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三事變爆發後,上海戰事四起,上海的安危直接關係著國民政府政治中心—南京的安全,故而蔣介石集結大量國民黨正規軍在上海阻擊日軍的進攻。

戴笠看準時機向蔣介石進諫,希望在上海組建一支民間抗日武裝力量,一來可以配合正規軍作戰,減輕正規軍作戰壓力;二來可以鋤殺漢奸,肅清治安;三來也可以針對日軍搞搞間諜活動,四來若是上海保淪陷了,這支武裝力量還可以在敵人後方搞破壞。

蔣介石很快回復戴笠,要他儘快與杜月笙聯繫,共同組建由一個師兵力組成的民間抗日組織,協助正規軍抗戰。

組建武裝力量一直是戴笠的夢想,得到蔣介石的指示後,準備工作就如火如荼的展開了,戴笠做好了十足的準備後約見了杜月笙,雙方帶著心腹在法租界的公館進行了密談。

基於不願做亡國奴的共同願望,國民黨為了抵制日本的瘋狂進攻,杜月笙為了保護在上海的既得利益,雙方可謂是一拍即合。

就這樣,一支由幫會力量組成,由國民黨特務處提供武器與戰略支持的民間抗日組織成立了,它是中華民國成立後第一支特務武裝,戴笠為其取名為「蘇浙行動委員會」,

由戴笠親信周偉龍為執行指揮官。

明明是在上海活動,為什麼叫蘇浙行動委員會呢?原來戴笠早就預感以國民黨政府的軍事實力抵擋不住日軍的進攻,上海淪陷只是時間問題,他將組織活動範圍定義為江浙,就是為淞滬會戰後轉移做準備,組織性質為委員會就是為了能夠靈活掌控這支武裝力量的活動範圍。

不久後,戴笠在這委員會下面成立了幾個行動隊,定名為「蘇浙行動委員會別動隊」。

別動隊由杜月笙親信劉志陸為總指揮,一隊隊長是杜月笙門徒何行健,主要成員是青幫分子;二隊隊長陸京士,三隊隊長朱學范,主要成員都是工人;四隊隊長是戴笠親信張業,主要成員是戴笠在京滬線上的特工;五隊隊長陶一珊,主要成員是軍訓隊的高中生。

別動隊成立之初,上海戰事膠著,正是需要別動隊進行支援的時候,可是別動隊剛剛成立,隊伍成員大多都是沒有軍事經驗的菜鳥,僅有戴笠的特工們受過特務訓練,還不是軍事訓練,一盤散沙,沒有戰鬥力可言。

戴笠和杜月笙 商議之後,向中央軍事委員會申請數千名的軍政幹部,以及從黃埔軍校派遣一批優秀畢業生加入別動隊,這樣懂軍事作戰的人數比例就相當可觀了,以先進帶後進的方式,提高別動隊的戰鬥力。

同時戴笠發現行動隊中有許多好的特工苗子,便成立了「青浦特種技術訓練班」,有針對性的選撥、培養特工人才。

別動隊成員大多都是上海本地人或者說長期客居上海的人,對上海地形熟悉,在哪偷襲敵人,從哪容易撤退都了如指掌,但畢竟受訓練時間較短,有些人根本不會用槍就上了戰場,在淞滬會戰這場慘烈的戰役中,別動隊的絕大多數的隊員發揮了高昂的愛國熱情,以英勇無畏的精神頑強抗擊日寇,為國民黨大部隊撤離贏得了時間。

淞滬會戰後,軍統派出了收容小組,四處尋找被打散的別動隊成員,近萬人的隊伍最後只找到了五分之一,失散的大部分人都在戰鬥中犧牲了。

杜月笙的得意門徒及戴笠的軍統骨幹在此次戰鬥中也折損不少,上海淪陷後,二人將成立不到三個月的別動隊就地解散了。

之後杜月笙應蔣介石建議,前往香港避難,而戴笠仍在努力尋找別動隊被日軍衝散的隊伍,尤其是他寄予厚望青浦訓練班的成員,功夫不負有心人,最後戴笠找到了青浦訓練班存活的500人、別動隊成員2000人,收容了淞滬會戰中受傷、潰散的軍人8000人,這樣一支萬人的隊伍又被拉了起來。

上報蔣介石後,戴笠將這一萬人交給特務處統一管理,致力於打造成職業的特務武裝力量,蔣介石親自賜名為「軍事委員會忠義救國軍」。


「亂世英雄起四方,有槍就是草頭王,鉤掛三方來闖蕩,老蔣、鬼子、青紅幫。」相信很多人對這段話都不陌生吧,這是《沙家浜》中胡傳魁的一段唱詞。也是因為他的唱詞,讓很多人都記住了戴笠和杜月笙組建的「忠義救國軍」,它當時的全稱是「蘇浙行動委員會忠義救國軍」。

