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看了23部华语剧情长片(《摆渡人》虽在2017年观看,不过是2016年上映作品故也纳入讨论),相较于去年有著《醉生梦死》、《踏血寻梅》,乃至大师级的《刺客聂隐娘》、《山河故人》等,2016年显得黯淡许多,这点也可从金马奖入围及得奖名单略知一二。

《再见瓦城》和《一路顺风》是今年台片入围赢家,最终两片共只得了一个奖项,《一路顺风》最佳美术设计,其余全杠(赵德胤年度台湾杰出电影工作者除外)。原本对于《再》有著极高期待,看完以后有些失望;而《一》虽然有趣、感人、风格突出,但瑕疵明显(尤其是黑道这条线),整体来说不算顶尖。

唯独让我倾心的便属冯小刚《我不是潘金莲》以及香港银河映像三位新导演各自创作再剪辑为一部片的《树大招风》。前者受到多蓝《亲爱妈咪》启发而尝试以圆形和方形景框创作,农妇打官司入题,却又不轻易靠拢任何一边的立场,十分有趣;后者讲述香港97回归前夕三大贼王的故事,却大胆利用反高潮叙事隐喻政治现况,著实高招。个人认为,2016年这两部作品明显优于其他华语片,足以成为年度代表。

值得一提的是,2016也是香港电影迈出低谷露出曙光的一年。年初五位年轻导演合导的《十年》拿下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中港台三地都掀起一阵话题;而《树大招风》获选柏林影展新电影国际论坛以后,回到港台放映也受到好评(预计明年香港金像奖能大有展获);《一念无明》则是在多伦多影展亮相,随后入围金马奖三项大奖拿走两项(女配角、新导演),明年将在香港正式上映。

所谓的露出曙光,并非指票房上成绩斐然,而是香港新一代创作者一个一个涌现,回归电影本质与初衷,披荆斩棘地开出一条血路。这群「鲜浪潮」(原指杜琪峰发起的短片节,为年轻电影创作者提供拍摄资助、学习与展示作品的平台,《树大招风》的三位导演许学文、欧文杰和黄伟杰、《十年》里的黄飞鹏、欧文杰、周冠威,以及《一念无明》的导演黄进和编剧陈楚珩都曾参与甚至拿下优胜)激发出的创作能量并不亚于香港影坛前辈。

透过这些年轻创作者,我们可以看到香港影坛后继有人,在这社会与政治焦虑、不安的年代或许能激荡出更好的作品。香港电影可能不一定会因为这些人而再创高峰(合拍片的品质必定得想办法提升),至少我们都知道,有才华的创作人一直都在。
 
【剧情长片】
 
《我不是潘金莲》I Am Not Madame Bovary

本以为单纯是部农妇受欺压进而控诉官僚体制的电影,但冯小刚无意拍摄另一部《秋菊打官司》。

在圆中有方、方中有圆的景框处理下,圆可以代表压抑或圆融、方可以代表僵固或正直,正如李雪莲此角傻的可怜却又爱钻牛角尖、无理取闹,是小白菜,是潘金莲,也是窦娥;政府高层立意良好却错误执行;官僚体制有效率但又无比僵化,此种「双元性」正反并置是本部片最有趣的地方。这已脱离善与恶的老生常谈,反而触及至人和政治体制的一体两面,实在高招。

不轻易划分立场又能让观众随著李雪莲的经历一起揪心,荒谬喜剧中潜藏著悲剧,虽然结

尾说白了少了点韵味,但终究暇不掩瑜,编导俱佳,今年最好的华语片。

1/13上映,不能错过。

【影想力指南】文章连结:http://0rz.tw/R6TxR
 
--
 
《树大招风》Trivisa

完全看不出出自三位新导演之手,剪辑居功厥伟。

结尾的反高潮是这部戏最优秀的地方,箭在弦上,眼看要一触即发,最后却是背著观众的期望走,完全呼应了97回归之际香港人的心情,20年前是这样,20年后难道不也如此?今年最优秀的港产片。

