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者:小漾|方块酥
本站乐果:   欢迎点我订阅本站, 以取得最新资讯!


小提醒!
1. 这个书单仅仅是小漾看过的书,并非依照出版年份
2. 书单不一定是本年度的新书,经典、旧书、新书皆有可能
3. 简短心得与短评、推荐指数皆为个人意见欢迎回应一起讨论!
   (若有经典书籍文案,将不再另撰,直接复制套用上来)
4. 散文、新诗、小说、心理学、理论类书籍,本站皆归为文学类作品
5. 如有另辟专文写长篇幅的心得,会网址贴于该书下方,欢迎点入阅读!

最近更新:2017.03.27
新增外国翻译文学《先别急著吃棉花糖》


台湾/中国文学

§吴明益《单车失窃记》|tag: 台湾、长篇小说
  主角小程的父亲,某天突然牵著单车而无影无踪,引发主角寻找那台失踪数年的幸福牌自转车,进而在追溯中听到了如骨牌效应般、一连串的陈年往事:关于国军、海内外战争、原住民、大象、蝶画,当然也关于脚踏车的历史。现在看来最普遍、划算的代步工具,在很久以前,曾是身分的象征,而失窃的案件也层出不穷,就像是小程父亲的突然失踪那般,关于脚踏车所牵动的记忆,就那样随著失窃而突然中断并停留在过去,但它确实曾存在过。历史跟著铁马轮轴一同转动,那些被遗忘的记忆终究随著现代仅存的零件而留下痕迹:无论是痛苦、开心、怀旧,都曾上演在这片土地上,或许回想起的终究还是残缺不全的吉光片羽,但它使每个人的生命都更完整了一些。然而,在「重新记得」的过程,同时也有人正在「失去」,例如小程的母亲,像是刚到来世界那般,花了一辈子那么长,经历了多少就遗忘了多少,准备连一片云彩都不带的离开,一前一后的对照,留在结尾,是一种物理世界的平衡,有得有失,生命随时都在做选择,但我们没有填写答案的权利,也不知道分数会如何。失而复得的自转车、妈妈的体弱善忘,又将会怎么样呢?该为此而感到无常或悲伤吗?有一天我们会不会也遗忘此刻的情绪?是那样的时刻,我们连该怀著什么心情、该做出什么表情,都无法下决定。
推荐指数★★★★☆(4.5/5)非常值得一读的新时代台湾文学!
短评:非常佩服吴明益老师,这是我读他的第一本小说,听说他每本小说都带来不同的风貌,因此日后有时间一定会把它的作品补完。这部作品,虽是长篇小说,含有虚构、甚至奇幻的成分(<镜子之家>中的鱼人),但小说内部其实更多是以类似散文的笔法写成,全书考据非常严谨,无论是战争、脚踏车、台湾蝴蝶(蝶画)、动物园等主题的历史,都是真实的台湾历史,且作者尽了最大努力,以书中主角自述,或是旁观者的角度,将这些历史,忠实呈现,例如书中的数个「铁马志」单元,虽仍跟著故事情节推进,但里面的史料都相当珍贵,很佩服作者搜集资料的功力。此外,能把这么多主题串进同一个故事,也令人著实佩服。我自己觉得唯一有点小可惜的点是,篇章之间的笔触依然有些落差,某些牵涉历史部分的章节,都是以偏向纪实文学的角度书写;某些推进情节的重点篇章则回到文学性的书写。吴明益老师虽然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但他已把那些没经过的资料,转化成自己的情绪、自己的故事。要说兼顾纪实与文学性的最佳篇章,个人推后半部的<灵薄狱>一章,看完后全身起了鸡皮疙瘩。如果是像我一样刚接触这种题材的读者们,真的要花一些时间适应,刚开始看会觉得没头没尾、并且有些无聊XD(我个人非常剧情向)很多时候好不容易觉得精采了,但下一章又恢复无聊的样子XDDD(好没礼貌哦我)因此我个人是分了好几次才看完~不过看完之后真的觉得这本书非常值得推荐!我很想直接写一篇长篇的心得,却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文字来诉说内心的感受以及对这本书的共鸣,因而直接列在书单里。