文學作品來源於生活,但是卻未必都是真實的反映。在《沙家浜》中,「忠義救國軍」是一些由流氓地痞組成的烏合之眾。但是實際上吧,這支軍隊雖然是由很多青幫人士組建的,也出現過少數擾民的現象,但是他們在抗日戰場上,也是敢拼敢打的。例如在淞滬會戰中,他們為了掩護軍隊安全撤離上海,上萬的軍隊打到只剩下不到三千人,其中第四支隊的2000人更是全軍覆沒,而在之後的幾年中,他們抗日的戰略方針是始終都沒有動搖的。

我們一起去看看這支「忠義救國軍」吧。

一,凇滬會戰時,成立蘇浙別動隊。

說到戴笠和杜月笙成立蘇浙別動隊之前,我們得先說下兩個人的關係 杜月笙和戴笠的關係是很好的,兩個人是拜把子兄弟。

戴笠在最落魄的時候到了上海灘,那時候杜月笙已經是赫赫有名的上海三大亨了,不過他素來很慷慨,愛助人,杜月笙覺得戴笠頭腦靈活,不是一般的小混混,就給了一筆錢,又讓黃金榮給曾經的門生蔣介石寫了介紹信。

戴笠拿著介紹信去了廣州,進了黃埔軍校,一步步還真的混出了頭,成立了軍統,成了蔣介石邊上的紅人,他也知恩圖報,和杜月笙的關係一直很好。

1937年,淞滬會戰爆發,蔣介石下令戴笠和杜月笙組建「蘇浙行動委員會」配合正規軍抗日,杜月笙在民族大義上是毫不含糊的,馬上就積極響應去活動了。

很快,兩個人就組建了上萬人的蘇浙別動隊,裡面的人員魚龍混雜,有工人、學生、教員等等我們常說的清白人士,但是也有很多青幫人員,不過他們在戰場上都是敢打敢拼的。

他們的第一次任務就是在淞滬戰場上掩護中國軍人撤退和轉移,上萬人的軍隊打到最後,只剩下不到3000人了。

其中第四支隊在蘇州河沿岸為了掩護主力軍撤退,整整2000人全軍覆沒,全部都壯烈殉國;第五支隊2000多人都是清一色學生,他們血戰三天三夜不撤退,直到掩護的主力軍都撤退了,剩下的500人左右才在杜月笙的接應下,進到法租界放下武器。

二,忠義救國軍積極抗日。

淞滬會戰結束後,戴笠和杜月笙很快又補充兵力,重組了別動隊。1938年5月,「蘇浙別動隊」更名為「蘇浙行動委員會忠義救國軍」,就我們常說的「忠義救國軍」。珍珠港事件後,戴笠和梅樂斯成立了中美合作所,別動隊經過了專業的訓練,又被稱為中美合作所別動隊。

不過不管怎麼更名,他們的任務還是抗日,這一戰略方針從成立到整編,都沒有動搖過。

他們參加過很多戰役,例如在1938年6月,阮清源帶著忠義救國軍在江陰祝塘的艾家橋附近襲擊了100多名日偽軍,除了28個日偽軍倉皇出逃外,其餘的人全部被殲滅;例如在1938年秋,姚杏林帶著500多名忠義救國軍在金山縣韓家塢與前來的日軍激戰一晝夜,迫使日軍最後撤退。

和正規的主力部隊相比,他們的力量是薄弱的,但是他們的小打小戰,也的確牽制了日軍,他們還積極開展鋤奸活動,配合軍統刺殺日偽和大漢奸,這些功勞還是應該被認可。

三,戴笠去世後,忠義救國軍被整編。

1946年3月17日,戴笠墜機身亡,他掌管的「忠義救國軍」被整編成了交警總隊,也漸漸淡出了歷史的舞台。對於他們的評價,我們可以參考下左翼作家阿英(錢杏邨)的話:「他們無論是農工大眾,知識青年,以至於土匪流氓,都集合在忠義救國,抗日復興的大纛之下。」

杜月笙作為一個青幫頭目,在抗日上是很積極的,蘇浙別動隊成立的時候,有五個支隊,其中有三個支隊都是他的青幫人員,這些人大多數都犧牲在了淞滬會戰的戰場上,我們應該記住他們。

