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烏雅氏-雍正皇帝的生母。清室《內側》有記載「妾年未滿五十者,必與五日之御;則知五十之妾,不得進御矣」。可是這位德妃雖然過了《內側》中所說的年齡,但依舊得到康熙皇帝的召幸。

為何清室會有這樣的傳統,這其中包括了好幾個願意,首先年老色衰,皇帝不應該守著一個年老的女子過活。再者這個年老一般過來生育年齡,為了保證皇家的優良血統和子孫的繁衍,這個歲數的妃嬪,皇帝是不會再召幸的。但是德妃卻偏偏是個個例。

當年德妃還是小女孩的時候,在14歲便入了宮,作為侍女,有幸得到皇帝的臨幸,19歲時生下皇四子胤禛(雍正),被冊封為德嬪;21歲生下皇六子胤祚,轉年被冊封為德妃,自此後先後又生下三個公主和十四皇子胤禎。

在這段期間內,德妃十分受寵,隨著幾個孩子漸漸長大,在皇子之中,德妃的四皇子和十四皇子又非常爭氣,也因此在康熙面前給目前贏得了好感。

德妃本人也不貪圖名利,行事不喜歡張揚,有賢妻良母的典範,因此深受康熙的喜愛。也恰恰是這些原因,在德妃已經過了50歲後,康熙依舊經常和她住在一起。康熙雖然是帝王,但是也是個人,人歲數大了,也願意找個知心人說說話,德妃無疑就是這麼一個好的人選!


康熙德妃即雍正生母烏雅氏,也即孝恭仁皇后。滿洲正黃旗人,生於1660年,薨於雍正元年(1723年)。有傳言說德妃系因反對雍正稱帝自殺而死,由於非本題相關不做過多展開。我們主要談談康熙為什麼還會翻年過半百的德妃的牌子侍寢。

1、與康熙缺乏安全感的個人經歷有關。康熙也算個苦命孩子,8歲那年父親順治皇帝駕崩,10歲那年生母佟佳氏去世。父愛母愛的過早缺失,想必讓康熙非常缺乏安全感。

德妃50歲左右時候,正是康熙二立二廢太子胤礽之期,內心極度痛苦的康熙讓一貫成熟嫻靜的德妃侍寢,推測更多是在德妃面前能肆意放下帝王強硬表現出無助,以排遣和傾訴心中不快。

這種安全感,在其他年輕的妃子們那裡能找尋得到?

2、德妃一直受寵,長達20多年根本停不下來。小康熙6歲的德妃14歲入宮,從19歲時生四阿哥胤禛,一直到29歲生十四阿哥胤禵,十年間生下三子三女,所得寵幸可想而知!況且以29歲「高齡」誕子,幾乎破了皇家記錄!

從事實來判斷,作為女人的德妃從容貌、身段、舉止等方面都十分討康熙喜歡。

3、與德妃封號的「德」字有關。生下雍正第二年,烏雅氏被單獨冊封為德嬪,三年後又被冊封為德妃,理論上在後宮排名第五,在皇后、皇貴妃、貴妃、淑妃之後。

並且,一個「德」字足以說明德妃的個人品質,能一直為康熙所鍾愛也就不難理解了。

總之,德妃年過五十而能侍寢,在於她能給予康熙別的妃嬪不能給到的精神停靠的港灣,這樣的女人真真不一般。

———————END————————

如果喜歡我的回答

敬請點贊、關注@司馬砸光


德妃是康熙四個有名的妃子中的一個,不過德妃比起其他幾個身份低微。她的祖父是膳房總管,其實就是內務府包衣。這樣,德妃後家沒有多大的勢力,也對康熙沒助力,康熙還很寵愛她,可見是真的喜歡吧。所以就算不合祖制,康熙為了她破壞規矩也情有可原了。

德妃給康熙生了三子三女,而且四子胤禛順利登基為帝,十四子胤禎被封為大將軍王,遠徵西北。不過當時因為德妃身份低,四子是由皇貴妃佟佳氏撫養長大的,十四子是由她撫養長大的。而且四子性格比較心情不定,和她經常吵架。因此,她比較喜愛十四,也特別希望十四能當上皇帝,可惜最後是四子即位。

雍正封她為太后,她不願意接受,不願意搬到太后才能住的慈寧宮,繼續住在當妃子時住的宮殿,直到病逝。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