【影想力指南】文章连结:http://0rz.tw/xmA1l
 
--
 
《一念无明》Mad World

本片对「反常」、「失能」者的描写十分真诚,感人至深。电影不只从燥郁症患者的角度述说,后段更碰触到患者家属不知所措的无奈以及面对社会氛围的压力。

倒叙、插叙的剪接方式或许有时有些混乱;后段也有种绕不出去之感,但结尾没有选择过度正面或负面的处理,而是轻轻地放下,完全显现导演与编剧对于此议题的掌握功力。

几位演员的演出没有话说,曾志伟祭出近年演员生涯中最有深度和感染力的表演,余文乐甚至可以和张学友过度用力的演技交换金马男主角入围名额。

文章连结:http://0rz.tw/4ax0I
 
--
 
《十年》Ten Years

看之前其实挺担心只有批判而忽略影像。看完诚心理解为何能拿香港金像奖了,毫无疑问的。

五部短片里最喜欢《冬蝉》和《方言》,前者虽然与其余四部风格迥异,但那想要保护香港最后一片寸土的心最直接也最纯粹;后者用一种荒谬喜剧的风格利用语言政策上的压迫讽刺香港现状,在五部短片里明显跳出,十分有趣。

《十年》或许技术上多有瑕疵,五部短片也并没有统整性的脉络可追寻,但就是因为它粗糙、不够精美,更能直接感受它的纯粹,在当今香港社会充斥著不亚于97回归时的焦虑与份慨,能利用五部短片发声、宣泄,重新省思现况并放眼未来,这部片的价值不容抹灭。
 
--
 
《不成问题的问题》Mr. No Problem

改编自老舍的短篇小说。虽然是抗战时期的题材,但摆在今日一点也不过时,反倒相得益彰,编导梅峰以古讽今的能力堪称一绝。

三个章回配上中远景的摄影形式看似冗长又沈闷,但缓慢、冷静的步调才更显荒谬,《不成问题的问题》到底有没有问题?对我来说,不成问题,好得好得。

【影想力指南】文章连结:http://0rz.tw/QHLfY
 
--
 
《徒刑》Apprentice

前面三分之二几乎是完美的铺陈,没有一场冗戏,连过场拍摄监狱上飞扬的鸟群都能和监狱里囚禁的人们做对比,著实厉害。

更别说好几幕一气呵成的长镜头运镜以及恰到好处的配乐及音效,都让这部片面面俱到,精确又完整。只不过末段所有铺出去的线都没有好好收回,令人大失所望。

或许导演立场踩的不够坚定,又要面对新加坡审查制度的箝制,所有的批判只能点到为止,搞到最后面的留白空有形式,留给观众的反思仅只表面,可惜了这么一部杰出、执行精美的电影。

【影想力指南】文章连结:http://0rz.tw/54lU3
 
--
 
《一路顺风》Godspeed

两条支线若是拆开来看,一条属于黑帮电影,一条则是公路电影风格。前者硬,后者松,两者结合起来竟散发独特滋味,钟孟宏拍出属于他的黑色喜剧 + 暴力美学风格。

或许在节奏掌握上仍有进步空间、演员表现缺乏整合感,但这怪里怪气、莫名其妙的电影依旧不俗,或曰「神奇」。

结尾扣紧「一路顺风」的核心意涵,没人能够一路顺遂,但坚持下去,总有一丝光辉。

【影想力指南】文章连结:http://0rz.tw/VjLzX

--
 
《七月与安生》Soul Mate

电影拿来与原著短篇小说比较,不只有大幅度更动,改的也更出彩了些。

虽然有好几幕拍的非常细腻,但书信往返的过程过于冗长、餐厅争吵戏也吵的十分莫名,重点是结尾的大翻转明明该是整部片最高潮,却唏哩呼噜地顺过去了。

幸好周冬雨和马思纯的表演撑起了整部片,应该说,七月与安生之间的化学作用出来了,整部片的成果也立于不败之地。

不过,终究是部玩的有意思的青春片罢了。

【影想力指南】文章连结:http://0rz.tw/6m71d
 
--
 
《枝繁叶茂》Life After Life

电影充满「解构再结构」的符号运用,无论是肉体与灵魂解离,小男孩的肉体进驻了妈妈的灵魂,又或是毫无生气的大石头仿佛注入生命一般不断跳动。更甚者,跳脱影片内容,就连取名「枝繁叶茂」的电影里,所有的树木皆枯萎或是面临死亡,却又在大量的长镜头中像是会说话般屹立不摇。