本人原創,已簽維權,抄襲必究。

我是木魚,小女子一枚,卻痴迷於近現代史的風起雲湧,每日更新,喜歡就關注我吧,感謝有你。


這隻救國除奸隊,在ybx《沙家浜》中,被描述成一個漢奸隊,十分冤枉。

蘇浙別動隊是忠義救國軍的前身,最多的時候達到了上萬人,但是因為成立倉促,所以並沒有經過正規訓練,只經過了短期的突擊培訓,就配合正規軍上戰場殺敵,所以傷亡異常慘烈。

在淞滬會戰中,總共派去了2500人的別動隊員,分為12個支隊,分別負責肅清間諜,守護倉庫,和正規軍一起上陣殺敵,後來為了掩護正規軍的撤退,因為軍事素養不足,雖然勇猛,但是在和日軍的巷戰中,2500人的別動隊犧牲殆盡,以全軍覆沒的代價為國軍撤退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忠義救國軍部代號平定)

大隊長廖曙東,在逼退了數名靠近的敵人後,大喊:中國不亡,抗戰必勝,建國必成後被機槍掃射身亡。

因為淞滬會戰中派去的別動隊全部犧牲,所以把僅剩的一千多人編為幾個教導團,由戴笠出任總團長,後來戴笠極力招攬淪陷區的農民和幫會成員,以及被打散的散兵游勇,兩年時間就達到了三萬人,組成了28個隊,他們打出了「忠心義勇救國救民」的口號,在敵後襲擾日偽軍,讓日本頭疼不已。

這支隊伍前期絕大多數是上海青幫的成員和碼頭工人,在國家危急時刻,拋頭顱灑熱血,為國家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說他們是漢奸是不成立的!


江浙別動隊,可能大家都會一臉茫然,這是一支什麼樣的隊伍?只聽說過敵後別動隊,沒聽說江浙別動隊。那麼換一個名稱,忠義救國軍,熟悉軍統的朋友們可能會知道。

忠義救國軍,是屬於軍統的直屬武裝力量,巔峰時期,人數一度高達5萬人之眾,是一支活躍在抗日戰爭時期的一支隊伍。忠義救國軍,是蔣介石為了發動全民抗戰而組建的,負責組建的人正就是軍統的戴笠和上海灘皇帝杜月笙。

蔣介石指示:「在一個月內,組建萬人的別動隊游擊武裝,配合正規軍對日作戰,在敵前敵後襲擾牽制日軍,肅清奸諜」。

戴笠本就想擴大軍統的武裝力量,杜月笙雖是黑幫人士,卻一直和國民政府保值良好關係,也想加強自己在政府中的影響力。所以戴杜二人,是一拍即合,大力宣傳,不到二十天就組建了一支1.1萬人的隊伍。

當然,由於組建時間倉庫,忠義救國軍的人員組成比較混亂,既有青幫人員,也有社會無業游民,也有專業的國軍,還有一些愛國人士。所以,這支隊的軍紀是比較混亂的。

這支軍隊既然叫做忠義救國軍,那自然是要抗日救亡的。在淞滬會戰期間,這支部隊尚未經過多少訓練,便被派往了前線參加戰鬥。

但是因為訓練不足,裝備有限,這支忠義救國軍在淞滬會戰中上午慘重,陣亡人數超過2700人,受傷人員超過5000人,傷亡人數達到總人數的75%。

在淞滬會戰之後的大潰敗中,忠義救國軍又被派去敵後騷擾日軍,也是付出了比較慘重的代價。但是也在這個過程中,戴笠不斷的收編國軍的散兵游勇,很快忠義救國軍的人數又恢復到11萬人。

忠義救國軍主要活躍在江浙滬地區,而自淞滬會戰以後,江浙滬地區全部淪陷,所以忠義救國軍活動的範圍屬於敵後,自然也是危險重重。因此,有一部分忠義救國軍內心不夠堅定,在忠義救國軍第一縱隊司令何行健帶領下投降日軍,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導致戴笠對何行健下達了鋤奸令。

忠義救國軍由於其特殊的性質,活躍於敵後,不可避免的和另外一支活躍於敵後的我軍部隊產生了摩擦,至於具體情況,大家可以看一下樣板戲《沙家浜》中描述的情況。但《沙家浜》中也明確表達了,忠義救國軍是抗過日。

忠義救國軍在淪陷區,遵照戴笠的指示,大力策反敵後的偽軍,那些被策反的偽軍經常為忠義救國提供一些情報,狠狠的打擊了日軍。但是於此同時,忠義救國軍也經常和偽軍勾結,夾擊我軍在敵後的部隊。

這就是忠義救國軍,一支為了抗日而誕生的部隊,但是因為其身上的特殊性,在各位其主的情況下,也是有意無意的和我軍發生摩擦。

至於怎麼去評價忠義救國軍,我等普通人,不敢妄言!


