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每一粒沙子

都訴說着攝人心魄的傳奇故事



這裏,每一窟彩塑壁畫

都煥發着迷人的光彩



千年敦煌

承載着古老民族的藝術華彩

她是絲綢之路上的夢境之鄉

無數人慕名而來

只想一睹她的芳容



兩千多年前

有一位叫張騫的使者

經由這裏出使西域

雖歷經艱難險阻

鑿了溝通中西的道路


玉門關又稱小方盤城,因西域輸入玉石時取道於此而得名。王生元 攝


公元366年,

樂僔西行至三危山,

被眼前浮現的景象震撼,

他就此停留,

開鑿石窟,坐禪修行。

此後的一千年,

衆多僧侶、信衆紛至沓來,

開鑿的石窟越來越多,

這裏逐漸成爲信仰聖地。



商賈使者“相望與道”

各國使臣、僧侶往來不絕

人們摩肩接踵

相會於敦煌


鳴沙山、月牙泉在敦煌城南一脈相連。王生元 攝


用千年時光書寫“絲路傳奇”

開放的胸襟,

曾讓這裏成爲古代絲綢之路上

“華戎所交一都會”。


莫高窟第296窟  撒網捕魚  北周


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

沿“絲綢之路”經敦煌而西傳

大蔥、大蒜、芝麻

核桃、葡萄、黃瓜

......

不計其數的異域物產

經由敦煌

走入華夏尋常百姓家



千年過去,

風沙埋沒了商旅的駝鈴

絲路的繁華

一度歸於沉寂,

等到她再次被世人所知,

已是物換星移。



夕陽中的陽關烽燧遺址。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敦煌之美,召喚了無數人,

爲了保護她,爲了傳揚她

無數人來到這裏,紮在這裏,

留下了一個個可歌可泣的故事。



敦煌位於河西走廊最西端,

地處我國八大沙漠之一的

庫姆塔格沙漠東南緣和鳴沙山東麓,

是中國的極旱之地。

風沙災害,

一直是困擾敦煌文物保護的

主要環境問題之一。



長期以來,稍有風吹,

就有流沙從莫高窟崖頂飛瀉而下,

不僅吹蝕和磨蝕露天壁畫及洞窟圍巖,

而且磨蝕洞窟內壁畫和彩塑。



敦煌莫高窟。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積沙在窟區堆積,

需要經常清運,

上世紀80年代以前,

每年要從窟區清除積沙

至少3000立方米。


2009年4月29日,敦煌遭沙塵襲擊。新華社發(呂建榮 攝)


近20餘年,

敦煌月牙泉周邊沙山

已對月牙泉形成夾擊之勢,

北沙山南移,南沙山北移,

對月牙泉有較大威脅。

保護月牙泉時不我待。



人退,沙就會進

在敦煌,人和沙之間

開始了一段長達70餘年的鬥爭。

 


敦煌自1944年建立莫高窟保護機構以來,

先後開展了數十次防沙、治沙探索,

幾代治沙人,

把一生奉獻給了保護敦煌莫高窟的事業。


兩名工作人員檢查用於固沙的麥草方格。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經過治沙人不懈的努力,

莫高窟頂形成了

由防沙障阻沙、沙生植物林帶擋沙、

麥草方格沙障固沙和礫石壓沙

組成的風沙防治綜合體系。


2014年7月10日,施工人員在敦煌莫高窟周圍鋪設阻沙固沙網格。


在甘肅省敦煌市的茫茫戈壁上,

一行行梭梭幼苗向着遠方的天際延伸。

戈壁灘上的“都江堰”,

流經片片美麗的李廣杏林。


甘肅省敦煌市月牙泉鎮月牙泉村的李廣杏花。新華社發(周斌全 攝)


如今,

無數人用自己的方式

參與保護敦煌。


4月22日,志願者在甘肅敦煌“螞蟻森林”春種公益活動現場植樹。新華社發(許康平 攝)


雖然山川異域,

但風月同天。


4月22日,甘肅敦煌,當地村民在種植梭梭樹。


在北京、在上海、在杭州,

甚至遠在美國,

人們用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

通過移動互聯網,

將自己和敦煌連接在了一起。



今年四月初,

支付寶螞蟻森林

上線了第一批種植在敦煌的梭梭樹,

讓人驚奇的是,

120萬棵被用戶快速搶完。




這批樹種植在陽關保護區周圍,

成爲保護敦煌的一道重要屏障。



線上種樹如何成爲一種全新的時尚?

原來,虛擬的樹可以變成現實中的樹!


2017年3月20日,在內蒙古阿拉善盟希勃圖嘎查,牧民聶玉勝和夥伴在給螞蟻森林梭梭林澆水。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


2016年8月

支付寶正式推出 “螞蟻森林”項目,

用戶可以通過步行、騎共享單車、

線下支付、網絡購票、

二手物品回收、生活繳費、

電子發票等場景積累“綠色能量”

在手機裏種植虛擬樹木。



虛擬樹木成長到一定階段,

支付寶和中國綠化基金會等公益合作伙伴

就會在中國的甘肅、內蒙古等地

種下一棵真實的樹木,

或劃定相應面積的保護地,

以激勵用戶的低碳環保行爲。



在甘肅敦煌、民勤、武威,

在內蒙古阿拉善、

巴彥淖爾、鄂爾多斯

......



截至今年4月22日,

螞蟻森林用戶數達5億,

5億人已共同在荒漠化地區

種下1億棵真樹,

種樹總面積近140萬畝,

近1000平方公里。

成爲祖國西北的一道靚麗綠色屏障!


視頻來源:螞蟻森林


隨着越來越多的人,

實踐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

越來越多的人,

用不同的方式參與環保、參與植樹,

中國的生態環境正變得越來越好,

祖國正變得越來越美麗!



4月的春風

吹入敦煌這座西北內陸小城,

草木愈發豐茂,

在陽光雨露的滋養下,

莫高窟的綠蔭逐漸散開,

成爲大漠戈壁上

最美的一抹暈染

和最堅韌的一股力量,

續寫着人類對於文明的守護和希望。


古老絲綢之路上的瑰寶,

再度成爲中國對外開放的文化前沿。

她的綻放,

因爲你,因爲我,因爲TA!


來源:新華社、新華網、敦煌研究院(ID:icaves)

作者:徐祥達、霍柯


監製:於衛亞

讓中國變得更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