前雅璜鄉最年輕的鄉幹部。作爲聯村幹部,他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瀏覽“戴溪村工作羣”,看村幹部、黨員和村民代表反映了哪些訴求。“一戶村民家附近的線杆路燈搖搖欲墜”。在羣裏發現這一情況後,他立刻聯繫有關部門,直到實地查看路燈修復才安心。


“當我成爲鄉幹部後,才明白《民情日記》的真正含義。我們做的每項工作,老百姓都看在眼裏、盼在心頭,所以得時刻想着他們。”樓再豪認真地說。


當爲民真情在雅璜鄉接續傳承,如何深化“民情日記”制度,也是嵊州市相關負責人正在思考的問題。從推廣微博、微信,在專題微信羣寫“日記”,再到探索即時服務的“民情腳印”APP,《民情日記》緊跟時代脈動不斷演變。


“《民情日記》倡導的理念,非常契合當下省委深入開展的‘三服務’活動的精神。”嵊州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黃景認爲,創新方式方法、摸清民意訴求,是當下解決社會轉型、矛盾多元等問題的一把“金鑰匙”。


今年,創新發展“民情日記”制度被列入嵊州市重點工作。《民情日記》不僅記在本子裏,更落到實實在在的行動中:廣大黨員幹部用真心傾聽民意,用腳步丈量民情,凝聚新時代的幹羣深情,在新徵程上奮力前行。





佳作重讀丨嵊州雅璜鄉幹部《民情日記》連民心

老記者感言丨手段常新 宗旨不變

專家點評丨植根羣衆 永葆生機

大學生手記丨“同走”路上覓初心




猜你喜歡


迎戰“搶人大戰”!浙江這個市發佈史上最強“人才新政”;32歲的娃哈哈懂得90後消費者嗎? 宗慶後這樣說|浙江早班車


《復聯4》《流浪地球》的背後,一家浙江文創企業用銅工藝致敬


看過來!近期你的賬上將多一筆津貼


36年愛心接力!寧波消防隊員爲66歲的她過了個特殊的生日……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翁浩浩 市委報道組 吳一讚 浙江大學學生 潛霽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輯:吳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