杜月笙和戴笠早就相識了,那個時侯,戴笠還是個上海流浪者,還是杜月笙資助並收留了他,戴笠喊杜「三哥」。淞滬會戰驟起,上海危急。戴笠在這個關口,為培植特務處的在蘇浙滬的間諜武裝力量,和輔助正規軍隊進行作戰的需求,向蔣提出建立輔助武裝的申請。蔣介石當即答應,並要求戴與杜月笙接洽。杜月笙是蔣、戴的老熟人了,他在上海的暗權力和能力,可以說,比上海市長還要大。

很快,蘇浙行動委員會成立。杜月笙任主任委員,戴笠代表政府對該委員會進行指揮,具體由戴的親信周偉龍行使協調權。該委員會成員還有劉志陸、俞鴻鈞、吳鐵成、宋子文、張冶中、楊虎、張嘯林等人,嘖嘖,都是名震一方的大佬;委員會下轄蘇浙別動隊,由劉志陸任總指揮。第一隊由杜月笙的得力門徒,何行鍵任隊長,兵員自然都是由青幫分子組成;第二、三隊由陸京士、朱學范負責,成員主要由工人組成;第四隊由戴笠手下的特工,張業為隊長,兵員為活動於上海、南京的特工;第五隊由戴之舊部,陶一珊負責,兵員由學生軍訓總隊組成。別動隊共計一萬餘人。

戴笠是黃埔六期肆業生。在學校,就因自願為蔣收集軍校學生動向之情報。由於出色的搜集能力和辦事效率,而獲得蔣的欣賞,並一直領導特務處工作,沒當過一天軍人。但這次在建立別動隊的成立過程中,卻顯示了優秀的軍政能力。為調教這班青幫分子、工人、學生兵、特工組成的良莠不齊的隊伍,戴笠申請了大批來自黃埔軍校的軍政幹部。另外,戴與王兆槐還解決了,人員從外地進入各租界的審核問題。

前面,戴笠都是在為輔助軍隊作戰之需而做事,後面就是為培植自已特務處的勢力幹活了。他相繼成立的青浦訓練班和松江訓練班,專招有文化的兵員。在別動隊成立之初,中日軍隊就在上海展開了熾熱的互攻,戰事這麼緊急,還在辦與作戰無關的培訓班。明眼人一看培訓項目,就知戴笠在干擴大自已「特務王國」的私活。別動隊是准軍事部隊,只需要有「火併」的能力,並不需要偵查(不是軍事偵察科目)、行動、爆破、刺殺、竊取等培訓項目。戴在各項目上安插了親信,指令一經發現有特工潛質的人,即上報「特務處」備案。此後,戴笠的各種「特工訓練班」也肇始於此。

下面介紹下該行動隊的戰績。11月5日,日軍10萬精銳部隊突襲登陸了杭州灣金山衛,對守衛淞滬南線的國軍形成包抄,國軍防線全線動搖,開始敗象呈現;11月8日,軍委會決定放棄上海。此刻,別動隊留守狙擊日軍,掩護正規軍的撤退;至11日,軍隊撤退完畢。別動隊利用本地人熟悉地形、街巷靈活四處出擊,不斷牽制日軍追擊國軍的步伐,不顧犧牲,死戰不退,顯示了國人寧死護家國的慨然氣概。後,軍委會令別動隊撤出上海,遁入蘇漸。第五隊陶一珊隊長,競抗令死戰不退,回電上報說,沒接到戴笠的撤退命令。

會戰後,競只收容到1/5的別動隊員。經查,大批特務骨幹和青幫分子均戰死疆場。讓杜月笙和戴笠大呼痛哉惜乎!這裡要提到的是,參戰的青幫分子。這些人平時無惡不作、欺行霸市,明顯屬於國人中的負能量。在淞滬抗日中卻呈現出令人稱諤的戰鬥力,展現了江湖人在保家衛國時,所迸發強大爆發力的血性。幾天後,蘇浙別動隊被解散,為此杜月笙拿出了20萬的遣散費。再說一句題外話,為何在淞滬做戰的別動隊卻冠名了,與淞滬無關的蘇浙二字?別動隊成立到解散,歷時3個月,莫非戴笠是未雨綢繆或未卜先知,余部改編後,確實也都活動在蘇浙之域。

