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軍統,就不得不提戴笠,他爲中華民國立下了卓越戰功,也將軍帶向了巔峯。所以在他空難去世後,誰來接班就成了一件難事。蔣介石要求繼任者資歷服衆,能力出衆,更要求此人能爲自己鞍前馬後,於是他想起了這個人——鄭介民。

  鄭介民就這麼水到渠成地當上了軍統頭子,繼承了他一貫以來的好運氣。年輕時的鄭介民曾祕密加入當時的“青年軍”,在被軍閥盯上後,順利地逃到了馬來西亞避難。祕密回國後,報考了家鄉的軍校,又因爲頭腦靈光被軍校老師相中,招他進“情報科”學習。隨後又作爲“得力手下”被送往蘇聯深造,在莫斯科大學學有所成後回國。

  回國後的鄭介民如魚得水般大展宏圖,在各地軍閥中間一邊收集情報,一邊挑撥離間。在他的策劃下,相繼“策反”廣西、廣東、福建的軍閥,致使軍閥之間大打出手。在戰爭中不斷消耗的軍閥被國民黨輕鬆拔起,收爲己用。從此以後,鄭介民的間諜路就越走越順,一路成爲國民黨內部的紅人。

  鄭介民還有一手絕活,他經常學習西方國家先進的情報理念,使他在對外情報上頗有心得,於是他在抗日時期被委以重任,負責對日的情報工作。但這次鄭介民卻栽了跟頭,日本的情報網星羅棋佈,電子設備和截斷技術也領先鄭介民太多,無奈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工作的不順利讓他受到了嚴重的批評,甚至被降職留用。

  但很快鄭介民就時來運轉,戴笠的死讓軍統局局長的官銜就像天上掉下的餡餅一樣砸在了鄭介民的頭上,而他本人也欣然接受。

  然而,軍統局的位置不知被多少人虎視眈眈,鄭介民身居高位卻不檢點自己貪腐斂財的壞習慣,以爲拿自己老婆當幌子,就可以在陰影中高枕無憂。於是毛人鳳、沈醉等人從中作梗,以鄭介民做壽之事爲契機,將鄭介民貪污的各種材料送到蔣介石面前,貪婪終究還是將他拉下了馬。

  蔣介石盛怒之下,鄭介民被免去了職務,很快連保密局內的心腹都被毛人鳳剔除,他徹底喪失了在軍統內部的權力。隨着國民黨戰敗,鄭介民也倉皇逃竄到了臺灣,沒多久就心臟病發去世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