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韓九叔 圖 / 網絡

  原標題:安守平常心,看淡世間事

  人生一世,紛繁複雜,變幻莫測,但遇一事,總是擺脫不了是非、功利等種種束縛,從此便生執着,放不下,不得自由。

  宋朝無門慧開禪師曾寫過一首詩: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人,若能做到心無掛礙,便是人間最好的時節。

  心無掛礙,並非是真正的心中無物,而是能做到不爲虛榮權勢所誘惑,不爲金錢美色所動心,不爲塵世繁華沉迷心智,過眼卻不動心,保持平常心。

  一個人修煉到極處,就是擁有一顆平常心,即爲善不執,老死不懼,逆境不煩,得失不計。

  01

  爲善不執

  莊子說:“爲善無近名。”

  大善是什麼?

  是人過無名,雁過無聲。爲善不爲人知,不必執着於回報,若做善事是爲了名利去做的話,那麼只會適得其反,反倒是不美了;而且,做善事若是生了執念,便不算是真善。

  給人做了好事,不必到處宣揚,一切都應默默進行,盡己所能。幫扶貧弱是如此,仗義執言也是如此,一切都是盡己之能,幫到了固然可喜,沒幫到亦無需糾結。

  不論是付出,還是做善事,一旦生了執念,便會有障礙;人,一旦有了執着,便是有所期待;而期待不一定能成真,一旦落空,不免失望,影響心境,導致內心難以平靜。

  做人,便是要修得一顆平常心,凡事盡力而爲,不必刻意而爲,不要偏執。

  02

  老死不懼

  人,從一出生開始就註定要邁向死亡,生老病死本就是常態,這是每個人都無法逃脫的宿命,也是每個必然要面對的結果。

  花開花謝,生死病死本是自然規律,是無法改變的,即便害怕也無用。

  所以我們不必爲此感到歡喜,也無需爲此畏懼,盡心享受“生而爲人”的歡樂就好,一切從一開始皆成定數,就無需過多擔憂了。

  正如陶淵明所言:“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

  人,生在天地之間,不必天天爲諸多俗事憂心忡忡,縛手縛腳;要知道,海那麼闊,天那麼空,你只需盡到自己的責任,自然地盡倫盡職即可,盡爲人之本分,一切將由天意決定。

  即便到了死亡的那一刻來臨,只要我們知道曾經努力活過,沒有害怕過死亡,沒有放棄過生活,一切都值得了!

  03

  逆境不煩

  正所謂:“月無日日圓,人無日日順”。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逆境本是人生中最多的篇幅,是最爲艱難的上坡路,是“苦其心志”的磨練。

  可以說,逆境是生命中必然逃脫不了的宿命,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主旋律。

  那麼我們不妨將逆境看成是命運饋送的禮物,是上天磨練我們心智的手段。不經一番風雨又怎能聞得梅花香,不經歷風霜的花朵也難以看到冰雪季節的美麗。

  但是重要的是,我們以何種態度和方式來面對逆境。

  蘇軾經歷多次仕途打擊,四處漂泊,並沒有轉向怨天尤人的“憤青”,而是從哲學層面深刻理解了人生的得失,進而修煉成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

  面對人生逆境時,蘇東坡會唱到:“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面對坎坷仕途時,蘇東坡會吟到:“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面對白髮三千時,蘇東坡會唸到:“誰似東坡老,白首忘機。”

  逆境,於弱者而言,是深淵;於強者而言,是墊腳石。

  不管是順,還是逆,都是我們的練心之資,順境不驕,逆境不餒,存清心於胸,不被順逆受煩惱。

  04

  得失不計

  《易經》中有言:“動輒得咎。”

  意思是,只要你有所動作,必然會有得失產生。

  人生就好比下棋,每走一步必有得失。

  所以,你要懂得珍惜自己,人生道路的每一步應慎重考慮。

  人生的道路慎重對待是必然的,但在我看來,更重要的是面對得失的心態。

  明朝弘治九年(1496年)的一天,京師城樓下的會試放榜牆被圍的水泄不通。

  明朝弘治九年(1496年)的一天,京師城樓下的會試放榜牆被圍的水泄不通。

  高中的年輕人意氣風發,昂首闊步從人羣走出,商討着哪兒擺慶功酒。

  然而,落榜的大多數,卻正倚着牆角掩面痛哭,捶胸頓足。

  唯有一人看到自己落榜卻面無表情,旁人以爲他悲傷過度。

  他卻笑道:“你們都以落第爲恥,我卻以落第動心爲恥。”

  這個人名字叫,王陽明,中國最後一個聖人。

  在他看來,人生本就是修行,過去點滴,都是圓滿生命的一種過程,不管是“得到”,或是“失去”都要昇華爲面對未來的智慧,淡看風雨。

  正如徐志摩所言:“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人生苦樂,皆在得失之間。心胸寬廣的人,拿得起,放得下,不計得失,以平常心對待得失,自然能淡然處之。

  正所謂:“花謝芳不敗,心靜人自在”,人心只有靜下來了,才能真正得到自由;人一旦有閒心,才能品味出已有的幸福。

  05

  三毛說:“刻意去找的東西,往往是找不到的。天下萬物的來和去,都有他的時間。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

  人生也是。一切的汲汲營營,到頭來,不過是鏡花水月;人生,要的不是榮華富貴,更不是驚才豔豔,而是內心的安寧與平和。

  只要擁有平常心,我們才能自困境中解脫出來,幫助我們掌控自己的生活,得到真正的內心安寧。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閒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雲捲雲舒”,一切以平常心對待,自然窺見豁然之境,享人生自由之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