本文所有圖片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穿越歷史的迷霧,檢視歷史的足跡,仰望歷史的輝煌,感懷歷史的滄桑。「劍雄品評文史經濟」與您同學同行,同喜同嘆。您的關注,是我奮筆疾書的動力,您的閱讀,是我剖析探幽的初衷。


蘇浙別動隊就是大名鼎鼎的:忠義救國軍!《沙家浜》里的大草包胡傳魁就是忠義救國軍的代表。

1937年淞滬會戰爆發後,蔣介石深深感覺到,光靠主力部隊硬抗不是辦法,應該發動一切可以發動的力量全面對日作戰,尤其是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地區,是國民黨的大本營,群眾基礎雄厚,具備發動敵後作戰的一切條件。

1937年9月4日蔣介石電令成立「蘇浙行動委員會」,委員包括:杜月笙、楊虎、錢永銘、劉志陸、張嘯林、貝祖詒、張治中、戴笠、宋子文、吳鐵城、俞鴻鈞、吉章簡、蔡勁軍、俞作柏。杜月笙、戴笠、劉志陸三人為常務委員,書記長戴笠。

從人員構成就可以看出這隻別動隊的基礎,其中的杜月笙,張嘯林都是上海灘的青幫大佬,其他人也是橫跨黨政軍財各界,負責人更是大名鼎鼎的戴笠。

戴笠雖然是軍統的大佬,但軍統人力編製有限,戴笠一直想擁有自己的武裝力量,蔣介石的安排正符合他的需求,杜月笙張嘯林等人更是希望藉此機會一統上海及周邊的青紅幫會,所以大家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在蔣的要求下,不出一個月搞出了萬把人的隊伍,戴笠除選派軍統骨幹掌握別動隊要職外,還從黃埔軍校畢業生輸送了大批尉級、校級軍官,此外,從南京中央警官學校也選拔了部分學員充當軍官。蘇浙別動隊就此成立,原桂軍元老劉志陸任總指揮,劉早年加入會黨,與杜月笙同為「悟」字輩,有同門之誼,但實際聽命戴笠。

蘇浙別動隊成立以後,馬上投入到抗戰中,運用游擊戰術對日軍突襲、狙殺、偵察、破壞,配合國軍主力作戰,為抗戰勝利作出了一定的貢獻,淞滬會戰江浙別動隊一次就犧牲了2700多人,《沙家浜》出於立場原因刻意醜化蘇浙別動隊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

1938年為了擴大影響力,方便招兵,經蔣介石同意,蘇浙別動隊改名:「蘇浙行動委員會忠義救國軍」,總指揮部設在漢口,戴笠任總指揮,招攬江浙地區各路抗日人馬重新編製,又拼湊了萬把人,繼續堅持抗戰,總指揮戴笠不兼後,先後由俞作柏、周偉龍及阮清源接任總指揮,受第3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節制。

日本投降之初,全國和平建國呼聲高漲,而國民黨上層因派系矛盾,也有裁奪軍統所轄武裝的提議,戴笠經與鄭介民、唐縱、毛人鳳、馬志超諸人多次密商,提出除老弱病殘複員轉業外,將精銳部分改編為「交通警察,以負責全國交通治安」。

至此:忠義救國軍退出歷史舞台。

忠義救國軍早年成立倉促,魚龍混雜良莠不齊,雖然主體是抗日,但在民間的口碑並不好,打家劫舍叛國投敵時有發生,1939年忠義救國軍第一縱隊司令何行建更是帶頭投敵,戴笠惱羞成怒,當即派人暗殺。

但忠義救國軍整體大節無虧,8年抗戰犧牲眾多,為了最終勝利做出了一定的貢獻,毛澤東表弟文強晚年回憶忠義救國軍就評價他們:與日軍作戰前赴後繼,視死如歸!忠義救國軍做出的貢獻是值得肯定,也是作為後人不應該忘記的。


我是歷史達人日慕鄉關,歡迎關注!


戴笠和杜月笙分別是兩個不同領域的帝皇,一位高坐在軍統帝國頂峰的王座上,手下掌管著無數的軍統特工,權勢滔天到了極致。

一位是站立在青幫王朝的金字塔頂端,手下無數的門人徒眾,在人前受盡了尊敬,正是這兩位在各自領域達到了極致的人,卻在抗日戰爭中的時候很是大手筆的合作了一把,為抗日戰爭做出了自己所能做到的貢獻,而這個貢獻的產物就是我們所說的蘇浙別動隊。