所有的隐喻和想讲的话都层层包覆在每颗镜头里,就像导演本人的谈吐,十分内敛、轻柔却又条理分明。我想《枝繁叶茂》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在于那一抹神秘主义的色彩,若你无感,那也不强求你看懂;若你兴起了解的欲望,便会投入一个又一个不断解离又重组的符号当中。

相较于其他人欲急大鸣大放的处女作,张撼依选择静静地、慢慢地向符号内发展,实在是个有趣的导演,值得关注。期待他接下来的作品。

文章连结:http://0rz.tw/kZYOG
 
--
 
《长江图》Crosscurrent

这是部极具开放性解读的电影。以中年失意作家的口吻从长江尾来到长江头,追寻的是一个神秘、不知从何而来的女子。整体来说我对此片的感觉不深,没办法投入到诗意的情境里。
 
能够体会李屏宾拿下柏林杰出艺术贡献银熊奖的原因,此片一大半成果奠基在宾哥细腻的摄影触感上,不过这种方式是否真的适合这部片我有点保留,对我来说过于设计了,摄影走在叙事前反而有些操弄感。

没有看过后来才制作的4K版本,或许会有更不一样的感受。

【影想力指南】文章连结:http://0rz.tw/F3N8T
 
--
 
《八月》The Summer Is Gone

松散的结构和形式,直到末段才救了回来。

看完以后兴起一个问题「这个时代还需要另一个侯孝贤吗?」又,大伙看完《八月》,侯孝贤、杨德昌、小津安二郎、Tarkovsky这些名字一一被唱名,到底有多少是张大磊自己的作者印记?

片头默默响起杨钰莹的〈轻轻的告诉你〉,和去年新导演得主毕赣拍摄的金马形象广告相呼应,毕赣有自己独有的电影语言,那张大磊呢?我会期待他下一部作品,但一下就以这部片入围最佳影片并拿到最大奖?似乎有些过奖了。

无论如何,十年后、二十年后再回头检视这届评审的决定,或许就能看清。

【影想力指南】文章连结:http://0rz.tw/cW2zz

--
 
《再见瓦城》The Road to Mandalay

相较于赵德胤过去电影,在资金较为充裕情况下,技术上完整又精确,但过往的生猛力道不复见,剩下的只有生活片段一幕一幕带过,美其名是留白,实际上什么也没留下。

结尾处理的不错,但不就是《冰毒》的再制?片子是好,但不到拿大奖的程度。

二刷发现吴可熙的表演暗藏很多细节,演的非常好;至于柯震东,一开始觉得他的表演毫无问题,甚至赞叹他的天份,后来莲青几次办证过程他在后面一副无所谓或不关我的事的状态,东看西看,我认为大扣分,这样完全无法连结到结尾的大爆炸,有点断裂。

《再见瓦城》显现赵德胤几部片累积下来的技巧,但内里实在有些贫乏,我想是该跳脱自身经验拍点其他题材了。据说下一部会是科幻题材?有点令人期待。

【影想力指南】文章连结:http://0rz.tw/fGo3g
 
--
 
《暗色天堂》Heaven in the Dark
 

比想像中好看很多,袁剑伟第一次执导有这种成绩不容易。尤其是片中很多意象,例如水、灯等等处理的挺细腻。

最喜欢电影处理两人从第一次接触慢慢走到车上发生的那一切你来我往,过程中透露出幽微的暧昧不明,一些小动作在不确定对方心意前都会被擅自放大。

男女主角间的权力关系,上司对下属、牧师对教友,甚至是主动和被动的相对位置,都造成这段关系原本该是单纯的两情相悦,最后却走上法庭的关键因素。

除此之外,戏里也碰触了宗教,也质疑了法律,都丢出了很精彩的提问。撇除太洒狗血的结尾以外,这部片其实有可看之处。

【影想力指南】文章连结:http://0rz.tw/2L779
 
--
 
《我的蛋男情人》My Egg Boy

傅天余是位非常会拍「人」的导演。不仅把林依晨时而坚毅时而脆弱又迷惘的气质展露无疑;在他的镜头下,慵懒又带点忧郁气息的凤小岳完全展现他最迷人的一面,初看有点距离,认识后又温暖无比个性,也难怪女主角梅宝(林依晨饰)轻易地与他展开热恋。

