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仔花傳承
▲施麗梅的春仔花作品不僅承襲古昔的傳統技巧,更注入現代的創意美學,已從婚禮的必備品,昇華為藝術的收藏品。(圖/記者陳雅芳攝,2019.06.13)

早期臺灣人在嫁娶時,會以繡線纏繞的春仔花作為新娘頭上的裝飾,隨著時代的變遷,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細心與耐性的纏花手藝,逐漸被塑膠紅花取代;鹿港鎮史館推出「春仔花傳承‧施麗梅老師個展」即日至9月15日,鹿港鎮長許志宏歡迎大家踴躍來觀賞。

▲鹿港鎮史館推出「春仔花傳承」,鎮長許志宏,歡迎大家踴躍來觀賞。(圖/記者陳雅芳攝,2019.06.13)

施麗梅表示,纏花又分「閩南纏花」與「客家纏花」,傳統的閩南春仔花多用於嫁娶時,不同身分的人配戴不同的春仔花,例如 新娘配戴雙石榴,象徵多子多孫,婆婆配戴福祿壽,象徵添福壽,新娘的母親則是佩戴桔仔花,象徵吉祥如意,而媒人則是配戴粉紅色百合花,象徵百年好合。

▲春仔花是鹿港重要的傳統工藝之一,嶄露頭角的多屬女性工藝師,施麗梅是其中佼佼者之一。(圖/記者陳雅芳攝,2019.06.13)

許志宏指出,春仔花是鹿港重要的傳統工藝之一,嶄露頭角的多屬女性工藝師,施麗梅是其中佼佼者之一,過去鹿港傳統婚禮上常可看見新人或是長輩們配戴紅色的春仔花,非常喜氣,施麗梅的春仔花作品不僅承襲古昔的傳統技巧,更注入現代的創意美學,已從婚禮的必備品,昇華為藝術的收藏品。

▲早期臺灣人在嫁娶時,會以繡線纏繞的春仔花作為新娘頭上的裝飾。(圖/記者陳雅芳攝,2019.06.13)

施麗梅早年曾為興趣學做緞帶花,還曾向日本籍的老師學習「帛紗(絹)」─細緻人造花的製作;因為嫁給攝影師龔顯森,工作室拍過很多婚紗攝影,施麗梅都會贈送新人傳統的石榴春仔花,祝福他們多子多孫。後來發現,春仔花越來越難買到,施麗梅用自己的巧手,讓春仔花再次綻放光彩。

▲施麗梅老師將春仔花淬鍊為現代感十足的藝術。(圖/記者陳雅芳攝,2019.06.13)

施麗梅認為,如果只是單純延續傳統春仔花的圖案,勢必無法在現代生活中紮根,於是她努力尋求突破,將其衍生轉化成多變的藝術造型,並搭配服飾與整體造型,同時加上多重色彩與多元立體化的新穎創意元素,讓年輕人也喜愛,將春仔花淬鍊為現代感十足的藝術。

▲春仔花越來越難買到,施麗梅用自己的巧手,讓春仔花再次綻放光彩。(圖/記者陳雅芳攝,2019.06.13)

施麗梅最近又應社區以及寺廟的禮聘,四處教做春仔花,有不少門徒甚至已能獨當一面;為此,施麗梅感到相當欣慰,並立下心願,只要體力還可以,會繼續此一傳承美麗的手工藝志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