狠狠打日本軍隊臉的淞滬會戰

1937年的時候,日本人展開了全面的侵華,在佔領北平、天津一帶之後松滬會戰爆發了,日本人在8月份時將主力投入了江蘇、浙江戰場上,目標直指不夜城上海。

上海在當時是亞洲非常著名的金融工業大城,是當時全中國影響力最強大的城市,所以日本人對上海志在必得,他們的目標是在佔領上海之後,花上三個月的時間佔領整個中國,但是日本人的狂妄在這個時候遭受到了狠狠的打臉。

因為在中國軍民的努力下,日本軍隊僅是攻佔上海就花了整整三個月的時間,離他們豪言攻佔全中國還有著天與地之間的差別,所以日本人受到了打臉。

杜公館中戴笠和杜月笙之間的密談

在1938年9月份, 杜月笙的豪華杜公館中,此刻正有兩名中年人坐在茶几上,展開了交談,這二人正是當時在整個民國都頗有名氣的杜月笙以及戴笠。

杜月笙早年曾經和戴笠相識,只不過當時他已經是青幫大佬了,而戴笠還只是個小嘍羅,時隔多年後的戴笠已經成長到了足以和杜月笙平起平坐的地步,在某些方面甚至超過了杜月笙。

二人細品著茶,輕言慢語中交談著的卻是代表著家國軍政的大事,原來戴笠受到了蔣介石的委託,此番是來和杜月笙商談成立一個武裝游擊隊以支援正面戰場的。

杜月笙一方面想要和蔣介石拉近關係,另一方面也有著一顆愛國的心,不管他是為了做樣子、撐場面還是真心實意,反正他就是在與日本人的戰爭中,在上海地區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所以在面對家國大恨面前,他保持了自己的骨氣以及一個中國人應有的良知。

杜月笙很快答應了戴笠的要求,戴笠的意思是想要在上海成立一支一萬人的部隊,在側面戰場上為正面部隊應援,所以他在這個時候就想到了在上海灘有著天大面子的杜月笙,如果說在上海誰會做以及做得到這件事,那就只有杜月笙了。

杜月笙對於成立別動隊的擔憂以及戴笠的解決方法

這個時候杜月笙卻對戴笠提出了自己的擔憂,雖然他的手下徒子徒孫不計其數,幫眾打手如海邊大潮,看起來是很有場面,看起來是非常的厲害。

但是杜月笙深深的知道自己手下到底是一群什麼樣的貨色,他手下的青幫中雖有著不少厲害的打手,但其餘更多的還是一群狐假虎威的小混混。

平常他們抽大煙喝洋酒,威風澶澶,你若叫他們去看場子、去砸店鋪那他們絕對是沖在最前面的,但如果叫他們真槍實幹的去戰場上打,他們不是第一個跑的就已經非常好了,所以他將自己的擔心告訴了戴笠。

戴笠在沉思過後,因為沒想到什麼解決的辦法,所以他就離開了杜公館跟蔣介石以及軍統中人溝通了起來,想商談出一個有效的解決方法出來,最後經過商議,戴笠跟杜月笙提出了一個非常有效的解決方法。

戴笠的解決方案是以下這樣的:

第一,由杜月笙提供出2000名好勇斗殺的青幫好手,雖然杜月笙手下有著不少的小混混,但真正能狠得下心打的人還是可以找出不少的。

第二,由杜月笙的門人朱學范和陸京士各招納2000人,組建兩支人數一共是4000人的隊伍。

◆ 如果不介紹朱學范和陸京士的話,大家可能就會以為他們兩個人都是非常典型的青幫分子,但實際上他們兩人卻是當時上海非常出名的工會首領。

◆ 他們兩人分別掌控著的工會手下匯聚有著十來萬的工人,在工人中有著非比尋常的地位,他們之所以會成為杜月笙的門人,主要的原因就是杜月笙的青幫身份能成為他們的保護傘,能為他們在外國人的租界中提供非常巨大的便利,能使他們的工會活動完好的運作。

◆ 所以他們就經人介紹拜入了杜月笙的門下,杜月笙此人極好面子,對於這麼兩位在上海有著極高地位的人物成為自己的門人弟子自然非常高興。

◆ 在他們的組織下,杜月笙和戴笠又招集到了4000人,這些工人沒有很多青幫小混混的不良習氣,所以能很快融入了別動隊的軍人角色中。

第三,由戴笠在自己的軍統部門中尋找招收2000名的特工好手組成一支隊伍,雖然他們不是專業戰鬥的人員,但是戰鬥力只遜色於杜月笙的青幫好手,相比於臨時招納的工人,這些特工的戰鬥力會更加的強大。

第四,則就是在戴笠和杜月笙的宣傳下從社會中招收到的愛國學生以及愛國青年,最終又組成了2000人的部隊,這些學生和愛國青年文化素養比較高,所以在後來又受到了戴笠的特殊訓練,有一部分在松滬會戰後成為了戴笠軍統中的幹將。