剧中几幕主观镜头对凤小岳的「凝视」,令人印象深刻,这是都会爱情电影中少见的拍法,如果不是一位懂得怎么拍「人」的导演,是拍不出这种感觉来的。

除此之外,反身性(reflexivity)是这部戏最与众不同的地方。梅宝历经失恋、遇到新对象、热恋,碰上难解问题,过程中她只有自己面对自己、自己去处理自己的情绪,这种独立和坚毅的个性,和其他都会爱情电影女主角有所不同,或许更为贴近当代在职场打拼,某一面独立某一面又特别脆弱的女性。

然而,结构上的巧思不只如此,编导将「卵」和「精」拟人化为另一个更微小的世界。他们有无法「出世」的烦恼,也会为主人的新恋情手舞足蹈,但大多数的情况下他们只能「等」,等著破蛋而出,就像主人细心等著爱情孵化一样。

在今年整体薄弱又参差不齐的国片市场中,《我的蛋男情人》是部细腻又不失水准的作品。

文章连结:http://nicholasjcf.pixnet.net/blog/post/43313920
 
--
 
《摆渡人》See You Tomorrow

就是一部闹片,不够好看,但离难看还差的远。

金城武及张榕容这条线最成功,里头散发的(被日本文化影响的)台味摆在金城武身上再适合不过。

语言上的混搭也非常有趣,虽然是梁朝伟的普通话效果不佳才事后配上粤语,不过单就片子来看,一下粤语一下国语再夹杂点白烂英文还有台语歌,语言的混搭可能也象征了现今中国吸纳各地人马的现况。

《摆渡人》让我想起以前看的超闹港片,而且是那种摆明来乱的白烂港片(跟周星驰的白烂又不太一样)。在闹中又带有一丝怀旧情怀,配上中港台大杂烩,只要带著看闹剧的心态去欣赏,或许能让你看出些味道出来。

【影想力指南】文章连结:http://0rz.tw/7DeCC
 
--
 
《地下香》Underground Fragrance

与《再见瓦城》同样拿到许多国外创投资金进而拍摄,电影也充满浓浓的欧陆风格,以男女之间的情感反应北京当代「蜗居」的社会议题。

但看完本片却有些许尴尬感。如要反应居住问题,著重在男女情爱显然抢走主议题失了焦,钢管女郎与公安意外眼睛受伤的男孩组合也像是过往类似电影中的猎奇设定,了无新意。

唯一有趣的是「空间」处理,地下蜗居和地上城市街道明显对比,宛如蚁洞般蜿蜒的地下通道在注满水后被迫浮现天日,象征著男女主角间无以为继的情愫。大概就这样了。
 
--
 
《皮绳上的魂》Soul on a String

明明是民族电影却想混杂西部片、武侠片风格,但又没两者的良好节奏,最后搞成了四不像的诡异结果。

幸好结尾多条支线收了回来,近似《追缉聂鲁达》的概念,又结合多篇扎西达娃小说,勉强在剧本上做的出色,不然几近三小时片长令人昏昏欲睡。

【影想力指南】文章连结:http://0rz.tw/0lzne
 
--
 
《德布西森林》Forêt Debussy

其实这部片没有大伙说的这么难堪,至少整部片有做到他想做到的,败就败在本身体质太虚,再怎么拍,也不过就是如此。

看的过程一直想到蔡明亮,那种从头到尾只企图言说「某种状态」,一种出不去的、被压抑的、无语的,加上大量的长镜头,利用画面代替口说,美学形式上的核心概念其实是类似的。