§林达阳《青春琐事之树》|tag: 台湾、散文集
  在作者进入三十岁的前一个月,描写他从以前到现在文学创作的心路历程。每篇散文都是不同的主题、青春回忆,唯一的共同点是,无论是什么故事,最后都导向同一个问题──什么是「诗」?林达阳借由探讨什么是「诗」,将他内心意识意象化、情节化,让读者感受到他在文学创作的路上孤独求索的苦闷,还有藏在细碎文字当中的青春琐事。
推荐指数★★★★(4/5)
短评:当初看到书名「青春」二字,并没有太意外,因为「爱情、青春、校园」一直都是林达阳最擅长的题材,然而阅读过此书才发现,这本书,借由青春的回顾,写得更多的,反而是人生。当时对于未来的向往,现在做到了吗?踏入三十岁,等于是进入另一个人生阶段,在人生前三十年的精华岁月里,他经历了什么?又是怎么把这些心情写成诗的?看完书后,相信每个读者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小漾个人觉得,这本书又比上一本散文集《再说一个秘密》进步非常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温柔、暖意,读者如我真的能够心领神会,也是读了他的书后,才真正知道原来文字是有温度的!期待恒温作家的下一本新作品!
延伸阅读:阅读心得/《青春琐事之树》 林达阳著:那些被遗忘的琐事,写给青春往事的恒温情书......

§吴浊流《亚细亚的孤儿》|tag: 台湾、长篇小说
  本书描写在日治时期的台湾人民,在战乱与诡谲的国际情势中,做出不同选择的血泪与挣扎。故事主角胡太明,终其一生活在旧时代新时代文化上的隔阂,与日治时期中国与日本的夹缝中,在理想与现实间摆荡。他时而追求理想,想要付诸行动实践自己远大的志向;时而又对现实妥协,对生活、对政局、对时代不满,却选择隐忍自己大部分的情绪与内心真实的想法,最后却受制在自己摇摆不定的人格与价值观的混乱中,困在自己的意识回圈里出不来,导致发疯。
推荐指数★★★★★(5/5)|台湾人必读!很容易读、不会难的历史小说
短评:应该很多人像我一样被书名吓到了吧XD 书名取得太好了,就会觉得是不是会很难,但真正读起来完全不会唷!书中也没有特别凸显当时战争、动乱是什么,就只是台湾人民在那样多变的局势中,不知所措的样子。还年轻的男女,也并不会因战争而停止情欲的流动,被压抑的欲望,反而更容易胡思乱想,此点在本书也多处可见。总归一句,其实本书就是主角在一团乱中、寻找自我未果的过程。文字浅白却贴近人心,对历史没那么了解的人也不用怕看不懂,真的非常推荐大家看!
延伸阅读:阅读心得/《亚细亚的孤儿》 吴浊流著

§李家同《让高墙倒下吧》|tag: 台湾、短篇小说集
  每个人的内心其实都悄悄或不经意的筑起一道深长的高墙。墙内的人虽安乐,却因不懂得珍惜身边所有,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墙外是炼狱般的非人生活,被隔离在墙外的他们得靠著乞讨或捡拾垃圾来维生。作者李家同透过此书来告诫正处于墙内的我们,贫穷人们的生活和我们想像的仍有很大的落差,我们总是不愿面对事情最不堪的一面,宁愿相信所有人都和我们一样,过著幸福无虞的生活,却因这种想法而忽略了许多贫民们正咬紧牙根和生命拔河,用仅剩的力气力争生存的权利。
推荐指数★★★★★(5/5)
短评:也是一本经典中的经典!这本书提供了非常多供读者思考的地方,特别写了一篇专文放在下方,大家可以前往参阅。书中大多是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呈现,但未必是真的李家同先生本人的经历。永远忘不了当初看完这本书的感动,提醒自己要珍惜现在衣食无缺的生活。
延伸阅读:阅读心得/《让高墙倒下吧》 李家同著:倒下吧!心墙与偏执