最終組建出來的萬人武裝游擊隊

正是由此上四種不同人群組成的五支各2000人的部隊,最終湊齊出來的就是一支遊走在抗戰邊緣的萬人武裝游擊隊。

這支部隊是戴笠手中第一支掌控的軍隊,正因為這次的經驗,為他後來掌控十幾萬的武裝游擊隊打下了基礎,但是僅僅只有這一萬多人在戰場上是遠遠不夠的,因為他們在此之前沒有接觸過戰爭,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招收另一批人的進入了。

這些人就是經受過專業軍事訓練的黃埔軍校學生以及蔣介石專門從軍隊中調出來的久戰軍官們,這些軍官人數足足有數百人,安插在這一萬人的部隊中比例遠遠超過於尋常的部隊。

尋常一萬人的軍隊是根本不需要這麼多軍官的,但是因為戰況緊急而又訓練不足,所以這才臨時抽調來這麼多軍官融入這支部隊中的,在經受過一個月的訓練後,一支雖然不是很精銳但鬥志昂揚的部隊熱氣勃發的出爐了,戴笠在思考了良久之後,給這支部隊取了一個名字,那就是「蘇浙別動隊」。

因為他們的戰場主要是在上海的街市以及蘇浙附近一帶的城鄉之中,很多太長的兵器不易施展,又加上其他的槍支他們短時間內使用不來,所以戴笠就為這支別動隊弄來了數千支手槍,正因為這些手槍,使這支別動隊的隊員們在他們所熟悉的街市中展開巷戰時獲得了強悍的戰鬥力,為阻擊日本人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抗日戰場中的蘇浙別動隊以及戰鬥中的英勇

戰況最激烈的時候是在國民黨部隊退出松滬戰場時,當時國民黨部隊在抵抗日本人整整三個月的時間後已經力有不支,所以蔣介石就下達了撤退命令,為了掩護這數十萬的國軍部隊退出淞滬戰場,蘇浙別動隊出馬了,他們悍不畏死地對日本人發動了阻擊戰,為的就是讓國軍戰士們能安然無恙的退出戰場,但也因此,他們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整整一萬多人在上海的街市中經過一場不畏生死的奮戰之後,最終被杜月笙收容回來的隊伍僅剩不到五分之一的人數。

這麼巨大的兵力損失讓戴笠、杜月笙等人的胸口如受重擊,因為這是他們花費了巨大心血培養出來的部隊,也是他們兩個人當時唯一掌控過的軍隊,他們已經對此投注了感情,所以在承受巨大的傷亡之後他們才會如此的悲愴。

在上海淪陷後,這些別動隊的剩餘人員都躲進了法租界中,即便日本人佔領了上海也不敢闖入法租界中報復他們,而面對戰亡人員杜月笙則自掏腰包拿出了幾十萬大洋安撫他們的親屬,也算是為這些抗日烈士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而這些別動隊的剩餘人員則在後來成為了我們歷史中鼎鼎有名的「忠義愛國軍」的強力幹將,當然這又是另外一段故事了,所以我們暫且不提。

所以說這就是民國期間非常有名的蘇浙別動隊,雖然它們的主要成立人是在歷史中形象不是很光輝的戴笠以及杜月笙,但是這些別動隊的戰士們卻個個是值得我們敬重的英雄,他們只經受了一個月的訓練就加入了與日本人的戰爭中,他們為了保護抗日的種子能留存付出了自己的血與骨,他們將生命留在了抗日戰場上,所以他們都是值得我們欽佩的英雄。
說起「蘇浙別動隊」或許很多人不知道這支部隊,它是由三教九流青幫弟子、洪幫弟子、軍統人員、地下工作人員等各路各派組成的臨時抗日武裝力量,雖然人數不是眾多,但是卻在面對日寇入侵之時,不畏生死,為保家衛國敢於犧牲性命,實在令人可歌可泣。

1937年8月,日軍全面進攻上海,上海守軍奮起抵抗。此時上海三大亨之一的杜月笙振臂高呼保家衛國,並組織抗日力量和救援人員,建立救護隊和臨時救護醫院,前後共救護抗日受傷人員近45000人。杜月笙雖是青幫中人,但是面對列強入侵,甘願「毀家紓難」,直到11月份上海淪陷,他才不得不撤離。