《德布西森林》的一大突兀感在于,大自然的环境音和古典乐是相互交叉运用的,而且声音或配乐的大小其实是跟著主角心境在走。有时候你会突然注意到配乐从小转大,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配乐上,然后又惊觉,这震耳欲聋的配乐其实和主角内心的焦躁有关。换言之,它的形式与内容是既分离又契合的概念,这点我认为十分有趣。

【影想力指南】文章连结:http://0rz.tw/6HVkF
 
--
 
《六弄咖啡馆》At Cafe 6

船过水无痕。

整部片的气氛实在过于平淡,事件与事件的连接像流水帐一般,了解导演可能是想以写实的笔触描写那份哀伤,但是整部片没有重心,也没有吸引人看下去的引子,观影过程只感觉茫然,反而与主角们的心境产生疏离。

如果说《那些年》有921大地震的集体记忆;《我的少女时代》有90年代小物、永远的明星刘德华作为陪衬,将青春与自我情感给紧密结合,那《六弄》里有什么?几乎没有。失败之作。

文章连结:http://0rz.tw/4okWA
 
--
 
《失控谎言》White Lies, Black Lies

前半的松散与缓慢令人不耐,导致结尾谜底揭晓只会让人觉得「喔,so?」幸好这部片有许玮宁的演技撑场以及黄美清效果奇佳的美术设计。

至于入围新演员的陈庭妮?嗯,最大的功用就是让这部片能在金马亮相吧。

【影想力指南】文章连结:http://0rz.tw/oERTG
 
--
 
《楼下的房客》The Tenants Downstairs

跟其他新导演的首部影片不同,别人可能技术方面不足但内里真诚,导演崔镇东把技术方面处理的没有问题,但本身想述说的中心思想却薄弱到令人失望。

结局的改编实在难以说服人,把一部想要突破格局的猎奇电影限缩至温情主义,不仅无聊又牵强,败笔。

【影想力指南】文章连结:http://0rz.tw/UpmOY
 
--
 
《叶问3》Ip Man 3

跟拳王泰森对战前是一部片,对战后又变成另一部片,异常怪异又断裂的剧本是败笔。

动作场面堪看,却又没太多新意,与泰森的对役完全为打而打,找来泰森想做大却融不进剧情里;想谈一段忽略家庭的感情戏又说的浅,终归两字「媚俗」。

幸好还有张晋,如果要拍叶问4,最好由张晋这角色发展支线吧!正宗咏春之争绝对不是二分之一部电影塞的进去的题材。

【影想力指南】文章连结:http://0rz.tw/wKUbD
 
--
 
《报告班长:勇往直前》No Sir

前半小时和后半小时还算可以接受的,特别是前半把男主角威廉不受拘束的个性凸显出来,摆进严厉班长赵骏亚的战工连,让人期待这两人之间的火花。

而后段利用国军救灾当作整部戏最高潮也是好的设计。现今国军最大任务便是救灾,特别在这国军士气低迷之时,不畏艰辛地往灾区救难确实把国军弟兄们辛苦、热血的那一面给描写出来,这样的设计总比宣扬什么爱国情操、我就4爱中花民锅好多了。

问题出在中间那一大段乱七八糟、插科打诨,低级又无聊的玩笑,根本无助于推演剧情,反而把整部戏拉低成尴尬无比的笑闹剧。然后所有推出去有意思的网全都随随便便收回来,我真的不知道60分的素材炒成30分到底在干嘛,导演要负起最大责任。

最令我最受不了的是整部片不断地嘲讽年轻人和充斥沙文主义,尤其是后者。黄姵嘉领军的一批女兵存在的用意只是来取悦男生,不然就是拿来讽刺男生的软弱无能,从头到尾就是被利用的客体,连个完整的角色故事都没有。军教片没有必要宣扬女权,但利用女体来开玩笑,这不是一件可以容忍的事。

看得出来剧本是有想要好好诉说些什么,抛出去的线其实都可以有所作为(尤其是外国人脸的曾台湾一角明明可以大有发挥),只不过最后呈现的结果零散又让人尴尬,证明掌控这部片的旧脑袋就算想跟上这时代也完全力不从心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