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偈

  谓偷盗之人感大富果,无有是处;

  若偷盗之人感贫穷果,斯有是处。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不偷盗者,即是见得思义,不与不取也。此事凡知廉耻者皆能不犯,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盖私欲若起,则易为物迁。若大利现前,能避之若蛇蝎,狂奔急走者,不数数觏也。且所谓盗,并非专指盗人财物而言。即居心行事,有类于盗者,亦名为盗。如以公济私,损人利己,以势取财,用计谋物,忌人富贵,愿人贫贱,皆是。又如阳取为善之名,若遇诸善事,心不认真,事多敷衍。如设义学,不择严师,误人子弟。施医药,不辨真假,误人性命。凡见急难,漠不速救,缓慢浮游,或致误事。但取敷衍塞责,不顾他人利害,如是之类,皆名为盗。心存盗心,事作盗事,社会因之紊乱,天下亦不太平矣。故须并重戒盗。

  文字 | 印光大师

  图片 | 胡虹《唯心净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