在此期間,杜月笙在上海與戴笠共同協辦了一支抗日武裝力量,那就是「蘇浙別動隊」。杜月笙與戴笠是摯友,在打擊侵略者抗擊日寇這一點上更是有共識。很快,這支一萬餘人組成的武裝游擊隊誕生。這支部隊以幫會弟子和工人階層為基礎力量,從事破壞日軍設施,配合正規軍作戰,並負責刺探情報和清除漢奸等工作。杜月笙一次性購買「快慢機手槍」5000餘支,交於別動隊員使用。又利用自己的身份,號召學生、店員、幫會弟子等加入隊伍,誓於日寇血戰到底。

10月份,這支僅用一個月就倉促成立的蘇浙別動隊就參加了戰鬥,主要任務是配合正規軍作戰。雖然戰前擬定好別動隊員只作游擊配合,不擔任正面作戰任務。但是當戰爭打響後,別動隊員們眼見正規軍兄弟慘死敵寇之手,哪能咽的下這口氣,於是紛紛加入正面戰場,與日寇展開激戰。儘管別動隊員參差不齊,作戰能力也遠不濟正規軍,但不畏生死的精神依舊令人敬仰和感動。這些人大都是青幫弟子,但是面對列強,那股子中國老爺們兒的血性勁頭全部展現出來,還有人組成敢死隊,身上捆滿炸藥和手榴彈與日寇同歸於盡。

其中別動隊第9大隊最為悲壯,這支部隊先後多次奉命配合正規軍阻擊日軍,因為作戰經驗不足,導致嚴重受損,當最後一次奉命阻擊日軍後,由於敵我力量之懸殊,很快被日軍擊潰。此時隊伍人員只剩三分之一,並且很快被日軍包圍,面對日軍之兇悍,無人投降和退縮,大隊長廖曙東喊出「中國不亡!抗戰必勝!」的口號後,遂持槍向日寇設計,但不幸壯烈犧牲。其它隊員奮力拚搏,視死如歸,終於衝出包圍。最終,這支500餘人的部隊,只剩不到50人存活。

據戰後統計:別動隊員共陣亡1500多人,受傷500多人。杜月笙聞聽噩耗之後,如此一個大人物竟然悲傷痛哭,大讚別動隊員之血性,同時又為這些為國捐軀的好青年們感到痛心不已。

上海淪陷後,別動隊第一、第二支隊潛入浦東地區與日軍展開游擊戰。第三支隊退守租界,堅持地下抗日。所剩人員先後有2000重新編組,加入訓練班,成為正規軍。1938年5月,這支部隊改編為「忠義救國軍」,堅持敵後抗日游擊戰。並刺殺漢奸數人,截獲情報無數。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憲兵隊配合漢奸進行大搜捕。自此後,這支「蘇浙別動隊」基本停止了活動,結束了自己的歷史使命。


淞滬會戰爆發後,中國軍隊投入包括精銳勁旅中央教導總隊等80餘萬兵力參與戰鬥。在戴笠的建議下,蔣介石下令成立一支抗日組織,協助正規軍作戰,戴笠欣然領命,加緊籌備,他也藉機發展自己的特務系統的武裝力量。

杜月笙的青幫是上海灘最大的幫會力量,杜月笙手底下網羅了三教九流的大量人馬。於是經協商,戴笠和杜月笙一致同意組建「蘇浙行動委員會」,杜任主任委員,戴笠為書記長,負責常務。委員會內設別動隊,劉志陸出任總指揮,王敬久為參謀長。何行健、陸京士、朱學范等分別任隊長。這樣這支以上海青幫人馬為主、成員包括工人、學生、特工的近2萬多人的特務武裝成立了。

點此查看圖片摺疊原因

為了提高這支隊伍的戰鬥力,蔣介石下令軍委會提供先進武器裝備,並把黃埔軍校的一些畢業生配備到別動隊。此後戴笠還從別動隊選拔出一批具備特工人才的成員進行專門的特工培訓。

別動隊成立於淞滬會戰之際,這支隊伍在淞滬戰場上浴血奮戰,損失慘重。

淞滬會戰中,日軍重兵登陸杭州金山衛,中國守軍為保存實力,從上海撤退。別動隊為這次撤退掩護。別動隊同日軍浴血奮戰,付出巨大人員傷亡,原本近2萬人的隊伍大部陣亡,最後殘部約有800人,撤退到江浙地區。

點此查看圖片摺疊原因

淞滬會戰後,戴笠奉命布署上海淪陷區的潛伏工作。他重新整合別動隊殘部,成立了「忠義救國軍」,由軍統直轄。這支隊伍在抗戰中數次與日軍交鋒,並截獲日軍大量情報,為抗戰作出了貢獻,在後期參與圍剿,與新四軍多次作戰。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