外国翻译文学类

§乔辛.迪.波沙达、爱伦.辛格《先别急著吃棉花糖》|tag: 美国、经济学、心理学
  故事从史丹佛大学的棉花糖实验开始,约四到六岁的孩童被单独带到一间房间,接著大人进来,在桌上放了一块棉花糖,若在大人离开后的十五分钟内,小孩没有把棉花糖吃掉,等他回来后,会再给小孩另外一块棉花糖作为酬赏。而故事中的成功企业家沛辛先生,就是当初能熬过十五分钟的其中一人。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十年后这些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的确比一般同学来得好,也有许多人日后成立社会中的菁英份子。然而,在当时实验中未能抵抗「棉花糖诱惑」的孩子们,真的一辈子就只能有较差的表现、永无成功的机会吗?
推荐指数★★★★☆(4.5/5)心理学经典书籍!
短评:书中的核心非常简单,就是:延宕满足、延迟享乐,而且这本书非常之简要,小孩子看也丝毫不会吃力~书中还有插画,字体大行距大,眼睛不会有太多负担,很适合没什么太多时间看书的上班族或学生们!此外,「延宕满足」这个理论,和台湾人的调性还满吻合的XD我自己也是那种吃便当会把最好吃的菜留到最后的人XDDD 非常实用的一本书!
延伸阅读:阅读心得/《先别急著吃棉花糖》 乔辛.迪.波沙达、爱伦.辛格合著:延宕满足=成功?

§舟.沃顿《我不属于他们》|tag: 英国、长篇小说、奇幻
  为了抵御会施展魔法的女巫母亲的攻击,莫薇娜与其双胞胎妹妹在十四岁那年遭逢一场车祸,使得妹妹莫儿丧失生命,莫薇娜也因而一脚从此残废。活在痛苦的幽沉中而无法自拔的她,下定决心离家出走,投靠她那从出生就未曾谋面的父亲丹尼尔,并决定用莫儿的名字,代替妹妹活下去。有一天,她要和妖精们一起,将可怕的母亲击退,使母亲再也不能伤害她。
推荐指数★★★(3/5)
短评:感谢谬思出版提供试读机会。这算是我看的第一本外国奇幻文学,但我真的看不太懂,我一直在想会不会是我的问题,毕竟该位作者好歹也是得奖无数,不过看完后还是决定把我的感觉忠实呈现给大家~书中情节外,提到很多奇幻/科幻名作的书名或人物、部分情节,因此其实对读者来说,是有一点难度的,我是刚入门奇幻的新读者,因此我选择忽略掉那些书名,希望不会对理解本书产生影响QQ 另外情节真的也不是太吸引人,主角是独来独往个性的人,但内心又有很多被害妄想的小剧场,此外她的行为也不是太讨喜,所以……。不过书中仍有部分奇幻的描写写得非常精彩,因此还是有值得肯定之处!因为出版前已接获试读本,故下方仍撰了一篇较为委婉的专文,供大家参考~
延伸阅读:阅读心得/《我不属于他们 Among Others》 舟.沃顿著

§米奇.艾尔邦《来自天堂的第一通电话》|tag: 美国、长篇小说、悬疑
  本书描述位于密西根冷水镇的虚构故事,当世界一如往常的运转、小镇上的人重复著一成不变的生活时,来自天堂的第一通电话改变了八位甚至更多人的人生。这八位居住在同一个小镇,来自不同背景、在事件发生前彼此完全不相干的人,都巧合的在同一个星期五听到他们早已过世的亲人的声音,第一次听到奇迹降临在自己身上,有些人不可置信得激动不已、颤抖著崩溃大哭;有些人觉得这是上帝的旨意,应该让全世界所有人都共同沐浴在上帝的恩泽中;有些人则是想甩开这奇迹,恨不得对方不要再打电话来,增加自己的罪恶感;还有些人处于理智与情感挣扎的矛盾中,工作职务是安抚这些过于狂热的民众,但内心却又不自觉深信原来世界真的可以和天堂连结……。
推荐指数★★★★★(5/5)
短评:我是米奇.艾尔邦的超级书迷!真的不知道怎么诉说自己对他的小说的爱XD 这一本书比起之前的作品,少了许多道理或哲理性字句,反而借由更多故事与主角的表现,呈现许多值得每个人审视的问题,看起来不会有压力,却也同样带来许多省思:天堂,难道真的不存在吗?事情真的有「绝对」吗?一场骗局让全世界的人们满怀期待,但又在实情被揭露后如气球一样泄了气,然而,在书的末段,作者添增开放性的结局,让读者在失落后又再度对天堂燃起希望。「天堂一直在我们身边,永远在我们身边。有人怀念的灵魂,未曾真正离开。」
延伸阅读:阅读心得/《来自天堂的第一通电话》 米奇.艾尔邦著


关于以上书单,
有任何想法或问题,抑或有书籍想推荐,甚至是想和小漾聊天,
欢迎在下方留言回应每一则讯息我都会回复唷!
(若是facebook回应,官方并不会寄送通知给我本人,但我如果有看到还是会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