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先来了解约束(稳定)关节的相关组织有哪些?可以分成被动性约束力与主动性约束力;下述前3项属于被动性约束力,第4项属于主动性约束力。首先:构成关节的骨头的形状(两根骨头外型的契合形状);第二:关节间的软骨契合;第三:关节间韧带的约束力;第四:肌肉组织未收缩或收缩的约束力。

 

在肌肉没收缩时,关节稳定度的贡献还是主要来自于骨头、软骨契合与韧带的约束力(被动性约束力),临床上测试关节稳定度即是测试被动式约束力,然而在骨头没骨折(关节交接面处)、软骨没受损时测试关节稳定度的测试目的就只是在测试韧带的松弛度,所以才会认为韧带松弛度会近似于关节稳定度。

 

4个肌肉未收缩或收缩的约束力。肌肉在未主动性收缩时也保有本身该有的张力,称为「肌张力」;「肌张力」又可分为低张力、正常张力与高张力,高张力很常见于脑部受损的个案,例如:中风个案;低张力很常见于小儿患者,例如:唐氏症个案。肌肉收缩的约束力在于肌肉收缩(不管是等张、等长或等速收缩)提供关节更有效率、更强的约束力,来避免活动时关节间的骨头相对的位移(若超过被动性约束力所能提供的限制时),这时,肌肉组织收缩的约束就能提供关节稳定度。

 

乍看之下,会认为肌肉收缩的约束力会增加关节的稳定度,但肌肉收缩增加关节稳定度只会出现在关节活动过程中肌肉收缩时,收缩肌与拮抗肌两者间拉拔(收缩与放松)维持关节的稳定状态。

 

可是在紧绷状态的肌肉会增加关节的压力(也会增加关节稳定度,但却是过度的压力来增加关节的稳定度),如此,反而会限制关节活动度(关节活动度变小),这个讯息告诉我们,紧绷的肌肉提供过度的稳定度产生活动度受限,也就表示关节的压力过大,容易产生关节软骨的受损磨耗。所以紧绷的肌肉会「过度」增加关节的稳定度产生关节的压力造成关节受损。

 

此时,放松紧绷的肌肉可以降低关节的压力来减轻关节的受力(降低关节过度的稳定度)达到真正的关节稳定度与活动度的平衡。或称为稳定度(stability)与柔软度(flexibility)的平衡。

 

所以,放松紧绷的肌肉并不会过度降低关节的稳定度,反而能够提供肌肉更好的柔软度来协助关节在肌肉强力收缩避免关节间的骨头相互位移的程度。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